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大城市道路交通發展研究報告——之一
作 者:公安部道路交通安全研究中心
出版單位:中國建筑工業出版社
出版時間:2015年7月
以36個大城市(4個直轄市、27個省會城市、5個計劃單列市)的相關數據和典型案例為分析對象,從社會經濟與城市交通、車輛、機動車駕駛人、城市道路交通運行、道路交通事故、城市交通宣傳教育等6個方面進行指標數據對比分析,對大城市交通運行發展態勢進行探討,針對性地開展城市道路交通運行信息深度挖掘,分析城市道路交通運行的規律與特點。提出城市道路交通發展指數概念,采取聚類分析的方法將36個大城市分為3類,并說明其發展特點、所處階段,最后針對性地分步提出相關意見與建議。

規劃博弈:從四座偉大城市理解城市規劃
作 者:[美]亞歷山大·加文(Alexander Garvin)
譯 者:曹海軍等
出版單位:北京時代華文書局
出版時間:2015年3月
本書以清晰、準確和引人入勝的文字揭示了有效的城市規劃是不受時間限制的,書中有來自大師奧斯曼、伯納姆、摩斯、培根和他們城市的經驗。書中提出的洞見,是來自于應對真實城市的經驗,并由歷史資料支持,對于那些希望取得卓越成就的社區,是明智而不可或缺的路線圖。在寫作現代城市方面,沒人比亞歷山大·加文更博識、更深刻、更有想象力,單是書中的彩色插圖就值得拿出寶貴的時間與這本書獨處。

可持續設計:生態、建筑和規劃
作 者:[美]丹尼爾·威廉姆斯
譯 者:孫曉暉 李德新
出版單位:華中科技大學出版社
出版時間:2015年3月
本書全面概述了可持續設計原則和實踐的多重尺度,并配有實例加以分析說明。使用生態模型、生態設計等術語說明建筑和規劃方法是以對環境、生物和自然過程的理解為基礎。在這種模型中,某一建筑及其場地被視為更大環境背景的有益組成部分。建筑及其場地不再耗費資源、產生負面影響、污染空氣和水源,反而可以通過設計恢復土地價值、增加植被,并且凈化空氣和水源。本書的獨特貢獻在于總結了生態設計的原則,提出行動清單和實用方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