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宏宇
老年原發性高血壓舒適護理體會
王宏宇
目的探討老年原發性高血壓患者接受舒適護理的臨床效果。方法82例老年高血壓患者, 隨機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 每組41例。對照組采取常規護理方式進行護理, 觀察組采取舒適護理方式進行護理, 比較兩組護理方式的臨床效果。結果觀察組患者顯效26例, 好轉13例, 無效2例, 總有效率為95.1%, 對照組患者顯效22例, 好轉9例, 無效10例, 總有效率為75.6%, 觀察組總有效率明顯高于對照組, 兩組比較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舒適性護理方式有助于老年原發性高血壓的治療, 值得在臨床上推廣應用。
舒適護理;老年原發性高血壓;護理體會
高血壓是臨床上老年患者最常見的一類心血管疾病, 若未及時進行救治, 可能危害患者生命安全, 因此醫務人員和患者應重視此類疾病的危害, 盡量在該病初期選取合適的治療方式予以有效治療和護理[1]。本文選取本院2013年6月~2014年6月收治的82例老年高血壓患者作為研究對象, 并對老年高血壓患者接受舒適護理的臨床效果進行探討, 現將相關內容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取本院2013年6月~2014年6月收治的82例老年高血壓患者作為研究對象, 所有患者均經診斷確診為高血壓性疾病。按照隨機分組法將其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每組41例。對照組男26例, 女15例, 年齡59~73歲, 平均年齡61.4歲, 病程分級包括高血壓1級12例、2級17例、3級12例;觀察組男24例, 女17例, 年齡60~73歲, 平均年齡62.7歲, 病程分級包括高血壓1級15例、2級16例、3級10例。兩組患者性別、年齡和病程分級等方面比較, 差異無統計學意義 (P>0.05), 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對照組患者采取常規高血壓護理方式進行護理。觀察組患者則采取舒適護理方式進行護理, 具體措施包括:①藥物護理:老年高血壓患者一般情況下均會出現一定程度的并發癥, 有些并發癥具有明顯癥狀表現, 需引起患者重視,但還有些并發癥其臨床癥狀表現并未直接表現出來, 此時患者往往對該類癥狀不明顯的并發癥不夠重視, 未采取積極有效的治療措施而錯失最佳治療時機, 等身體表現出明顯異常時再接受治療, 這時將會增加治療難度。因此醫務人員應密切觀察患者情況, 對具有類似情況的患者積極地給予藥物治療, 若患者未能配合, 醫護人員需對其進行細致和耐心的勸導, 使患者了解和明白藥物治療對緩解疾病和減輕疾病危害的重要性, 并告知若未及時有效治療可能會造成的嚴重危害。醫護人員應采取平和口氣和負責的態度與患者及其家屬進行交流和溝通, 指導患者正確、準確服用藥物以及普及用藥常識, 使患者能積極配合治療。另外, 醫護人員應告知患者降壓藥物服用時的注意事項, 如睡前不應服用降壓藥物, 防止因血濃度升高引起腦供血不足, 進而誘發腦中風。②心理干預:老年患者由于其社會角色的變化往往會使其產生焦慮、悲觀和絕望的心理情緒, 這對治療效果產生不利影響, 甚至使得老年患者不愿積極配合治療, 導致醫生無法進行正常治療工作。因此醫護人員應對此類患者進行有效的心理干預,以熱情、耐心的態度與患者及其家屬進行溝通, 了解老年患者心中的不良情緒, 排除其心中的郁悶, 鼓勵其以積極向上的心態面對疾病, 同時可向患者描述其病情恢復后的美好生活, 為其樹立戰勝疾病的信心。另外, 醫護人員還應告知患者家屬與患者本人開展心理交流和溝通的重要性, 使患者能感受到周圍親人無微不至的關懷。
1.3 療效評價標準 觀察并記錄兩組患者臨床表現及病情恢復情況。所有患者臨床效果評價標準包括顯效、好轉和無效3個級別, 分別為:①顯效:患者基本恢復正常生活, 頭疼、頭暈情況基本消失, 血壓恢復正常;②好轉:患者基本恢復正常生活, 還有少許頭疼、頭暈等高血壓癥狀或輕微并發癥情況,偶爾會因突然運動產生頭暈癥狀;③無效:患者病情未見緩解或較前加重, 并發癥增多。總有效率=顯效率+好轉率。
1.4 統計學方法 應用SPSS18.0統計學軟件進行數據統計分析。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s)表示, 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檢驗。P<0.05表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經過有效護理后, 觀察組患者顯效26例, 好轉13例,無效2例, 總有效率為95.1%, 對照組患者顯效22例, 好轉9例, 無效10例, 總有效率為75.6%, 觀察組總有效率明顯高于對照組, 兩組比較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 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護理效果比較[n(%), %]
老年原發性高血壓患者應謹遵醫囑, 并正確服用藥物。有調查報道, 許多老年性患者并未有正確和準確服用藥物的意識, 僅憑自己感覺去判斷所患疾病癥狀, 自行更改藥物劑量, 其在服用藥物方面的主觀臆斷往往會造成嚴重的后果,因此應杜絕這種自行服用藥物的用藥方案[2]。只有經過醫院的正規檢查, 才能確診患者所患疾病, 并根據患者具體病情合理選擇藥物進行治療。老年性高血壓患者應嚴格按照醫生醫囑正確服用藥物進行治療, 不能私自停藥、換藥及更換藥物劑量[3]。同時, 老年性高血壓患者在用藥時應盡量減少體位的變化, 變換體位的過程中可能會引起患者血壓發生顯著變化。
老年高血壓疾病雖然其臨床癥狀和并發癥較嚴重, 但只要老年患者日常生活過程中注意自身作息、飲食習慣, 還是能較好的控制疾病的進一步發生和發展[4]。即使是已患有高血壓的老年患者也不需感到恐慌, 只要正確地采取治療和護理措施, 如正確和準確的服用降壓藥物、給予有效地心理護理等, 該病還是能得到有效的治愈[5]。
本文選取本院2013年6月~2014年6月期間收治的82例老年高血壓患者作為研究對象, 并探討老年高血壓患者接受舒適護理的臨床效果。結果顯示, 經過有效護理后,觀察組患者顯效26例, 好轉13例, 無效2例, 總有效率為95.1%, 對照組患者顯效22例, 好轉9例, 無效10例, 總有效率為75.6%, 觀察組總有效率明顯高于對照組, 兩組比較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
綜上所述, 舒適性護理方式有助于老年性高血壓的治療,值得在臨床上推廣應用。
[1]張明淋, 蔡靖, 王屹, 等. 厄貝沙坦/氫氯噻嗪復方片對老年原發性高血壓治療效果. 江蘇醫藥,2014,40(14):1692-1694.
[2]Ismail Z, Mohamad M, Isa MR, et al. Factors associated with anxiety among elderly hypertensive in primary care setting. J Ment Health,2015,24(1):29-32.
[3]張慶文, 蘇琳, 李衛, 等. 老年原發性高血壓患者血清1,25-二羥維生素D3水平的研究. 中華老年心腦血管病雜志, 2014,16(3):256-258.
[4]Jancso Z, Halmy E, Rurik I. Differences in weight gain in hypertensive and diabetic elderly patients primary care study. J Nutr Health Aging,2012,16(6):592-596.
[5]劉米賽. 老年原發性高血壓118例個性化延續護理.齊魯護理雜志,2014,20(7):31-32.
10.14164/j.cnki.cn11-5581/r.2015.09.139
2015-01-15]
450000 河南省鄭州市第七人民醫院急診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