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俊榮
在新生兒監護病房進行新生兒聽力篩查的護理體會
姚俊榮
目的研究在新生兒監護病房內進行新生兒聽力篩查護理的方法和效果。方法100例新生患兒, 隨機分為對照組與觀察組, 各50例。對照組給予常規護理, 觀察組在此基礎上給予聽力篩查護理, 并對兩組患兒聽力篩查結果進行分析。結果觀察組新生患兒初次篩查、監護42 d、監護90 d時單耳及雙耳未通過率均顯著低于對照組;觀察組新生患兒初次篩選通過率、護理有效率均顯著高于對照組;觀察組新生患兒復篩率顯著低于對照組, 差異均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在新生兒監護病房內進行新生兒聽力篩查護理效果非常顯著, 值得臨床推廣。
新生兒;聽力篩查;護理體會
聽力損失是臨床常見的一種出生缺陷, 聽力損失若不能及時發現, 不僅影響兒童(言語與認知發育、教育、就業、婚育)及家庭(溝通障礙、心理、經濟負擔), 還會影響整個社會的發展。新生兒聽力篩查(UNHS)是通過耳聲發射、自動聽性腦干反應和聲阻抗等電生理學檢測, 在新生兒出生后自然睡眠或安靜的狀態下進行的客觀、快速和無創型檢查。而有效的護理方法可以提高新生兒篩查通過率。現研究在新生兒監護病房內進行新生兒聽力篩查護理的方法和效果, 現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2年8月~2014年6月本院監護病房收治的100例新生患兒, 其中男66例, 女34例;病情:早產26例, 低體重24例, 缺氧缺血性腦病7例, 新生兒窒息13例, 高膽紅素血癥20例, 其他10例。兩組新生患兒性別、年齡、病情等一般資料比較, 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①篩查程序:待兩組患兒病情穩定之后進行聽力初篩, 未通過初篩者應在患兒出生42 d內進行復篩, 復篩時一律雙耳復篩, 即使初篩時只有單耳未通過, 復篩時亦均應復篩雙耳。若復篩仍未通過,3個月內需帶患兒回院做全面性聽力學評估。②測試方法:用篩查型耳聲發射(OAE)或自動聽性腦干反應(AABR)作為初篩工具, 在新生兒出生后自然睡眠或安靜的狀態下進行的客觀、快速和無創型檢查,篩查結果均以“通過”或“未通過”表示。③護理方法:觀察組給予常規護理, 對照組在此基礎上給予聽力篩查護理。
1.3 觀察指標 分別記錄兩組患兒初次篩查、監護42 d與監護90 d時單耳和雙耳的聽力篩查結果, 并將兩組患兒初次篩查通過率、復篩率及護理有效率作為護理效果評定指標,其中護理有效率=1-監護42 d單耳未通過率。
1.4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18.0統計學軟件進行數據統計分析。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s)表示, 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檢驗。P<0.05表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1 兩組新生患兒聽力篩查結果 觀察組新生患兒初次篩查、監護42 d、監護90 d時單耳及雙耳未通過率均顯著低于對照組, 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具體見表1。
2.2 兩組新生患兒護理效果分析 觀察組新生患兒初次篩選通過率、護理有效率均顯著高于對照組(P<0.05);觀察組新生患兒復篩率顯著低于對照組, 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具體見表2。

表1 兩組新生患兒聽力篩查未通過率比較[n(%)]

表2 兩組新生患兒護理效果比較[n(%)]
聽力篩查護理方法主要包括:①清除耳道分泌物:新生兒建立呼吸功能后, 護理人員應將其腳抬高頭偏低, 雙耳分別向左、右傾斜以便于羊水流出耳道, 并用藥棉將羊水或其他分泌物擦凈, 避免其阻塞耳道影響聽力篩查結果, 導致假陽性篩查結果, 引起患兒家長不必要的恐慌與擔心;②把握篩查時機:患兒娩出1 d時耳道分泌物還殘留在耳道中難以清除干凈, 此時不宜進行篩查, 最好在出生2~6 d進行初次篩查[1];③確保良好篩查環境:篩查房間保持安靜, 噪聲<45 dB, 濕度約為40%, 人員走動說話都要保持輕聲;④篩查時保證新生兒良好狀態:在其喂奶并熟睡后進行聽力篩查,篩查時患兒應側臥, 耳朵向上, 由經驗較豐富的檢測人員輕柔牽引患兒耳廓以保證其耳道拉直, 在經耳道清潔后將檢測探頭塞入外耳道1/3處實施篩查;⑤預防交叉感染:篩查前檢測人員要對雙手及設備進行消毒, 若患兒雙耳均無感染便使用同一耳塞, 若存在感染則要更換耳塞, 且所有耳塞都是專人專用, 接觸不同患兒時要及時對設備與人員進行消毒,以降低交叉感染發生;⑥維護篩查設備:定期對設備進行校準、檢修、保養等, 避免設備故障而產生錯誤結果[2];⑦進行健康教育:對患兒家長普及聽力篩查過程、出現未通過后的治療方法及如何保護患兒耳道等相關知識, 消除家長對篩查的顧慮與抵觸情緒, 積極配合醫護人員工作。對于初查未通過患兒要重點護理, 分析未通過原因, 采取相應措施進行治療, 若復查仍未通過, 必須盡早給予治療, 防止病情發展。
本文結果顯示:觀察組新生患兒初次篩查、監護42 d、監護90 d時單耳及雙耳未通過率均顯著低于對照組, 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新生患兒初次篩選通過率、護理有效率均顯著高于對照組, 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新生患兒復篩率顯著低于對照組(P<0.05)。說明實施聽力篩查護理可有效提高新生兒聽力的初次篩查、監護42 d、監護90 d時單耳及雙耳未通過率, 減少復篩率, 護理效果較好。
綜上所述, 在新生兒監護病房內進行新生兒聽力篩查護理效果非常顯著, 值得臨床推廣。
[1]田華.新生兒監護病房新生兒聽力篩查護理體會.基層醫學論壇,2013,17(6):714-715.
[2]肖俊榮.新生兒聽力篩查的操作和護理.中國保健營養,2014,1(1):346.
10.14164/j.cnki.cn11-5581/r.2015.08.153
2015-01-07]
450000 河南省鄭州市婦幼保健院新生兒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