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菇生產的各個環節都可能遭受雜菌的污染,從而造成病害,危害平菇子實體,影響平菇的產量和品質,使袋裝成品率降低或失敗,給平菇生產帶來很大的影響。
一、木霉
木霉包括綠色木霉、康氏木霉和其他木霉,常見的為綠色木霉。木霉的危害范圍很廣,發展傳播很快,致病力很強,不但與平菇爭奪營養,還分泌毒素,抑制和殺死平菇菌絲體,是危害最嚴重的雜菌。培養料被綠色木霉感染后,初期產生白色菌絲體,后漸變綠色至深綠色,菌絲致密呈棉團狀,生長速度很快,4~5天便出現綠色粉狀孢子,隨之迅速擴大,特別在高溫高濕條件下,幾天就能將培養料覆蓋。
防治措施:菇房要徹底消毒,并加強通風換氣,空氣濕度控制在85%以下,并注意周圍環境衛生。點、片發生要及時控制,撒施石灰或噴施3%~5%的石灰水,也可噴施1%的多菌靈農藥。栽培袋內局部發生感染時,可配制5%的福爾馬林液或1∶500倍的多菌靈溶液,用醫用注射器局部注射殺滅。
二、根霉
根霉,俗稱“長毛菌”,是最常見的污染雜菌。培養液被根霉感染后,菌絲初期為白色,菌絲蓬松發達,后變灰白色至黑色,生長速度快,被污染的料面呈針頭大小的小黑點狀。
防治措施:培養料要新鮮干燥;挖除局部感染的根霉菌或用多菌靈、代森鋅等藥劑殺滅。
三、青霉
青霉也是平菇栽培中常見的雜菌,主要危害平菇菌絲體。常見的有白色青霉、軟毛青霉、檸黃青霉。培養料唄青霉污染后,菌絲初期呈白色,形成圓形菌落,2~3天后菌落逐漸變為綠色或藍綠色,菌落擴展較慢且有局限性。
防治措施:培養料嚴格消毒;局部發生時挖除,并邊挖邊用5%~10%石灰水沖洗。
四、曲霉
曲霉種類較多,因種的不同有黑、黃、綠、菊黃、橘紅等顏色,大多數曲霉菌呈淡綠色,是平菇制種和栽培中常見的雜菌。培養料被感染后,曲霉便與平菇爭奪營養,影響平菇菌絲的生長發育。曲霉的某些種屬還產生毒素,如黃曲霉毒素,使人畜中毒。
防治措施:栽培過程中要避免使用霉變的原料,發現曲霉后要加強通風,減少噴水,以減輕危害,也可通過撒施石灰進行防治。
五、毛霉
毛霉也叫黑面包霉,在平菇生產中常和根霉一起進行污染,造成危害的一般是高大毛霉和總狀毛霉。培養料被毛霉污染后,初期長出灰白色粗壯稀疏的菌絲,很快生成黑色孢子囊。成熟后孢子囊破裂,散發孢子,該雜菌在空氣中漂浮傳播。
防治措施:發生后注意通風,并及時將污染部分揀出燒毀或埋于土中,以防孢子擴散,或用1%多菌靈噴霧。
六、鏈孢霉
鏈孢霉是高溫季節栽培各種食用菌威脅最大的一種雜菌。它生長繁殖較快,傳播范圍之廣為各種雜菌所不及,食用菌生產中一旦感染此菌,損失往往十分慘重。培養料感染鏈孢霉后,基質上將出現黑色或墨綠色、絨狀或粉狀的菌落,并且迅速擴展,使培養料變黑腐爛,正常菌絲生長受阻。
防治措施:對生產用種要嚴格檢查,如有污染跡象應及時焚毀;生產中一旦出現料袋污染,污染物要單獨存放一處,并用10%~20%漂白粉加適量的柴油對其噴霧,被感染的場地也要多次噴霧消毒,以減少鏈孢霉孢子的漂浮擴散。
(河南省鞏義市農業農村工作委員會 米永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