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卉軍
無創機械通氣治療重癥肺炎呼吸衰竭觀察
許卉軍
目的觀察無創機械通氣(NIV)治療重癥肺炎呼吸衰竭的效果。方法40例重癥肺炎呼吸衰竭患者隨機分為對照組和NIV治療組, 各20例, 對照組給予常規治療, NIV治療組在常規治療基礎上給予NIV, 觀察治療前后動脈血氣分析指標的變化。結果治療后兩組患者血氣分析指標均有改善,而NIV治療組動脈血氧分壓(PaO2)改善優于對照組, 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無創機械通氣用于早期呼吸支持治療重癥肺炎呼吸衰竭有效、安全。
機械通氣;無創通氣;重癥肺炎;呼吸衰竭
機械通氣是搶救重癥肺炎呼吸衰竭的重要措施, 有創通氣療效確切, 但須建立人工氣道, 患者痛苦大、費用高、并發癥多。無創機械通氣(NIV)是患者通過口鼻面罩和呼吸機相連而進行的輔助通氣方式, 已成為治療呼吸衰竭的重要方法[1]。本科對重癥肺炎呼吸衰竭患者行NIV治療, 取得了良好效果, 現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擇本科2010年1月~2013年12月收治的重癥肺炎呼吸衰竭患者40例, 均符合重癥肺炎診斷條件[1],其中男29例, 女11例, 年齡32~78歲, 平均年齡53歲。排除標準:心肺復蘇后、呼吸微弱、昏迷、休克、嚴重肺大皰、氣胸未處理?;颊唠S機分為對照組和NIV治療組, 各20例。兩組患者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觀察臨床表現 觀察癥狀、體征, 作血常規、生化檢查, 送痰作涂片及培養藥物敏感試驗, 作胸部CT。
1.2.2 治療措施 對照組給予氧療(鼻塞/面罩吸氧,5 L/min左右), 所有患者均應用有效抗感染藥物、支氣管擴張劑、祛痰藥物、糖皮質激素, 加強對癥支持治療。NIV治療組在上述常規治療基礎上采用美國偉康公司生產的BiPAP-Vision呼吸機行無創通氣。選擇S/T模式, 吸氣相壓力(IPAP/PSV)從6 cm H2O(1 cm H2O=0.098 kPa)起逐漸增加至呼出潮氣量達到8~10 ml/kg;呼氣相壓力(EPAP/PEEP)起始為4 cm H2O,每次增加2 cm H2O, 最大≤15 cm H2O。依脈搏血氧飽和度(SpO2)監測、血氣分析和臨床情況調整呼吸機參數及給氧濃度, 保持SpO290%以上。經NIV治療無效者行氣管插管有創通氣。
1.3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13.0統計學軟件對數據進行統計分析。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s)表示, 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檢驗。P<0.05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1 動脈血氣比較 兩組患者治療前血氣分析結果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兩組PaO2均有改善, 而NIV治療組改善優于對照組, 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治療前后動脈血氣比較(±s, n=20)

表1 兩組治療前后動脈血氣比較(±s, n=20)
注:兩組治療后12 h PaO2比較,aP<0.05;同組中治療后12 h與治療前PaO2相比,bP<0.05;1 mm Hg=0.133 kPa
NIV治療組治療前 1 h 6 h 12 h 治療前 1 h 6 h 12 h pH 7.31±0.02 7.32±0.05 7.34±0.04 7.36±0.07 7.31±0.03 7.33±0.06 7.35±0.06 7.38±0.05 PaO2(mm Hg) 50.50±4.00 60.10±5.40 65.60±4.80 71.20±4.90 50.55±4.10 72.30±4.20 80.20±2.90 83.10±3.10abPaCO2(mm Hg) 32.30±8.10 33.20±5.80 34.30±4.70 35.40±5.10 32.28±8.20 33.22±7.10 35.60±6.30 36.10±4.20 SaO2(%) 82.40±4.10 91.00±3.40 93.10±2.10 95.60±1.80 82.35±4.30 95.50±1.90 97.60±1.50 98.00±1.80對照組
2.2 不良反應比較 部分患者緊張配合不佳, 給予心理疏導, 調整鼻面罩位置及呼吸機參數后逐漸適應。個別患者出現輕度腹脹,3例面罩漏氣致輕微眼結膜炎, 均無需特殊處理。未出現嘔吐物誤吸、窒息、氣壓傷、皮膚受壓破潰壞死等嚴重并發癥。
重癥肺炎導致肺泡上皮細胞和毛細血管內皮細胞損傷[2],肺水腫、肺實變、肺泡表面活性物質減少, 肺順應性下降、呼吸功耗增大、通氣與血流比例(V/Q)失調, 致肺換氣功能障礙, PaO2下降。晚期肺纖維化, 肺通氣功能亦受損, PaO2下降伴動脈血二氧化碳分壓(PaCO2)升高。重癥肺炎患者嚴重缺氧組織細胞損傷, 可致多臟器功能不全, 引發高死亡率。
重癥肺炎早期應用NIV精確控制氧療, 改善機體缺氧狀況, 可減少氣管插管, 提高治療成功率。其機理為:吸氣時 IPAP/PSV作為壓力支持, 以補助患者的吸氣努力, 減輕呼吸肌疲勞;EPAP/PEEP可改善通氣換氣, 提高肺順應性、防治小氣道及肺泡萎陷, 改善通氣與血流比例, 減少炎癥滲出,促進肺水腫吸收。
NIV治療具有以下優點:避免了有創通氣建立人工氣道氣管插管、氣管切開的痛苦, 保留鼻的生理功能, 降低了繼發呼吸系統感染發生率, 無創、操作簡單、可間歇使用, 使早期機械通氣成為可能。機械通氣期間患者可說話、進食,能自主咳嗽排痰。呼吸頻率由患者控制, 潮氣量取決于患者吸氣用力程度、氣道阻力、肺順應性和壓力支持水平, 更接近生理狀態, 不易出現過度通氣和氣壓傷, 易于人機配合。
本科對20例重癥肺炎呼吸衰竭患者行NIV治療, 血氣分析顯示PaO2改善明顯優于對照組, 患者均能耐受, 無嚴重并發癥發生。為保證重癥肺炎NIV治療取得良好效果, 操作者應熟練掌握呼吸機的性能, 上機前認真檢查呼吸機工作狀態及各項參數設置, 向患者耐心解釋, 指導其配合。上機后密切監護, 確保鼻面罩佩戴松緊適度, 作到密閉不漏氣, 減少漏氣導致呼吸機觸發異常, 以免影響呼吸同步性, 避免漏氣致眼結膜炎, 防止皮膚受壓破潰壞死。應從低壓開始, 每隔5~10 min調高壓力1次, 給予適當的加溫加濕, 定時復查血氣分析, 及時調整工作參數。如NIV治療過程中病情進行性加重, 應及時行氣管插管有創通氣。
綜上所述, NIV用于早期呼吸支持治療重癥肺炎呼吸衰竭可糾正低氧血癥, 改善患者呼吸困難, 避免呼吸肌疲勞,降低建立人工氣道風險, 為原發病治療贏得時機, 提高治療成功率, 效果顯著, 不良反應少而輕微, 值得臨床推廣。
[1]中華醫學會呼吸病學分會.社區獲得性肺炎診斷和治療指南.中華結核和呼吸雜志,2006,29(10):653.
[2]王立芹.無創機械通氣在重癥肺炎合并急性呼吸衰竭中的應用.中國臨床實用醫學雜志,2009,3(9):62.
10.14164/j.cnki.cn11-5581/r.2015.09.053
2015-01-09]
473058 河南省南陽醫學高等專科學校附屬醫院呼吸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