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華 王蓉
發熱伴血小板減少綜合征的臨床護理分析
鄭華 王蓉
目的分析發熱伴血小板減少綜合征(SFTS)的臨床護理措施及其效果。方法發熱伴血小板減少綜合征患者76例, 均予以臨床護理, 比較護理前后焦慮自評量表(SAS)和抑郁自評量表(SDS)評分與預后情況。結果護理后患者SAS和SDS評分均低于護理前, 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本組76例SFTS患者住院期間均未發生繼發性感染, 痊愈率85.53%, 顯著好轉率14.47%。結論SFTS及時應用有效合理的臨床護理措施, 能夠緩解患者焦慮或抑郁等不良情緒, 且出院率高, 值得積極應用。
發熱;血小板減少綜合征;臨床護理
SFTS是由新型布尼亞病毒引發的急性傳染病, 以發熱合并血小板減少為主要臨床表現, 部分患者病情較重且發展迅速, 可導致多臟器功能衰竭而造成最終死亡, 嚴重威脅患者生命安全[1]。為此本研究針對76例SFTS患者給予臨床護理,以期降低患者死亡率, 結果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 隨機選取2013年8月~2014年8月本院收治的SFTS患者76例, 所有患者均符合衛生部(現衛計委)印發的《發熱伴血小板減少綜合征防治指南(2010版)》中診斷標準, 且均經實驗室檢查輔助確診[2]。本組患者男女比例39:37, 年齡25~69歲, 平均年齡(46.91±17.32)歲;其中23例伴肌肉酸痛,21例淺表淋巴結腫大伴壓痛,14例頭痛,7例腹瀉,5例抽搐,3例意識障礙,3例譫妄。
1.2 方法 全部患者均予臨床護理, 具體內容包括:①由于起病急驟且對病情和預后具有不確定性, 患者易產生焦慮與恐懼心理, 護理人員應主動加強與患者溝通并宣講疾病相關知識, 以減少患者心理顧慮而提高治療依從性。②護理人員應嚴密觀察患者心率、呼吸、血壓等各項生命體征, 記錄患者血小板、白細胞等生化指標變化, 發現異常及時報告醫生予以處理。③加強隔離防護, 對患者血液、分泌物等消毒,病房用紫外線消毒機定時消毒并開窗通風, 接觸患者需戴手套和口罩以避免感染。④給予患者測量體溫1次/4 h, 指導其多喝水并調節室溫;嚴密關注患者出血情況, 控制輸液速度, 發現異常及時處理。⑤指導患者多食高熱量、高營養、高維生素且易消化的流質食物, 堅持少食多餐, 患有低蛋白血癥或體弱者遵醫囑予白蛋白、丙種球蛋白進行治療;重癥病例絕對臥床休息, 急癥者多臥床休息。
1.3 觀察指標 依據SAS和SDS對患者心理狀態進行評分,得分與心理狀態成正比;觀察患者痊愈和好轉后出院情況。
1.4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20.0統計學軟件對研究數據進行統計分析。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s)表示, 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采用χ2檢驗。P<0.05表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1 護理前后患者SAS與SDS評分比較 護理后患者SAS和SDS評分均低于護理前, 比較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護理前后76例患者SAS與SDS評分比較(±s, 分)

表1 護理前后76例患者SAS與SDS評分比較(±s, 分)
注:與護理前對比,aP<0.05
時間 SAS SDS護理前 36.41±5.28 41.59±3.63護理后 19.67±3.15a 20.47±2.01a
2.2 患者預后情況 本組76例SFTS患者住院期間均未發生繼發性感染, 其中65例(85.53%)痊愈出院,11例(14.47%)病情顯著好轉出院。
流行病學指出, SFTS屬于高度散發型疾病, 且主要發生于丘陵和山區地帶, 春、夏季多見, 患者以當地從事農業生產者為主, 雖然目前疾病傳播途徑尚未明確, 但感染率高,部分患者發病前有蜱蟲叮咬史[3]。SFTS患者若既往有基礎疾病或年老體弱, 易出現低鈉血癥或者明顯出血傾向, 導致預后較差, 因而加強對患者的臨床護理尤為重要。此次研究隨機選取76例SFTS患者后均行臨床護理, 并分析其SAS、SDS評分與預后情況。
本研究結果顯示, 經護理干預后的患者SAS和SDS評分均低于干預前, 提示加強給予SFTS患者臨床護理有助于改善其焦慮和抑郁心理狀態。分析其主要原因在于臨床護理措施, 包含心理護理、病情觀察、隔離防護等多個層面, 其中護理人員根據患者實際心理需要予以針對性疏導以及積極進行病情教育, 均有助于提高患者對于SFTS疾病的認知水平, 從而有利于消除其恐懼心理并幫助患者樹立戰勝疾病的信心;護理人員加強予患者病情觀察, 嚴密監測心率、呼吸、血小板等指標變化, 能夠及時發現患者機體是否出現異常以便及時調整護理方案或報告醫生進行緊急處理;針對病房和患者物品等定時消毒清潔, 可以有效減少病毒傳播途徑從而降低SFTS感染率;以上護理措施均有助于緩解患者臨床癥狀, 為提升患者治療依從性奠定基礎, 患者依從性提高后又有利于保證治療與護理效果, 兩者形成良性循環, 最終實現減輕患者焦慮或抑郁情緒的目的。同時根據本次研究結果, 本組76例SFTS患者均獲得允許出院, 其中痊愈率達85.53%, 顯著好轉率14.47%, 表明加強臨床護理對患者預后影響較好, 究其原因, 應多與護理人員注重消毒、隔離、防護等綜合護理措施相關。由于本研究樣本量較少, 給予SFTS患者臨床護理的效果需增加樣本容量后加以進一步研究證實。
綜上所述, 及時合理的臨床護理措施對發熱伴血小板減少綜合征患者預后效果較好, 不僅能夠改善患者不良心理狀態, 而且可以提高患者治愈率, 可積極應用。
[1]汪才俠.發熱伴血小板減少綜合征的臨床護理. 海軍醫學雜志,2013,5(34):353-354.
[2]茅紅梅, 吳清梅.發熱伴重型血小板減少綜合征4例臨床護理.齊魯護理雜志,2013,15(19):114-115.
[3]賀淑梅, 王可玲, 鄒騰燕, 等.新型布尼亞病毒感染致發熱伴血小板減少綜合征的護理體會.護士進修雜志,2014,5(6):442-444.
10.14164/j.cnki.cn11-5581/r.2015.08.149
2014-12-26]
250021 濟南市傳染病醫院
王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