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栓紅
慢性支氣管炎患者行臨床護理路徑的應用解析
徐栓紅
目的分析慢性支氣管炎患者行臨床護理路徑的應用效果。方法90例慢性支氣管炎患者, 將其隨機分為觀察組與對照組, 各45例。觀察組給予臨床護理路徑實施護理, 對照組給予常規護理模式實施護理, 比較兩組護理效果。結果觀察組健康知識掌握程度評分高于對照組, 住院時間、住院費用均少于對照組, 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護理滿意度95.6%高于對照組的71.1%, 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慢性支氣管炎患者行臨床護理路徑的應用效果顯著, 值得在臨床上推廣。
慢性支氣管炎;臨床護理路徑;應用
慢性支氣管炎簡稱慢支, 臨床癥狀主要有呼吸困難、咳嗽等, 是由支氣管、氣管黏膜以及周圍組織發生非特異性炎性反應引起的。臨床護理路徑主要是根據患者具體病情為其制定針對性護理干預, 提高護理工作的預見性與整體性, 在臨床護理中具有重要應用價值[1]。本院為研究慢性支氣管炎患者行臨床護理路徑的應用效果, 選取收治的90例慢性支氣管炎患者為研究對象, 分別給予常規護理模式與臨床護理路徑實施護理, 相關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取本院收治的慢性支氣管炎患者90例,將其隨機分為觀察組與對照組, 各45例。觀察組男25例,女20例, 平均年齡(47.1±4.4)歲, 平均病程(8.3±4.7)年;對照組男26例, 女19例, 平均年齡(48.2±4.7)歲, 平均病程(8.5±4.1)年。兩組患者一般資料比較, 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對照組給予常規護理模式干預, 觀察組在常規護理模式基礎上應用臨床護理路徑, 具體內容包括:①成立臨床護理路徑小組。小組一般由主治醫師、科主任、護士長以及責任護士等人員組成。②臨床護理路徑具體內容:一般是以橫縱軸形式為慢支住院患者建立慢性支氣管炎日程計劃表, 縱軸主要內容為患者入院指導、檢查、診斷、用藥、治療以及護理等, 橫軸為時間。③臨床護理路徑內容實施。詳細記錄慢性支氣管炎患者入院時間及治療、護理內容。對入院1~2 d內患者進行護理評估, 給予一般護理, 教導患者正確咳嗽排痰技巧, 并給予全面的飲食指導、用藥指導、健康教育以及叮囑其戒煙、戒酒。對于住院3~4 d患者, 注意患者痰液色、質、量等情況變化, 觀察治療與護理效果、藥物作用以及發生的不良反應情況。對于住院5~7 d患者, 需詳細觀察患者病情變化, 給予針對性健康知識教育;注意患者痰液變化, 評價臨床治療效果。對于8~11 d住院患者, 需指導并幫助患者辦理出院手續, 并做好出院指導工作。叮囑患者盡量少到公共場合, 避免著涼感冒, 加強身體鍛煉, 按時服藥。在臨床護理路徑表中對已實施的項目畫“√”, 在未實施項目畫“×”, 避免護理工作出現遺漏現象。
1.3 觀察指標[2]詳細統計患者住院時間、住院費用等,對患者健康知識掌握程度進行評分。在患者出院前1 d, 采用醫院自制護理滿意度調查表對護理工作進行評價, 量表內容主要包括基礎護理、健康教育、護理質量、溝通交流以及服務態度等方面, 滿分為100分。得分≥80分, 為十分滿意;得分60~80分(且包含60分), 為基本滿意;得分<60分, 為不滿意。護理滿意度=(十分滿意+基本滿意)/總例數×100%。
1.4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17.0統計學軟件進行數據統計分析。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 (±s)表示, 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檢驗。P<0.05表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1 兩組患者健康知識掌握程度評分以及住院情況比較 觀察組健康知識掌握程度評分高于對照組, 住院時間、住院費用均少于對照組, 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2.2 兩組患者護理滿意度比較 觀察組護理滿意度高于對照組, 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1 兩組患者健康知識評分以及住院情況比較(±s)

表1 兩組患者健康知識評分以及住院情況比較(±s)
注:與對照組比較,aP<0.05
組別 例數 健康知識評分(分) 住院時間(d) 住院費用(元)觀察組 45 93.7±4.6a 7.1±2.0a 2210.8±302.1a對照組 45 78.5±6.4 10.2±2.5 3358.7±298.7

表2 兩組患者護理滿意度比較[n(%)]
慢性支氣管炎作為臨床常見的一種慢性呼吸系統疾病,是受多種因素(如炎性因子、免疫因子、肺部血管病變等)長期影響引發的, 主要臨床表現為反復咳嗽、咳痰, 部分患者伴有喘息癥狀, 多發于秋冬季節。病情一般呈進行性緩慢進展, 大部分患者伴有阻塞性肺氣腫, 甚至部分患者合并肺源性心臟病以及肺動脈高壓, 對患者身體健康威脅極大?,F階段該疾病主要是以對癥治療為主, 目的為緩解其臨床癥狀。由于該疾病遷延不愈, 患者需長期服藥控制, 導致身體免疫力下降, 治療依從性逐漸降低, 因此治療期間給予患者有效護理干預具有重要意義。臨床護理路徑是一種新型護理模式,體現了“以人為本”的新型護理理念, 根據患者不同病情,給予針對性護理方案, 提高護理工作的主動性、預見性、系統性[3]。同時患者也可明確護理目標, 積極主動參與到自身疾病治療與護理中, 提高治療與護理依從性。
觀察組健康知識掌握程度評分高于對照組, 住院時間、住院費用均少于對照組(P<0.05);觀察組護理滿意度為95.6%,對照組護理滿意度為71.1%, 觀察組護理滿意度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綜上所述, 臨床護理路徑在慢性支氣管炎患者中的應用效果顯著, 有效縮短了住院時間, 減輕了患者及其家屬的經濟負擔, 提高了患者健康知識掌握程度及護理滿意度, 值得在臨床上推廣。
[1]徐紅艷.臨床護理路徑在慢性支氣管炎患者中的應用.臨床合理用藥雜志,2013,6(9):103-104.
[2]李亞麗, 葛景雯, 何興峰. 臨床護理路徑在慢性支氣管炎患者中的應用研究. 吉林醫學,2013,34(30):6410-6410.
[3]胡冰, 王立輝.慢性支氣管炎的臨床護理體會.中國當代醫藥,2010,17(34):111-112.
10.14164/j.cnki.cn11-5581/r.2015.08.172
2014-12-01]
450000 鄭州市第三人民醫院呼吸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