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 菲 黃嫦娥
南京市建鄴醫院婦科,南京 210019
隨著社會的進步,人們對醫療服務的要求和法律知識不斷提高,患者的維權意識也在不斷增強[1]。近年來,各地醫患糾紛不斷發生,在婦科診療護理過程中因患者隱私泄露而引發的醫療糾紛逐年增多。由于婦科特殊的診療環境,在病史采集、檢查、治療和護理操作時,常會涉及患者生殖器官的暴露、既往史、婚育史等敏感問題,如未婚先孕、性傳播疾病、異常婚育史、不孕不育等,會引發大多數患者的情緒及心理變化[2]。在不適宜的環境下,很多患者在就診過程中,往往會隱瞞隱私問題,或者不配合治療,這些都會出現醫療護理安全隱患[3-4]。因此,婦科護理工作中保護患者的隱私是值得關注的問題。本文通過對100 例患者的隱私保護現狀和隱私泄露后反應進行調查,結合臨床工作中發生的患者隱私泄露引發的投訴糾紛事件進行分析總結,以探討相應的保護患者隱私的對策。
隨機抽取2014 年7~12 月我院婦科診治的門診及住院患者100 例,年齡18~52 歲,平均35 歲。學歷情況:初中及以下學歷者23 例,高中及中專學歷者42 例,大專及以上學歷者35 例;已婚73 例,未婚27例。納入標準:均可配合完成此次調查,未患有影響認知能力疾病。
采用調查問卷的方式,結合臨床工作中發生的患者隱私泄露引發的投訴糾紛事件,對調查結果進行分析總結。在患者門診就診結束或出院前1 d 進行調查,事先向患者做好解釋并取得患者本人同意。調查問卷內容包括年齡、學歷、婚姻狀況、對隱私認知狀況、隱私是否被泄露以及對隱私泄露的態度等。本研究共發放調查問卷100 份,共回收100 份,回收率為100%。
不同年齡、文化水平、婚史患者關于身體、診斷相關信息、病情是否為隱私認知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表1)。

表1 100 名患者隱私認知度的調查[n(%)]
最常見的隱私泄露途徑為詢問病史時泄露(占45.00%),其次為醫護溝通泄露(占28.00%),護理操作泄露(占22.00%),臨床診療泄露(占13.00%)。不同年齡、文化水平、婚史患者隱私泄露途徑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表2)。

表2 100 名患者隱私泄露途徑認知情況的調查[n(%)]
共發生隱私泄露事件52 例次,其中6 例產生了糾紛,11 例向院方或行政部門投訴,35 例采取忍耐處理。不同年齡、文化水平、婚史患者發生隱私泄露時反應(糾紛、投訴)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表3)。

表3 100 名患者隱私泄露后引起的反應的調查[n(%)]
目前,醫護人員對患者的隱私保護意識普遍不強,患者的自我監督意識也不強,醫護人員沒有意識到隱私泄露對患者的傷害。患者隱私泄露包含多種途徑,對患者隱私進行保護須從各個環節進行[5-6]。
本次調查顯示大多數患者對隱私的泄露途徑認知不一,出現隱私被泄露時,大部分患者還不知道該如何行使正確的維權措施。患者隱私泄露后表現出忍耐、屈從或害羞心理反應,有的對醫護人員的行為十分不滿[7]。35 歲以下及文化水平較高、未婚患者隱私認知意識較強;發生隱私泄漏時,35 歲以下、文化水平較高及已婚患者采取保護措施意識較強。3 種因素存在一定的關聯,與隱私意識及個人隱私權保護意識逐漸普及有關,年輕一代尤其是教師、公務員、專業技術人員對隱私的保護意識有了極大的提高。不同文化水平、年齡、婚史患者隱私泄露發生情況無顯著性差異,且隱私泄露率較高,可見醫護人員在護理工作中對患者隱私保護意識有待提高。
隱私泄露狀況不容樂觀的原因除醫護人員保護患者隱私意識不足之外,還與患者在診療護理過程中未能及時表達隱私保護的訴求、未能加強監督,對醫護人員督促不夠有關[8]。
①病史方面的隱私:性傳播疾病史、不孕不育癥史、性生活史、某些先天性生理缺陷如先天性無陰道等,這些均會對患者的夫妻生活、家庭穩定、社會交往以及名譽等帶來直接的影響,通常患者不愿被親友、家人等知曉。②身體部位的隱私:女性生殖系統往往是婦科疾病的部位,比如乳房、臀部、肛門、外陰等,患者不愿被他人看見,而婦科診療護理常會涉及這些身體隱私部位。③特殊的生活經歷:患者的個人生活中婚前曾與他人同居、未婚先孕、婚外性行為、有多個性伴侶等特殊的經歷,這些隱私患者通常不愿被他人知道[9]。④特殊的疾病:梅毒、尖銳濕疣、淋球菌陰道炎等性傳播疾病,未婚先孕,未婚異位妊娠,不孕等疾病。
①病房房間床位多,沒有安裝隔簾。②在檢查室給患者做婦科檢查時,有無關醫護人員進出。③診室患者及陪人較多,甚至有男性陪人,沒有“一人一診一室”的診療環境。④床頭牌上顯示疾病診斷。⑤病歷管理不善:病歷中有許多隱私信息,如產次、孕次、婚姻、性生活及病情診斷等,病歷保管不當,易被他人翻閱查看,而造成隱私泄露。⑥詢問病史、進行健康教育時,有其他人員在場。⑦患者在進行診療護理手術操作時有男性醫務人員在場,部分患者或其丈夫會很在意,產生不愉快心理甚至引發投訴、糾紛的發生。⑧在給患者隱私部位進行診療護理操作時,沒有提供保護隱私的環境,房門關閉不嚴、沒有使用屏風遮擋。⑨醫護人員由于工作習慣,對隱私保護意識淡薄,沒有意識到患者的隱私泄露。受傳統觀念的影響,在醫護人員面前沒有什么隱私,只要患者配合檢查治療就可以了,而忽略了患者的心理感受[10]。⑩部分醫務人員職業素質較低,隨便談論患者病情、隱私,如醫務人員在不適宜的場合談論病例的內容。
婦科是個特殊的環境,對患者的體檢、病史采集及各項操作和治療中會常常涉及患者的隱私,許多患者存在不同的心理變化和情緒反應,普遍存在羞澀、難為情、焦慮、緊張等心理。隱私泄露會給患者的心理造成一定的壓力和傷害,對患者的情緒造成負面影響,甚至會挫傷患者的自尊心,進而使患者感到人格遭到傷害及侵犯;同時影響患者的身體恢復情況及診療的配合程度。對于隱私保護需求強烈的患者可能會引發投訴、糾紛事件的發生[11]。基于患者在醫院就診過程中處于被動的接受地位,在婦科診療護理工作中,為了避免發生無意的侵權現象,護理人員需要從根本上提高對患者隱私的保護意識,采取人性化的護理措施,滿足患者的心理要求,減輕患者思想上的壓力,以利于患者主動積極地配合診療。
3.4.1 強化保護患者隱私的意識。《侵權責任法》明確規定“患者在診療過程中擁有保護自身隱私部位、病史、特殊經歷、身體缺陷及遭遇等隱私不受任何形式的外來侵犯的權利”。《醫務人員醫德規范及實施辦法》也明確規定“為患者保守醫密,不泄露患者的隱私和秘密”。應加強護士法制教育,平時多組織對《醫療事故處理條例》《中華人民共和國護士管理辦法》等相關內容的學習培訓,建立保護患者隱私的制度,使醫務人員增強維護患者隱私權的意識,規范醫務人員的言語和行為,使尊重患者隱私的意識自覺轉變為一種具體行動。
3.4.2 注意服務技巧,提高服務質量。要善于觀察患者,及時了解患者及家屬的心理狀態,對其精神壓力要耐心進行心理開導來緩解。詢問病史時應回避家屬及他人在場,以防隱私暴露引起家庭矛盾和社會問題。
3.4.3 注意診療護理過程中的隱私保護,需要暴露患者的隱私部位時,如導尿、灌腸、會陰沖洗等,應先與患者及家屬溝通,取得配合,并提供相對隱私的環境如關上房門或用屏風遮擋,讓他人回避等。
3.4.4 在臨床帶教活動中體現出對患隱私的保護。應先向患者解釋,說明臨床教學的重要性,讓患者認識到患者有支持醫院教學,發展醫學科學的義務,取得患者及家屬同意,才可進行操作。凡是對暴露患者隱私的操作及涉及患者隱私的病情講解,都應事先征得患者的同意[12]。
3.4.5 對于一些易引起隱私泄露、患者不愿公開的診斷,床頭卡上最好不寫診斷,這樣做既保護了患者的隱私,又減輕了患者思想上的壓力。
3.4.6 加強病歷的監管,禁止他人翻看病歷。
3.4.7 維護良好的就醫環境。患者在檢查室、手術室、診療室、住院病房等場所接受診療服務時,除直接從事診療護理工作的醫務人員外,其他人員(包括與診治無關的醫務人員)禁止進入[13-14]。
3.4.8 目前大多數麻醉醫生是男性,婦科手術麻醉、門診無痛人流手術需要麻醉師在現場,應盡量安排女性麻醉師進行麻醉,如安排男性麻醉師進行,應事先告知患者及家屬,征得理解與支持。
尊重患者的人格尊嚴和保護患者隱私是婦科臨床護理工作不可或缺的環節,也是醫護人員應遵循的法定義務。婦科護理人員應自覺增強自身的法律意識和保護患者隱私的意識,將保護患者隱私變成一種習慣、責任和實施護理行為的基本準則[15]。應本著以人為本的原則,設身處地為患者著想,自覺尊重患者隱私,以減少患者就醫時的尷尬,使患者保持健康的心理和積極樂觀的情緒,積極配合治療,有利于建立和諧的醫患關系,減少醫療糾紛的發生,樹立醫院良好的服務形象[16]。
[1]吳英.婦科體檢人群隱私保護護理對策[J].解放軍醫院管理雜志,2012,19(10):952-954.
[2]張曉紅,趙愛平,余俊娟,等.婦產科住院患者隱私保護需求的調查研究[J].解放軍護理雜志,2008,25(9B):16-18.
[3]張萍.婦科護理過程中患者隱私保護的探討[J].中國醫藥指南,2013,11(35):242-243.
[4]伍麗艷,朱琳.淺談婦科護理中患者隱私權的保護[J]中國醫藥指南,2010,8(15):304.
[5]蔣進,賴莉.護理工作中患者隱私保護的現狀調查與分析[J].護理研究,2014,28(2):666-669.
[6]龔月香.婦科患者隱私保護的現狀[J].醫學信息,2011,24(8):4201-4202.
[7]張蔚卿,蔡群喜,李雪芳.對婦科護理工作中患者隱私保護的調查[J].護理研究,2006,11(20):2865-2866.
[8]余俊娟,趙愛平,袁曉玲.婦產科患者隱私保護意識與情感反應調查分析[J].上海護理,2009,9(2):5-7.
[9]夏小云.論如何保護婦科護理中患者隱私權[J].中國實用醫藥,2014,9(18):266-267.
[10]趙衡文.醫療活動中患者隱私保護的現狀及改進措施[J].湖南醫科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9,32(4):54-56.
[11]屈燕.淺談婦科護理中患者隱私權的保護[J].健康必讀,2013,12(10):98-99.
[12]郭銀花,毛淑芬.教學醫院中婦科患者的隱私保護[J].護理研究,2005,12(19):2722-2723.
[13]陳耐珍.婦科護理中患者隱私保護情況的調查分析[J].中國實用護理雜志,2011,27(25):58-59.
[14]謝利,周俊英,羅敏.婦科患者在手術室期間的隱私保護[J].護理學雜志,2011,26(14):65-66.
[15]劉海召.淺談婦科護理中患者隱私權的保護[J].大家健康,2013,7(12):126-127.
[16]李小紅,許湛珠,阮華娟.人文關懷在婦科體檢護理中的臨床效果[J].現代診斷與治療,2014,25(7):1675-16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