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提 要?演 考試作弊不僅是違紀行為,也是大學生道德修養缺失的重要表現。考試道德的建設是大學生道德建設的重要內容。因此,提出大學生考試作弊的應對措施就尤為重要。
?眼關鍵詞?演 大學生;考試道德;措施
?眼作者簡介?演 劉波嬌?穴1989—?雪,女,華東交通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思想政治教育專業碩士研究生,研究方向為新時期思想政治教育。(江西南昌 330013)
目前大學生考試作弊的現象越演越烈,使得考試功能大大散失。此行為嚴重破壞了公平競爭的社會原則,導致大學生對考試的作用產生懷疑。這就需要各高校對大學生考試作弊現象引起重視,積極采取有效的整治措施,提高人才培養的質量。
一、大學生考試作弊的原因
大學生作弊的原因有很多,它是許多因素變化的結果。這不僅包括大學生自身存在的主觀方面的原因,也包括社會大環境帶來的多種不良影響因素在內的客觀原因。
(一)主觀原因
1.學習目的不明確,存在厭學心理。部分大學生考試作弊的原因,就是缺乏人生奮斗的目標。表現在沒有明確的學習目的、對所選的專業不感興趣。他們抱著“混文憑”、“混學歷”的心態,不要求學到真才實用的知識,沉溺游戲和網上購物的不計其數,久而久之學生就產生一種厭學的心理。厭學心理的形成,就導致部分大學生課前不預習、上課不聽講、上課走神、甚至逃課現象的出現。到考試的時候,因為平時沒有認真學習,對知識的掌握不扎實,但又想不掛科甚至想考個好的成績,就會萌發作弊的想法。
2.作弊技術先進,存在僥幸心理?,F代信息技術的快速發展,給大學生考試作弊提供了更先進的手段,增加他們作弊的僥幸心理。以往的作弊手段比較單一,為偷看、傳小抄、交換卷子等方法,現在作弊手段越來越先進、越來越隱蔽、越來越難以發現。比如,有學生用攝影技術和疊影技術制作準考證,讓別人代考;通過改造傳統工具尺、橡皮、筆等。在作弊者的僥幸心理得到滿足后,就會有第二次、第三次作弊行為的發生,最后形成很難改變作弊行為,從而出現大學生作弊行為越來越泛濫。
3.道德觀念缺乏,存在急功近利思想意識。不管在哪個學習階段,考試都帶有很強的功力性。考試功利性的延續壓抑了作弊本身所承載的道德價值。因此,很多學生就認為考試成績只不過是一個憑借,進而對考試的態度發生畸變。另外,大學生對考試內容認識的變化,在一定程度上影響著對作弊行為的道德判斷,相當一批學生認為大學考試并不能夠真實地反映學生的能力水平。但在社會的競爭壓力下,想順利畢業,獲得好的工作就與考試成績存在密切關系。一方面認為考試的內容只不過是書上死記硬背的東西,作用不大;另一方面又需要好的成績,因此一些大學生就會選擇作弊的方式實現目的。
(二)客觀原因
1.社會環境的影響。在校的大學生正處于人生觀、價值觀趨于成熟的關鍵時期。所以,身處社會文化潮流中的他們很難分辨是非,容易受負面因素的影響。團體動力學家勒溫曾明確指出,團體是一個動力整體,其中任何一個部分的變化都必將引起另一部分的變化。?眼1?演處于團體的個體總是會受到來自團體壓力的影響,從而自己的行為和心態發生相應的改變。其中,從眾效應是一種常見的心理效應,即個人放棄自己的意見而采取與多數人相一致的行為。?眼2?演當大多數同學考試都作弊,并認為考試作弊沒有影響道德的修養時,作弊隊伍就會不斷擴大,形成巨大的力量。
2.學校違紀處理制度松懈??荚囎鞅资且环N違紀行為,一旦發現學校應嚴肅批評教育或紀律處分。一些學校和監考老師,對抓到的嚴重作弊的學生采取漠視的態度,不及時教育和嚴厲的處罰。當學生采取作弊行為沒有受到嚴厲的批評教育或紀律處分,不要為自己的違紀行為付出代價時,學生的作弊行為就會蔓延。學校對抓到的作弊學生應在第一時間予以公布批評,讓心存僥幸者在以后的考試中打消作弊心理。只有學校嚴格按照學校違紀處理制度,始終堅持對作弊行為的處罰,才有效控制學生作弊行為的發生。
二、大學生作弊的危害
各院校考試作弊的現象越來越泛濫,這不僅僅是當下社會不良風氣在校園的反映,也是大學生道德弱化的表現,給大學生造成了極大的危害。
(一)考試作弊易造成學生畸形心理,影響人才培養的質量。考試作弊現象的泛濫,會對一些學生思想品質的培養和性格的形成產生副作用。考試作弊成功的學生,因為其虛榮心得到了滿足,就會染上投機取巧、急功近利的惡習,久而久之對事情的認識存在不良心理。而不作弊的學生,看到作弊的學生取得不錯的考試成績就會有一種嫉妒心理,一些意志力不強的學生在下次考試中就會采取作弊的方式。這就會嚴重扭曲學生對考試的認識和態度,最終極大影響了高校培養大學生的質量,對社會的發展帶來很大的消極影響。
(二)考試作弊違背公平競爭原則。競爭是有規則的,參與競爭就要遵守競爭的規則。目前來看,考試仍然是學校檢驗學生知識獲得情況的主要方式,考試成績是衡量學習質量和成果的重要標準,則考試的公平公正就尤為重要。要想獲得好的成績就需要自身將更多的精力和心思放在學習上,努力積累知識。然而,一些大學生在考試中采取作弊的行為就違背了公平競爭的原則,使得努力學習的學生成績不能得到公平的對待。這種行為不僅破壞了考試公平競爭的原則,而且散失了考試的正真意義和作用,影響了學校教育教學的目的。
(三)考試作弊,弱化考生的道德水平??荚囎鞅椎牟徽\信行為,弱化了考生的道德水平。誠實守信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是衡量一個人綜合素質的標準之一。而大學生考試作弊的行為就與最基本的標準相違背,如果不及時采取有效的措施阻止這種行為,最終學生就會散失誠信的道德品質。一旦他們形成對道德漠視的心理,就會在各方面影響他們的行為。最后,當他們踏入社會,對待各種事情都會表現出一種道德缺失的行為,比如不正當競爭行為、欺騙他人行為等。這就極大影響了大學生道德品質的培養和完善。
三、應對大學生考試作弊的對策
可以說,大學生作弊行為的發生是道德缺失的表現。因此,高校應加強大學生道德教育,提高他們培養高尚道德情操的意識,從而控制大學生作弊行為的發生。
(一)健全大學生評價體系,提供公平公正的評價環境。大學生考試作弊的動機就是要取得好成績,希望自己在各方面都有好的表現。有些學校在評選優秀學生和獎學金時,學生的考試成績是評定的重要依據,甚至把考試成績作為入黨的申請指標??荚嚦煽冎苯佑绊懼髮W生的切身利益,有些大學生就會為了自身的利益而鋌而走險,選擇一種冒險的方式達到自己的目標。所以,健全大學生評價體系非常必要。在公平公正的環境下,大學生對考試就會有一個正確的態度,面對競爭有良好的心態。這樣不僅有利于提高學生積極性,而且學習氛圍也會更加濃厚。學校完善大學生評價體系,在重視理論學習成績的同時,要加強對理論學習后實際效果的評定。
(二)重視誠信教育,重塑正確的人生觀。自古以來,我國就有誠實守信的美德,在當前,誠實守信也是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重要特征。因此,作為當代大學生群體,更需要加強道德培養,吸收并消化優秀的傳統文化,自覺將誠實守信的品德用到學習、生活的各個方面,做到杜絕欺騙、作弊行為的發生;做到營造和保持良好的學習環境和考試氛圍,成為一個有道德修養的學生。針對大學生考試作弊行為,學校應從誠信教育入手,引導大學生培養誠實守信的良好品德,建立積極樂觀的生活態度和熱愛學習的良好心態,從而讓他們認真對待每一次的考試,樹立強烈的自信心。
(三)加強思想政治教育,樹立正確社會主義榮辱觀。在嚴峻的誠信缺失和就業壓力下,大學生很容易受社會不良風氣的渲染。這就驅使他們過分重視考試成績而采取作弊的方式來達到目標。如果不對考試作弊行為采取嚴格控制,必將對青年一代的成長造成極大的危害。因此,學校應采取靈活多樣的形式、內容豐富的思想道德教育,引導學生培養高尚的道德情操、重塑他們的道德自律能力及樹立正確的誠信觀??荚囎鞅滓彩切睦硎Ш獾谋憩F,根據當代大學生的心理特點,有效設計反映時代特征的教育內容。
總之,考試道德的培養需要采取許多辦法和措施。教育界對大學生作弊行為的考察與研究,不應該脫離學生作弊時的心態認識,舍去基本的道德承載,單純地以成本收益的方式來解決問題,這并非最根本的解決之道。同時,對大學生作弊行為的干預,也要把教師的積極引導與學校體制的變革聯系起來?眼3?演。只要我們采取了科學的方法,堅持不懈的努力,大學生就一定能養成良好的考試道德情操。
?眼參考文獻?演
?眼1?演葉浩生等.西方心理學的歷史與體系?眼M?演.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8.?眼2?演盧愿清,張春妮.“坦然”作弊:大學生作弊的道德心理研究?眼J?演.黑龍江高教研究,2008,?穴1?雪.?眼3?演徐增勇.從大學生考試作弊現象透析高校學風建設?眼J?演.黑龍江高教研究,2004,?穴7?雪.
?眼責任編輯:程文燕?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