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翠媚
小兒支氣管炎細節護理的效果分析
呂翠媚
目的探究兒科細節護理對于小兒支氣管炎的臨床效果。方法146例支氣管炎患兒,按照隨機分組方式將患兒分為觀察組(73例)和對照組(73例), 給予對照組常規護理措施, 觀察組在常規護理基礎上實施細節護理。觀察兩組患兒治愈情況、感染情況、患兒家屬掌握健康知識情況以及護理滿意率。結果觀察組治愈94.52%, 對照組治愈83.56%, 兩組患者治愈率對比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兩組患者感染率對比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家屬護理滿意率為100.00%, 對照組護理滿意率為78.08%, 兩組護理滿意率對比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家屬健康知識掌握情況評分高于對照組, 組間對比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細節護理能夠有效降低支氣管炎患兒的感染率, 提升患兒家屬對于護理措施的滿意度, 值得臨床推廣運用。
小兒支氣管炎;細節護理;護理滿意度;健康教育
通過對近年來小兒支氣管炎的發病情況進行調查, 顯示小兒支氣管炎的發病率較高, 且呈逐年升高的趨勢, 嚴重影響患兒的生命健康[1]。因此, 對其進行護理干預起著重要的作用。本文研究了細節護理對于小兒支氣管炎的作用效果,具體內容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 本次研究選取本院2011年7月~2012年7月收治的146例支氣管炎患兒作為研究對象, 所有患兒入院后均經胸部平片檢查給予確診, 患兒主要臨床表現為咳嗽、氣喘、發熱、聽診可聞肺部干、濕啰音, 經X線檢查肺門陰影加深、紋理增粗、肺部斑點陰影。按照隨機分組方式將患兒分為觀察組(73例)和對照組(73例), 觀察組中男48例,女25例, 年齡0.2~3歲, 平均年齡(1.34±0.58)歲;對照組中男46例, 女27例, 年齡0.3~2.5歲, 平均年齡(1.39±0.55)歲。兩組患兒性別、年齡、病情、臨床癥狀、家庭支持等方面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對照組給予常規護理, 主要內容包括飲食干預、保溫護理、吸氧護理、監測生命體征、心理護理、健康教育等。觀察組在常規護理的基礎上強調關注細節護理。具體如下。
1.2.1 基礎護理 設置溫馨病房, 病房墻壁貼上患兒喜歡的卡通圖畫, 采用患兒喜歡的彩色動物被子及床單, 電視放小兒節目, 病區播放輕柔的音樂[2];患兒在入院治療過程中要嚴格加強生命體征的監測, 由于本次研究對象年齡較小, 表達機制不完善, 如果發現患兒體溫偏高, 年齡稍長的患兒可以采用物理降溫措施, 年齡偏小的則不能使用, 必要時采取藥物治療[3,4];支氣管炎患兒感染率較大, 因此應保證病房空氣循環良好, 定時進行通風換氣和消毒工作, 為患兒提供良好的治療環境;患兒咳痰時, 護士要幫助其翻身拍背, 并注意拍打的力度, 有效促進患兒支氣管分泌物排除體外[5]。
1.2.2 飲食護理 對不同年齡階段的患兒要采取不同的飲食護理干預, 一般應以高營養、易消化、高蛋白物質作為主要食物, 如雞蛋羹、小米飯等。年齡小的患兒在喂食母乳或者奶粉時要注意避免發生嗆咳或者窒息;切忌使患兒過飽,以免影響呼吸;給患兒多喂水, 從而降低痰液濃度, 防止痰栓的形成[6]。
1.2.3 心理護理 護理人員要強化心理護理干預, 使患兒建立起健康積極的心態[7]。對于年齡較大的患兒要積極與其溝通, 使其對醫護人員產生親切感, 防止抵觸治療現象的發生。在此基礎上要使用多種方式轉移患兒注意力, 例如播放動畫片、聽音樂、講故事、到娛樂室玩游戲等。
1.2.4 健康教育 健康教育主要是針對家長而言的, 要針對小兒支氣管炎以及小兒成長相關問題進行知識宣講, 包括小兒支氣管炎發生的機制、致病因素以及防治措施等;督促家長協助患兒進行鍛煉;尤其要加強住院期間患兒服藥、輸液、咳痰等內容的配合工作[8];強調要把健康教育貫穿到護理中的每一個細節, 從小兒入院到出院以及每一項治療護理都要落實健康知識教育, 并且要采取多種形式, 如個體教育、觀看視頻講座等, 以增強和鞏固家長健康知識的掌握程度。
1.3 療效評價標準 其中治愈標準為患者臨床癥狀全部消失, 生命體征趨向平穩, 肺部細小支氣管炎癥吸收[2]。如果患兒出現持續發熱、缺氧、呼吸困難、發紺等癥狀則視為未治愈。同時訪談法和問卷調查法, 調查患兒家屬滿意率以及掌握健康知識情況, 分數越高則表明家長對于小兒支氣管炎相關知識掌握程度越深。
1.4 統計學方法 應用SPSS21.0統計學軟件對收集到的數據進行分析。計量資料用均數±標準差(±s)表示, 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用率(%)表示, 采用χ2檢驗。P<0.05表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兩組患者治愈率對比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兩組患者感染率對比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家屬護理滿意率高于對照組, 對比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家屬健康知識掌握情況評分高于對照組, 組間對比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具體數據見表1。
表1 兩組患兒治愈率、感染率, 患兒家屬滿意率、健康知識掌握評分具體情況比較(%,±s)

表1 兩組患兒治愈率、感染率, 患兒家屬滿意率、健康知識掌握評分具體情況比較(%,±s)
注:與對照組對比,aP<0.05
組別 例數 治愈率 感染率 家屬護理滿意率 家屬健康知識掌握評分(分)觀察組 73 94.52(69/73) 2.74(2/73)a 100.00(73/73)a 86.37±9.72a對照組 73 83.56(61/73) 15.07 (11/73) 78.08 (57/73) 51.46±13.29 χ2 1.2560 4.5871 5.6103 P 0.1274 0.0216 0.0142 0.0127
小兒支氣管炎屬于兒科臨床中非常常見的呼吸系統疾病, 其發病機制為多種病原微生物, 包括病毒、細菌、支原體、衣原體等多種微生物感染呼吸道, 導致肺部細小支氣管發生炎癥反應。小兒支氣管炎的主要發病人群是3歲以下的嬰幼兒, 其中4~6個月的嬰幼兒比較多見, 給嬰幼兒的身體健康和身體發育造成了嚴重的影響。
在當前小兒支氣管炎的臨床治療過程中, 存在著多種治療模式, 同時, 對小兒支氣管炎患兒進行臨床護理干預, 對臨床細節進行護理是比不可少的。為了提高小兒支氣管炎的臨床治療效果, 提高其生活質量, 需要對其進行整體護理干預, 包括基礎護理、飲食護理、心理護理、健康教育等, 并在此基礎上給予患兒細節護理, 制定完善的細節護理措施、規章制度和護理操作標準及流程, 組織護理人員學習, 并嚴格落實到小兒支氣管炎的護理工作中。由于患兒年齡小, 身體各項器官功能未發育完全, 并且表達機制尚未完善, 因此其治療風險較大, 對以后的健康成長會產生重要的影響。
臨床護理作為支持和配合治療的重要環節, 在很大程度上影響了治療效果以及患兒恢復狀況。本次研究結果顯示,實施細節護理能夠有效提升患兒治愈率, 降低感染風險, 增強了患者家屬對于護理質量的滿意度以及對健康知識的掌握情況, 對于構建和諧的醫患關系發揮了重要作用, 取得滿意的護理效果, 值得醫院推廣運用。
[1]劉淑玉.淺談兒童支氣管炎疾病的臨床護理.世界最新醫學信息文摘(電子版),2013,13(5):341-342.
[2]薛瑩冰.變應原對兒童支氣管哮喘的影響及護理357例.中國中醫藥現代遠程教育,2013,11(9):98-99.
[3]孫正芳, 呂光巧.超聲霧化與氧氣驅動霧化治療支氣管炎療效比較及護理.中外健康文摘,2012(41):283.
[4]葉芳, 蔣琴, 韓彩蓮, 等.21例閉塞性細支氣管炎綜合征患兒的護理.中華護理雜志,2011(9):877-878.
[5]占小春, 陳虹, 王新華.兩種霧化吸入方式治療毛細支氣管炎的效果及護理.中華現代護理雜志,2011,17(22):2654-2655.
[6]陳欣.2例小兒纖維塑性支氣管炎的臨床分析及護理.護士進修雜志,2012,27(16):1536-1537.
[7]陳劍琴, 張紅.護理干預輔助藥物氧噴吸入治療小兒喘息性支氣管炎療效觀察.中國基層醫藥,2012,19(3):463-464.
[8]張穎, 高蕾, 麻克寧.塑形性支氣管炎患兒行床旁電子支氣管鏡診治的護理.解放軍護理雜志,2012,29(14):60-61.
10.14164/j.cnki.cn11-5581/r.2015.09.141
2015-01-21]
526040 肇慶市端州區婦幼保健院兒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