聶紅梅 喬麗娟
腹腔鏡手術治療異位妊娠的臨床效果觀察
聶紅梅 喬麗娟
目的研究腹腔鏡手術治療異位妊娠的臨床效果, 評價腹腔鏡手術在異位妊娠治療中的臨床應用價值。方法回顧分析209例異位妊娠行手術治療患者的臨床資料, 其中137例行腹腔鏡手術者作為腹腔鏡組,72例開腹手術者作為開腹組, 比較兩組手術時間、術后肛門排氣時間、下床活動時間并發癥、住院時間、術后鎮痛藥使用率及留置導管時間等。結果腹腔鏡組手術時間、術后鎮痛藥使用率、術后發熱率、腹脹率明顯低于開腹組, 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術后肛門排氣時間、下床活動時間、導管留滯時間、住院時間明顯短于開腹組, 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腹腔鏡手術治療異位妊娠臨床效果顯著, 創傷小, 并發癥少, 恢復快, 值得在臨床上作為治療異位妊娠的首選手術治療方式。
異位妊娠;腹腔鏡手術;開腹手術
異位妊娠是指受精卵在宮腔外著床, 包括輸卵管妊娠、卵巢妊娠、闊韌帶妊娠、腹腔妊娠、宮頸妊娠、殘角子宮妊娠、剖宮產瘢痕部位妊娠[1], 其中以輸卵管妊娠最為常見, 約占異位妊娠的95%~98%[2]。異位妊娠的妊娠物存在于患者體內, 隨時可能破裂, 出現大出血, 嚴重威脅著患者的生命健康。異位妊娠是孕產婦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 近年來國內外報道其發病率呈逐漸上升趨勢, 隨著現代醫學技術的不斷發展, 腹腔鏡手術已成為異位妊娠手術治療方式的首選。
1.1 一般資料 選擇2010年1月~2013年12月本院收治異位妊娠行手術治療患者209例, 年齡21~43歲, 平均年齡(36.42±3.71) 歲。研究對象中經產婦139例, 初產婦70例,其中行腹腔鏡手術治療(腹腔鏡組)137例, 開腹手術治療(開腹組)72例。壺腹部妊娠192例, 傘端妊娠12例, 間質部妊娠3例, 卵巢妊娠2例。所有患者術前均經詳細詢問病史、常規體檢以及實驗室相關檢查, 排除心、肺、腎功能不全者,且無其他全身系統性疾病, 研究組中136例患者在腹腔鏡下順利完成手術,1例患者因嚴重盆腔粘連及盆腔大量出血,行中轉開腹手術, 所有研究對象均無嚴重術后并發癥發生。兩組患者在年齡、停經時間、異位妊娠部位以及臨床表現等方面比較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P>0.05), 具有可比性。
1.2 手術方法
1.2.1 腹腔鏡組 所有患者均采用口插全身麻醉, 取頭低臀高仰臥位。于患者臍孔上緣穿刺并注入CO2氣體, 使腹腔壓力維持在13~14 mm Hg (1mm Hg=0.133 kPa), 于臍孔處上緣橫切皮膚置入腹腔鏡, 在患者右下腹麥氏點及左下腹對稱點各做一個0.5 cm小口, 分別置入操作器械行手術治療。術中先充分吸出盆腔積血及血塊, 全面探查盆腔情況, 合并有盆腔粘連時先行盆腔粘連松解術, 根據妊娠部位結合患者意愿要求選擇不同手術方法。
輸卵管切除術:腹腔鏡組45例, 開腹組13例。適用于無生育要求和輸卵管破壞嚴重無保留價值的患者。
輸卵管開窗取胚術:腹腔鏡組91例, 開腹組58例。適用于有生育要求和有條件行輸卵管開窗取胚術的患者, 尤其是未生育婦女。
卵巢部分切除術:腹腔鏡組1例, 開腹組1例。適用于雙側輸卵管正常, 一側卵巢妊娠者。
1.2.2 開腹組 患者在椎管內麻醉下行輸卵管切除術, 輸卵管開窗取胚術及卵巢部分切除術。
1.3 統計學方法 數據采用Excel2003錄入, 用SPSS13.0統計學軟件進行統計處理和分析, 計量資料用均數±標準差(±s)表示, 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用率(%)表示, 采用χ2檢驗。P<0.05表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1 兩組患者手術時間、術后肛門排氣時間、下床活動時間及住院時間的比較 與開腹組患者相比, 腹腔鏡組患者的手術時間、術后肛門排氣時間、下床活動時間及住院時間均明顯縮短, 差異均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2.2 兩組患者術后情況的比較 與開腹組患者相比, 腹腔鏡組患者的術后留置尿管時間短, 腹腔鏡組患者的發熱率、腹脹率及鎮痛藥使用率均明顯低于開腹組, 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1 兩組患者術中及術后四種時間的比較(±s)

表1 兩組患者術中及術后四種時間的比較(±s)
組別 例數 手術時間(min) 術后肛門排氣時間(h) 下床活動時間(h) 住院時間(d)腹腔鏡組 137 40.16±5.47 16.82±4.42 9.35±3.27 3.55±0.34開腹組 72 57.43±6.38 21.20±3.72 19.52±4.53 6.47±0.57 t2.46 3.11 3.71 5.89 P 0.03 0.01 0.01 0.005
表2 兩組患者術后情況的比較(±s, %)

表2 兩組患者術后情況的比較(±s, %)
組別 例數 留置尿管時間(h) 發熱率(%) 腹脹率(%) 鎮痛藥使用率(%)腹腔鏡組 137 18.34±4.36 6.30 8.53 26.52開腹組 72 25.27±5.42 18.74 20.33 38.49 P 0.03 <0.001 0.02 0.004
異位妊娠是婦產科臨床上較為常見的急性疾病, 近年來發病率逐年增加, 而異位妊娠后患者需保留生育功能是臨床治療異位妊娠所面臨的難題[3]。近年來, 隨著腹腔鏡手術的開展和手術器械的不斷更新及改進, 以及腹腔鏡操作水平的逐漸提高, 傳統婦科疾病的診斷和治療模式已經發生了改變,目前腹腔鏡已成為異位妊娠手術治療中的首要選擇, 年輕需要保留生育功能的異位妊娠患者, 更趨向于選擇此種手術方式[4]。與傳統的開腹手術相比, 腹腔鏡手術具有獨特優勢,表現為盆腹腔臟器干擾少、術中出血少、創傷少、痛苦輕、術后恢復快、住院時間短等優點[5]。
本研究表明, 與開腹組相比, 腹腔鏡手術組患者手術時間短, 下床活動時間短, 住院時間短。陳琰[6]回顧分析168例分別接受腹腔鏡(107例)手術治療異位妊娠患者的手術時間、住院天數均低于開腹組(61例), 兩組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由此得出結論:腹腔鏡手術治療異位妊娠的效果優于開腹手術組, 是治療異位妊娠的最佳手術方法。
腹腔鏡組因患者創傷小, 因而術后并發癥少, 如疼痛輕,發熱患者少, 下床活動早、 胃腸道功能恢復快(P<0.05), 與車榮華等[7]的回顧性分析結果一致。
近年來的大量研究表明, 開腹或腹腔鏡手術對異位妊娠的生殖狀態沒有影響, 關于輸卵管妊娠的保守手術或切除手術, 術后宮內妊娠率和再次異位妊娠率相似, 與開腹或腹腔鏡手術途徑無關[8]。本研究表明, 腹腔鏡手術組患者術后排氣時間顯著短于開腹手術患者, 表明腹腔鏡手術患者術后胃腸道功能恢復快, 因此也證明了腹腔鏡手術對盆腔臟器干擾少的優點, 術后發生盆腔粘連幾率降低, 因而術后發生異位妊娠幾率降低。但本研究持續時間短, 對于術后發生異位妊娠幾率降低這一結論的證實尚需進一步隨訪研究。
綜上所述, 腹腔鏡手術具有手術機體創傷小、痛苦輕、恢復快的優點, 將逐漸成為手術治療異位妊娠的首選治療方式。
[1]劉惠娜, 陳淑梅. 宮外孕腹腔鏡與開腹手術治療分析. 醫藥論壇雜志,2009,30(3):54
[2]樂杰.婦產科學.第7版.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8:105-112.
[3]姜艷麗, 李楊.小劑量甲氨蝶呤輔助腹腔鏡手術治療異位妊娠107例.中國藥業,2013,22(3):38-39.
[4]楚佳楠. 傳統手術與腹腔鏡治療異位妊娠效果比較. 中國醫藥指南,2009,7(24):199-200.
[5]楊玲玲, 陳文波.268 例異位妊娠腹腔鏡手術分析. 中國計劃生育學雜志,2009,163(5):300.
[6]陳琰.腹腔鏡手術治療異位妊娠107例. 南華大學學報,2010,38(4):556-557.
[7]車榮華, 張慧.腹腔鏡下保守性手術后的持續性異位妊娠的探討. 實用臨床醫學,2006,7(1):85-87.
[8]李光儀.實用婦科腹腔鏡手術學.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6:396-409.
10.14164/j.cnki.cn11-5581/r.2015.09.033
2015-01-19]
450000 河南省直第三人民醫院婦產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