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小花 馮彩珠
骨折伴軟組織創傷急診術后應用VSD的觀察及護理體會要求
蔡小花 馮彩珠
目的探討骨折伴軟組織創傷急診術后應用負壓封閉引流(VSD)的觀察和護理。方法150例骨折伴軟組織創傷患者, 隨機分成實驗組和對照組, 各75例。對照組給予傳統方式進行清創治療, 實驗組在急診術后應用VSD, 并加強觀察護理。對兩組患者的創面感染率、換藥頻次以及住院時間進行對比分析。結果實驗組患者的創面感染率、換藥頻次以及住院時間均顯著優于對照組患者, 兩組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在骨折伴軟組織創傷急診術后應用VSD , 同時加強觀察護理, 能讓創面充分引流, 讓感染發生率降低, 同時患者術后恢復更快, 減輕患者的經濟負擔, 值得臨床推廣應用。
骨折伴軟組織創傷;急診術;負壓封閉引流;觀察;護理
VSD是一種對各種復雜創面和用于深部引流的全方位、高效能的引流方式。能將創面的瘀血、分泌物和壞死組織完全引流出, 讓其對組織的刺激有效降低是VSD的主要特點。另外VSD對傷口的早期愈合非常有幫助, 能為植皮提供較好的局部條件。臨床實踐表明, VSD治療效果較好, 而且不良反應發生率不高, 在治療軟組織創傷時VSD是一種比較有效且簡單的方法[1]。本院對2013年7月~2014年7月收治的150例骨折伴軟組織創傷患者在急診術后應用VSD, 并加強觀察護理, 取得了比較理想的效果, 現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取本院2013年7月~2014年7月收治的150例骨折伴軟組織創傷患者, 其中男98例, 女52例, 年齡19~64歲, 平均年齡(35.6±5.1)歲, 創傷時間為傷后1~7 h。將全部患者隨機分成實驗組和對照組, 各75例。兩組患者性別、年齡等一般資料方面比較, 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對照組患者給予傳統方式進行清創治療。實驗組患者在急診術后直接給予創面VSD引流術, 之后在進行皮瓣轉移修復, 術后加強觀察和護理, 具體觀察護理內容如下。
1.2.1 VSD負壓調節和觀察 VSD的一個比較主要的特點就是持續有效負壓, 負壓有無中斷情況和高低會對引流的效果產生直接影響, 負壓一般保持在450~600 mm Hg(1 mm Hg =0.133 kPa), 如果負壓低于150 mm Hg則會讓引流效果不顯著, 容易出現阻塞的情況[2]。如果患者軟組織創傷比較嚴重,在急診術后則要讓機體保持應激狀態, 組織水腫, 毛細血管的通透性會增加, 血管容易破裂, 如果在這種情況下壓力加大則容易出現出血的現象, 所以需要對引流液的量和顏色進行仔細觀察, 如果引流液的顏色鮮紅, 而且引流量>400 ml,護理人員就要及時告知主治醫師, 對其進行有效處理, 將負壓調整為200~300 mm Hg, 防止患者因為失血過多而出現比較嚴重的后果。
1.2.2 觀察敷料 要想讓引流效果得到有效保證, 首先就需要保證密封性, 通過薄膜能夠觀察觸摸到負壓是否有效,如果泡沫材料收縮顯著, 而且不會變硬, 能見管型, 表示負壓狀態較好, 相反則表示負壓狀態消失[3]。
1.2.3 封閉持續負壓的觀察和護理 引流和治療成功的關鍵就是要讓患者創面保持持續有效的負壓, 同時也是護理中比較重要的內容之一。護理人員在日常護理工作中應該要仔細觀察, 具備較強的工作責任心, 對交接班制度進行完善,在出現阻塞情況時要及時對原因進行查明:看負壓是否在正常范圍內, 對引流管的連接、密封情況進行檢查, 對VSD材料是否漏氣進行檢查, 對引流管內有無壞死組織或者血塊阻塞進行檢查, 如果出現堵塞可以采用20 ml注射器抽9%生理鹽水20 ml對引流管進行反復沖洗, 直到引流管暢通, 要對沖洗量進行詳細記錄, 在每天對引流量進行匯總時需要將沖洗量去除, 這樣引流量的正確性才能得到保證[4]。為了對傷口感染和VSD管道堵塞進行預防, 可以采用環丙沙星注射液進行沖洗, 每天沖洗2次, 在沖洗時要將負壓關閉, 讓藥液在傷口內停留一定時間, 這樣藥液的作用才能充分發揮。
1.2.4 常規護理 術后護理人員要對患者的生命體征進行嚴密觀察, 將患者抬高, 讓下肢水腫情況能有效緩解, 促進靜脈回流, 對患肢的末梢血運和感覺進行觀察。如果患者伴有血管神經損傷, 還需要對患者患肢足背動脈搏動情況進行仔細觀察。
1.2.5 功能鍛煉和飲食護理 患者的飲食應該以高維生素、高蛋白和高糖為主, 才能使組織更好愈合。術后第2天護理人員要對患者進行正確指導, 讓其進行股四頭肌收縮運動,第3天可以對足踝關節進行活動, 另外要加強對患肢的按摩,從而促進血液循環, 要對被壓部位的皮膚進行經常按摩, 對壓瘡進行有效預防。
1.2.6 疼痛護理和心理護理 患者因為受到比較嚴重的創傷, 具有比較明顯的疼痛感, 所以護理人員要加強和患者的交流溝通, 堅持以人為本的護理理念, 轉移患者的注意力,緩解患者的疼痛感, 必要時可以給予鎮痛劑等藥物進行鎮痛。患者要保持足夠的睡眠, 因為病程長, 護理人員要加強健康宣教, 讓患者戰勝疾病的信心得到加強。
1.3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17.0統計學軟件進行統計分析。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s)表示, 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檢驗。P<0.05表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1 兩組患者換藥頻率和住院時間比較 實驗組患者的換藥頻次以及住院時間均顯著優于對照組, 兩組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換藥頻率和住院時間比較(±s)

表1 兩組患者換藥頻率和住院時間比較(±s)
組別 例數 換藥頻率(次) 住院時間(d)實驗組 75 1.3±0.7 24.6±7.1對照組 75 6.3±1.2 32.1±12.5 t31.1689 4.5182 P<0.05 <0.05
2.2 兩組患者創面感染率比較 實驗組患者中出現創面感染的患者1例, 創面感染率為1.3%, 對照組患者出現創面感染的患者8例, 創面感染率為10.7%, 實驗組患者的創面感染率顯著低于對照組, 兩組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負壓封閉引流技術其實就相當于人工皮, 通過VSD能將創面和外界環境有效隔絕, 防止細菌侵入傷口。利用VSD對軟組織挫傷和缺損進行治療, 能對創面的微循環進行有效改善, 讓創面周圍水腫有效減輕, 讓血管的通透性增強, 肉芽組織的生長也更好[5]。在急診術后應用VSD并加強護理和觀察, 通過對VSD負壓的調節和觀察、對敷料的觀察和封閉持續負壓的觀察、護理, 讓VSD保持持續有效的負壓, 從而讓引流效果得到有效保證;通過常規護理對患者生命體征進行觀察, 將患肢抬高, 從而讓患者下肢水腫有效減輕;通過飲食護理、心理護理、疼痛護理、功能鍛煉讓患者的創面感染得到有效預防, 促進患者更好康復, 縮短患者住院時間[6]。
本研究中實驗組患者在急診術后應用VSD并加強觀察和護理, 結果實驗組患者的換藥頻率、住院時間和創面感染率顯著優于對照組患者, 兩組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總之, 在骨折伴軟組織創傷急診術后應用VSD , 同時加強觀察護理, 能讓創面引流充分, 讓感染發生率降低,同時患者術后恢復更快, 減輕患者的經濟負擔, 值得臨床推廣應用。
[1]孫敏.負壓封閉引流技術在下肢骨折伴軟組織挫傷中的應用及護理.全科護理,2012,10(22):2064-2065.
[2]賴敏靈. VSD技術聯合外固定架治療脛腓骨開放性骨折伴軟組織缺損的護理.臨床護理雜志,2012,11(4):32-33.
[3]陳娟.骨折伴軟組織缺損患者行負壓封閉引流(VSD)的護理.中國傷殘醫學,2012(9):80-81.
[4]印美麗, 施保華.骨科負壓封閉引流術后臨床護理體會.中國美容醫學,2012,21(18):705-706.
[5]莫景木, 馬志芳, 韋慶, 等.負壓封閉引流技術在四肢創傷中的應用.廣西醫學,2011,33(8):1068-1069.
[6]鄔玉林.負壓封閉引流治療四肢嚴重軟組織創傷臨床分析.中外醫學研究,2013,11(17):14-15.
10.14164/j.cnki.cn11-5581/r.2015.09.129
2015-01-15]
529000 廣東省江門市蓬江區白石正骨醫院骨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