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玉昕
鼻內鏡聯合纖維喉鏡行上頜竇囊腫摘除與單純鼻內鏡手術方法臨床療效比較
楊玉昕
目的分析比較單純鼻內鏡手術與鼻內鏡聯合纖維喉鏡上頜竇囊腫摘除術在上頜竇囊腫治療中的應用價值。方法86例上頜竇囊腫患者, 隨機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 各43例, 對照組給予單純鼻內鏡上頜竇囊腫摘除術, 觀察組給予鼻內鏡聯合纖維喉鏡上頜竇囊腫摘除術, 對兩組應用效果進行比較。結果觀察組總有效率、復發率及并發癥發生率分別為97.67%、4.65%、6.98%, 均明顯優于對照組的86.05%、11.63%、16.28%, 差異均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在上頜竇囊腫患者中開展鼻內鏡聯合纖維喉鏡上頜竇囊腫摘除術治療效果顯著, 臨床推廣價值較高。
鼻內鏡;纖維喉鏡;上頜竇囊腫
為分析比較單純鼻內鏡手術與鼻內鏡聯合纖維喉鏡上頜竇囊腫摘除術在上頜竇囊腫治療中的應用價值, 采用不同方式對收集的86例患者展開治療, 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 收集86例2010年12月~2011年12月就診的上頜竇囊腫患者, 其中男45例, 女41例, 年齡最小16歲, 最大66歲, 平均年齡43.2歲, 病程最短3個月, 最長3年,平均病程1.3年;囊腫直徑4.1~34.0 mm, 平均直徑23.1 mm;囊腫部位單側53例, 雙側33例;單純上頜竇囊腫46例,合并慢性鼻竇炎40例;隨機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 各43例。兩組一般資料比較, 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儀器設備 本次研究中使用的鼻內鏡系統是由德國生產的STORZ鼻內鏡與動力系統, 使用的纖維喉鏡是由日本生產的OLYMPUS系統。
1.2.2 手術方法 觀察組患者開展鼻內鏡聯合纖維喉鏡手術治療, 對患者展開局部麻醉, 麻醉藥物選用20 ml1%的地卡因和腎上腺素, 局部麻醉后實施鼻內鏡檢查, 確定患者上頜內囊腫的具體位置, 確定位置后采用上頜竇雙匙鉗鉗取囊壁, 同時用吸引器徹底吸除上頜竇內的囊液, 吸除干凈后取出鼻內鏡, 然后在患者鼻腔內置入纖維喉鏡, 置入纖維喉鏡時應對周圍組織進行保護, 以防對其造成損傷;然后利用纖維喉鏡觀察患者囊壁情況, 明確是否有囊壁殘留, 若有囊壁殘留則應及時取出殘留囊壁;另外應觀察患者有無活動性出血現象發生, 若有出血現象發生應及時展開止血治療。術后通過鼻內鏡填塞鼻腔, 術后48 h取出鼻腔填塞物。
對照組患者僅開展鼻內鏡上頜竇囊腫摘除術治療, 本組患者麻醉方式與觀察組相同, 局部麻醉后實施鼻內鏡檢查,確定患者上頜內囊腫的具體位置, 明確病灶部位后于鼻內鏡數字顯像系統下采用上頜竇雙匙鉗鉗取囊壁, 同時用吸引器徹底吸除上頜竇內的囊液, 術后通過鼻內鏡填塞鼻腔, 術后48 h取出鼻腔填塞物。
1.3 觀察指標 采用不同方式對86例上頜竇囊腫患者展開治療, 并對不同治療方式在該病中的臨床總有效率、患者復發情況及并發癥情況展開比較。
1.4 判定標準[1]治愈:治療后囊腫無殘留, 徹底被切除,患者臨床癥狀完全消失;好轉:治療后患者囊腫大部分被切除, 殘留部分不到1/2, 患者臨床癥狀顯著改善;無效:治療后患者囊腫有大量殘留, 切除部分不超過1/2, 且患者臨床癥狀無好轉。復發:治療后再次形成竇腔內囊腫。總有效率=(治愈+好轉)/總例數×100%。
1.5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18.0統計學軟件進行統計分析。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s)表示, 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檢驗。P<0.05表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1 兩組臨床療效及復發情況對比 觀察組總有效率及復發率均優于對照組, 差異均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2.2 兩組患者并發癥發生率對比 觀察組并發癥發生率顯著低于對照組, 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1 兩組臨床療效及復發情況[n, n(%)]

表2 兩組患者并發癥情況[n, n(%)]
上頜竇囊腫為臨床常見病, 病情發展緩慢, 病情早期臨床癥狀不明顯, 但隨著病情發展及囊腫增多, 患者可產生面頰部脹滿感、壓痛、頭痛等不適現象, 嚴重影響著患者的身體健康及生活質量[2]。因此, 必須要及時給予其針對性的治療。以往多采用鼻內鏡下術式及唇齦溝術式對該病患者進行治療, 其因具有操作簡單、術野清晰等優勢而得到認可, 但其也存在有些許不足之處, 比如術中需將患者上頜竇打開,并要切開患者唇齦溝, 創傷性較大, 不僅會給患者造成生理上的痛苦, 易引起面部麻醉、腫脹、鼻腔感染等癥狀, 而且還會給患者心理造成極大的影響, 容易讓患者產生緊張感及恐懼感[3]。所以, 為減輕患者痛苦, 提高上頜竇囊腫的治療效果, 臨床上仍需探尋更安全的操作方式。
目前, 臨床上逐漸在上頜竇囊腫中開展鼻內鏡上頜竇囊腫摘除術治療, 該手術方式在確定病灶部位方面的價值較高,且該術式相對于以往手術方式而言還具有多種優勢, 比如創傷小、患者痛苦小、患者恢復時間短等;而且對上頜竇囊腫患者開展鼻內鏡上頜竇囊腫摘除術治療還可在最大范圍內保留患者鼻竇骨質及黏膜組織, 進而可對患者的鼻竇功能進行保留[4]?;谏鲜鰞烖c, 該手術方式在臨床上的應用范圍越來越廣泛。但該術式也未達到盡善盡美的程度, 其在治療過程中也有不甚完美的地方, 比如其在治療期間極易導致牙齦瘺管、出血、鼻面部麻木等現象發生, 甚至會損傷患者正常的上頜竇功能[5]。另外, 雖然在鼻內鏡作用下可有效的對上頜竇后外側壁上的囊腫進行切除, 然而由于受到主治醫生視角、設備彎曲角度等因素的限制, 鼻內鏡往往難以有效的對上頜竇內下壁的囊腫進行切除。此外, 在鼻內鏡作用下若上頜竇口開放不當則極易導致患者出現鼻淚管損傷現象[6]。因此, 為避免對患者鼻淚管造成損傷, 臨床上通常采用經尖牙窩或鼻道開窗方式治療, 使得手術創傷增加, 進而可使患者發生上牙麻木、面頰部麻木的幾率增大。
目前, 臨床上逐漸在應用鼻內鏡治療上頜竇囊腫的同時聯合使用纖維喉鏡。纖維喉鏡屬于光纖設備的一種, 臨床上通常將其應用于喉部良性腫瘤、聲帶息肉、囊腫、小結等咽喉疾病的檢查與治療中。在顯微鏡顯象技術的作用下可有效地對病灶部位進行放大[7]。同時因為纖維喉鏡較為柔軟, 管腔較小、直徑相對較小, 且能夠彎曲, 可有效的對視角進行調節, 因此, 其通常不會對解剖結構產生較大的影響;此外,該設備具有較高的光亮度, 可準確的對囊腫進行定位, 并且可有效的對隱蔽部位的細微病變進行觀察和處理[8]。因此, 合理的對鼻內鏡及纖維喉鏡進行聯合使用可有效的對鼻內鏡治療上頜竇囊腫的不足之處進行彌補, 從而可徹底將囊腫摘除。
本次研究中觀察組展開鼻內鏡聯合纖維喉鏡上頜竇囊腫摘除術治療后其總有效率、復發情況及并發癥情況均顯著優于采用單純鼻內鏡手術治療的對照組(P<0.05)。表明在上頜竇囊腫患者中開展鼻內鏡聯合纖維喉鏡上頜竇囊腫摘除術治療效果顯著, 臨床推廣價值較高。
[1]張波, 許昱.鼻內鏡下兩種手術徑路治療上頜竇囊腫80例臨床分析.臨床口腔醫學雜志,2012,8(9):189-190.
[2]陳愛平, 王彬, 宋桂珍.鼻內鏡下鼻道雙鉆孔上頜竇囊腫吸切術36例報告.山東醫藥,2011,8(14):198-199.
[3]楊光東, 凌丹, 庹紅蓮.上頜竇前壁開窗聯合鼻內鏡手術治療單純上頜竇囊腫27例分析.中國中西醫結合耳鼻咽喉科雜志,2010,5(2):223-224.
[4]郭光良, 葉星, 王曉宇, 等.鼻腔血管平滑肌脂肪瘤并上頜竇囊腫1例.臨床耳鼻咽喉頭頸外科雜志,2011,25(9):430.
[5]李萍, 王海濤, 程金章, 等.內鏡輔助經下鼻道黏膜瓣開窗術治療上頜竇囊腫.臨床耳鼻咽喉頭頸外科雜志,2013,27(20):1156-1157.
[6]周健, 張磊, 鄒嘉平.鼻內鏡下電凝吸引器治療上頜竇囊腫.江蘇醫藥,2013,39(9):1102.
[7]沈敏, 萬俐佳, 姜義道.鼻內鏡手術治療慢性鼻-鼻竇炎的臨床療效和影響因素分析.重慶醫學,2014,43(22):2929-2931.
[8]姜義道.鼻內鏡手術切除治療鼻腔鼻竇惡性腫瘤的臨床療效.中國老年學雜志,2013,33(23):5844-5845.
Comparison of clinical effects between nasal endoscope combined with fibrolaryngoscope and nasal endoscope alone in maxillary sinus cyst extirpation
YANG Yu-xin. Henan Shangqiu City the First People’s Hospital, Shangqiu476100, China
ObjectiveTo analyze and compare the application value of nasal endoscope combined with fibrolaryngoscope and nasal endoscope alone in maxillary sinus cyst extirpation.MethodsA total of86 patients with maxillary sinus cyst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observation group and control group, with43 cases in each group. The control group was given maxillary sinus cyst extirpation by nasal endoscope alone, and the observation group received maxillary sinus cyst extirpation by nasal endoscope combined with fibrolaryngoscope. Application effects of the two groups were compared.ResultsThe observation group had total effective rate, relapse rate, and incidence of complications as97.67%,4.65%, and6.98%. These were all obviously better than86.05%,11.63%, and16.28% of the control group. The differences had statistical significance (P<0.05).ConclusionCombination of nasal endoscope and fibrolaryngoscope in maxillary sinus cyst extirpation provides precise effect, and it contains high value in clinical promotion.
Nasal endoscope; Fibrolaryngoscope; Maxillary sinus cyst
10.14164/j.cnki.cn11-5581/r.2015.08.005
2015-01-06]
476100 河南省商丘市第一人民醫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