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露明
床旁即時檢測與檢驗科常規檢測C反應蛋白的比較分析
李露明
目的探討床旁即時檢測與檢驗科常規檢測C反應蛋白的比較。方法采用EDTA-K2、促進管收集100例患者的肘靜脈血液, 并分離出血漿、全血以及血清, 然后采用i-Chroma床旁即時檢測儀、生化分析儀以及特種蛋白儀, 進行C反應蛋白濃度的檢測, 分析不同儀器所檢測得出的C反應蛋白濃度結果之間存在的差異。結果床旁即時檢測、生化分析儀以及特種蛋白儀進行C反應蛋白測定, 測定結果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在超敏C-反應蛋白的檢測上, 床旁即時檢測、生化分析儀這兩者檢測方式所檢測的結果, 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而在床旁即時檢測C反應蛋白時, 與特種蛋白儀所得到的測定結果相比, 其測定結果明顯高于特種蛋白儀的測定結果, 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床旁即時檢測儀、生化分析儀以及特種蛋白儀, 這三種儀器進行C反應蛋白濃度的檢測,檢測結果具有可比性與相關性, 床旁即時檢測可在短時間里得到檢測結果, 并且使用該儀器進場測定可為臨床治療提供重要的信息, 為了達到理想的測定結果, 臨床將旁即時檢測設備與檢驗科常規檢測相互結合進行診斷。
床旁即時檢測;檢驗科常規檢測;C反應蛋白
臨床進行疾病檢測時, 常常進行C反應蛋白檢測, 主要原因是C反應蛋白作為肝臟所分泌出來的一種物質, 在組織損傷、炎癥反應這兩方面具有預示的作用, 為此, 臨床進行感染或者是細菌疾病診斷時, 常常通過C反應蛋白檢測診斷。在C反應蛋白檢測中, 檢測結果的準確性對臨床治療具有很大影響, 目前, 理想的檢測儀器是床旁即時檢測設備, 操作簡單, 并且可以快速得到檢測結果。本研究對床旁即時檢測與檢驗科常規檢測C反應蛋白的比較進行分析, 現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擇2013年2月~2014年5月在本院接受治療的100例患者, 其中男55例, 女45例, 年齡2~70歲,平均年齡(60.72±10.23)歲。100例患者分別來自不同的科室,心外科患者25例, 兒科患者29例, 急診科患者25例, 呼吸內科患者10例以及神經內科患者11例。
1.2 方法 采集100例患者的肘靜脈血液, 血液量為2 ml,采集完畢之后, 將血液放入到促凝管、EDTA-K2抗凝管當中, 并做好相關的標記與記錄。經過抗凝處理之后的靜脈血液, 采用i-Chroma床旁即時檢測儀(韓國Bodi Tech Med Inc公司), 檢測C反應蛋白的濃度與超敏C-反應蛋白濃度, 為了降低檢測誤差, 檢測過程中要嚴格按照儀器上的說明書進行, 規范操作行為, 降低誤差[1]。其次, 把促凝管、EDTAK2抗凝管盛放的血液進行離心處理, 分離出血清、血漿。采用i-Chroma床旁即時檢測儀、林巴斯AU640生化分析儀及特種蛋白儀(美國Beckman Coulter公司)檢測, 檢測中采用的試劑為上海捷門生物技術公司生產提供, 在檢測時需注意,患者進行多項檢測, 檢測時間要控制在1 h以內, 在開展檢測工作前, 檢測儀器必須處于在控狀態, 保持最佳的精密度水平, 達到降低誤差的目的[2]。
1.3 統計學方法 本研究采用SPSS17.0統計學軟件對檢測結果進行整理分析, 將超出儀器線性檢測區域內的數據排除,對在檢測范圍內的數據做整理, 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s)表示, i-Chroma床旁即時檢測儀、生化分析儀以及特種蛋白儀的檢測結果之間的相關系數采用r表示, 制作線性回歸方程, 采用t進行檢驗。P<0.05表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床旁即時檢測、生化分析儀以及特種蛋白儀進行測定,測定結果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在超敏C-反應蛋白的檢測上, 床旁即時檢測、生化分析儀這兩者檢測方式所檢測的結果, 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而在床旁即時檢測C反應蛋白時, 與特種蛋白儀所得到的測定結果相比, 其測定結果明顯高于特種蛋白儀的測定結果, 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采用i-Chroma床旁即時檢測儀進行血漿、血清以及全血樣品的超敏C-反應蛋白檢測, 見表1。i-Chroma床旁即時檢測血漿、血清以及全血樣品的C反應蛋白濃度見表2。

表1 i-Chroma床旁即時檢測儀與生化分析儀測定臨床對比分析(mg/L)

表2 i-Chroma床旁即時檢測儀與特種蛋白儀測定臨床對比分析(mg/L)
隨著醫學技術的快速發展, 人們的生活水平得到了很大的提高, 對健康越加關注, 但是近年來, 由于病毒感性疾病及細菌感染性疾病到醫院就診的人數不斷增多。臨床對此類疾病進行治療時, 首先進行的是疾病診斷工作。C反應蛋白是由肝臟所分泌的一種物質, 當人體機體受到病毒的襲擊時,或者是人體內組織出現損傷, 受到炎癥性刺激之后, 肝臟就會分泌出C反應蛋白[3]。C蛋白含量隨著時間的增加而增多,當達到48 h時, C反應蛋白的含量分泌值達到最高點, 當病情得到有效控制之后, 功能與組織等慢慢恢復正常, C反應蛋白的含量也慢慢恢復到正常水平。臨床常常采用C反應蛋白來診斷患者炎癥、感染的情況, 當C反應蛋白的濃度>10 mg/L時, 則可確定患者的具體中出現炎癥, 或者是存在感染現象, 當檢測結果>100 mg/L時, 則說明患者存在嚴重的細菌感染, 需要立即采用相應措施治療, 不然病情惡化,危及到患者的生命安危。
臨床檢測C反應蛋白的濃度, 檢測方式為動態檢測, 對檢測系統的要求比較高, 檢測系統要達到檢測快速、準確的要求。目前, 理想的檢測儀器是床旁即時監測設備, 該設備得到了廣大醫務人員的肯定。現如今, 床旁即時檢測儀是一種小型的檢測儀器, 用其檢測C反應蛋白濃度, 發現該儀器使用的是參考檢測系統、熒光免疫測定法, 檢測所得到的結果, 顯示兩者存在可比性[4]。床旁即時監測設備進行檢測所得到的測定結果與特種蛋白分析儀所得到的測定結果比較,床旁即時監測設備檢測得到的結果偏高, 根據相關研究進行評估, 可查看到測定結果是否在誤差范圍之內。床旁即時檢測、特種蛋白儀進行C反應蛋白的檢測, 兩者檢測結果也說明了熒光免疫測定法與參考檢測系統測定法, 這兩者檢測C反應蛋白濃度存在較小的差異。床旁即時檢測設備用于C反應蛋白的檢測, 檢測結果具有使用價值, 已經得到了臨床的證實。
本研究對床旁即時檢測與檢驗科常規檢測C反應蛋白的比較進行分析, 發現i-Chroma床旁即時檢測儀在C反應蛋白的測定中, 具有良好的檢測效果, 與檢驗科常規檢測方法進行監測比較, 檢測得到的C蛋白濃度具有可比性、相關性,存在的差異在允許誤差的范圍之內。現如今, 在臨床C蛋白檢測中, 采用床旁即時檢測設備作為檢測的補充設備, 在檢驗科常規檢測中進行補充條件, 旁即時檢測設備即使具有良好的檢測效果, 但是依然不可完全代替檢驗科常規檢測方法。在使用旁即時檢測設備進行檢測時, 降低誤差率, 需要操作人員自覺規范自己的操作行為, 嚴格按照說明書上的要求進行操作, 并做好日常設備維護保養工作, 在這一的條件下,才可在C反應蛋白檢測中發揮良好的作用。
[1]張曉陽, 楊志兵, 楊春顯. 兩種方法檢測C反應蛋白結果的可比性分析.國際檢驗醫學雜志,2014,35(9):1214-1215.
[2]高建鋼, 張彩虹, 劉鳳華. C-反應蛋白的檢測及臨床應用研究進展.內蒙古醫學院學報,2008(S1):636-639.
[3]包安裕, 李艷, 邵華, 等. 超敏C反應蛋白床旁檢測的樣品選擇與正確度評價. 國際檢驗醫學雜志,2011,32(1):49-50.
[4]張順利.臨床常用蛋白類檢驗項目檢測方法可比性與參考物質互通性研究.北京協和醫學院,2014.
10.14164/j.cnki.cn11-5581/r.2015.09.062
2015-01-22]
510410 廣州市白云區第一人民醫院檢驗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