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正宇
摘要:隨著我國經濟快速發展,各行各業的經濟形式發生了巨大的變化,物流行業作為新經濟時代的又一經營模式,正在蓬勃興起,成為當今社會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本文通過對物流會計的概念及目標進行詳細研究,分析我國物流會計核算存在的問題及物流成本核算的重要作用,并對物流會計核算予以創新,為物流企業核算工作提出有益的參考與借鑒,從而促進我國物流企業健康、有序地發展。
關鍵詞:物流會計 核算模式 創新
當前,現代物流行業已經成為我國經濟發展的重點產業,它不同于其他領域,其業務范圍廣寬,經營的業務內容也相對復雜,物流可以提高企業績效、降低企業成本,同時,也可以激發企業的活力,但是,由于當前物流企業還沒有形成一套比較完整的物流成本核算體系,使物流企業的核算系統缺乏管理,整體效益不佳,因此,物流行業會計核算,在企業運行過程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一、物流會計的概念及目標
(一)物流會計的概念
物流會計是根據物流行業的會計工作內容、工作流程,對行業會計工作進行必要的設計,主要包括:基本物流會計工作與特殊會計處理事項。基本會計處工作是對物流會計要素、會計科目及核算方式、日常業務處理,基期建賬、制作會計憑證、賬簿記錄與編制報表等工作;特殊會計處理事項是指對會計賬簿的錯誤記錄進行更正、企業財務報表分析及財產清查等內容。
(二)物流會計目標
會計的主要目標是使企業管理者、投資者與經營者,對企業資源的運用情況綜合評價,保證企業以最小的成本,得到最大的經濟效益,即:使企業經濟效益最大化。追求經濟效益兼顧社會效益,實現企業效益與社會效益相統一。
物流會計具體目標反映出會計核算管理預期達到的目標,是物流會計本質的體現,即對信息需求者提供物流決策的有用信息,即:物流會計內容、信息提供對象以及如何提供這些信息。
二、物流會計核算存在的問題
(一)物流會計不能全面的進行會計核算
物流企業是第三方提供的多環節、多群體服務過程,因此,其成本確定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復雜性。目前,我國物流會計核算比較簡單,它是以物流的買賣進行核算,確認的經營成本主要是燃油、過路費及相關的人工費用,缺乏明確的、專業性的核算規則及管理制度,使成本核算過程缺乏客觀性及可信性。許多企業只是以運輸費用及相應的儲存費用作為專項成本,同時將流通過程中的相關費用與管理費用、運行費用混合在一起核算,不進行單獨成本核算,使物流行業的成本核算過于混亂,影響財務數據準確度,提供數據及信息不具有決策性。
(二)收入核算方面存在的問題
許多物流企業為了調節當期稅款,利用提前或推遲收入的入賬時間,來調節當期納稅基礎,達到控制應繳稅款的目的。由于物流行業以貨物運輸為主要經營項目,許多小型物流企業鑒于企業自身經營范圍有限,運輸服務很少存在跨年度的情況,因此,常與托運方簽訂一次性運輸合同,利用分散客戶不開發票的機會,減少核算企業營業收入,達到少繳稅款的目的;而具備經營規模的物流企業,會將眼光放在為周邊大型企業提供長期運輸服務,來穩固市場份額,他們之間會建立定期運輸合同,這種合作期限通常跨年度,在進行核算時,需要以勞務收入所屬期進行劃分,即以完成時確認收入,如果勞務完成時間發生在不同會計期間,在可以可靠估計完成進度的情況下,利用完工百分比進行收入確認,但是,實際操作過程中,企業會利用稅法與會計制度的確認差異,如:確認時間不同、確認條件不同、確認原則不相同等控制收入的確認。
(三)物流企業收入與成本分配不規范
現階段,我國還沒有專門的物流企業會計核算方法,該行業核算的主要依據是企業會計制度及新會計準則,由于物流企業多元化發展,作為第三方的物流企業體現出多方合作、多環節經營服務全過程,企業的主要收入與成本分配具有復雜性,如:物流自開票納稅人企業,在進行年度審查時發現,由于受價格及路線等因素的綜合作用,不同的物流企業納稅人的收入和油耗配比相差很大,很多企業存在收入與油耗真的不成正比的問題,導致物流企業收入與成本分配不規范。
(四)企業稅收負擔過重使稅收政策不規范
營業稅改增值稅這一稅制改革的實施,使我國物流企業從原有營業收入減去運營成本后凈收入的3%納稅,改為按營業收入的11%進行繳稅。營改增后實際應該減少企業的稅收負擔,但是實際對于物流企業來說,取得的進項稅很少(只有維修費用、油費及相應的外發運費等這些項目的稅收可以拿到增值稅發票,予以抵扣),這些稅費十分有限;大企業的收入得不到有效的抵扣憑證,而物流企業的開支較大,人員工資及相關的路橋費不能予以抵扣(少部分企業可以抵扣),因此,物流企業稅率從3%提升到11%時,增加了企業的稅收負擔,導致許多企業不愿意開具增值稅發票,這種物流行業內部的稅收執行不夠規范,其中有一部分實際支出不能開具正規發票,稅改后物流企業由于抵扣稅額不足,使其實際稅負未降反升。
三、完善物流會計核算及創新
信息技術時代的到來,使網絡技術不斷興起,促進了我國經濟蓬勃發展,同時,也帶動了物流企業的良好管理,受到經營者的高度關注。新形勢下,物流行業的會計核算也有了新的要求,原有的核算方式已經不能滿足新形勢的需要,物流會計的創新勢在必行。
(一)完善與創新物流企業業務核算內容
從前企業只重視本身產品的成本核算,而對于企業行產過程中的人力、物力、費用等內容沒有嚴格的核算,并且企業經營過程中存在的物流作業不進行成本核算。傳統企業的財務核算只是企業的產品核算,使現代物流行業的經營成本被隱藏起來,物流企業經營成本不夠集中,分攤在人工費用中,沒有標準的物流成本核算內容,如:當前物流企業只對成本費用進行核算,并沒有對相應的倉儲費、運輸費用、人力資源及相應的固定資產及其折舊費用進行明確列示,因此,傳統物流成本核算不能真正反映物流企業的真實經營成本,使企業的財務信息嚴重失真,信息使用者不能通過企業的財務數據了解物流企業成本的組成,并使企業管理者對其進行有效控制,從一定程度上影響了企業的正確決策。
(二)會計核算方法創新
高效的會計核算方法是物流企業進行有效會計核算的重要前提,物流企業根據自身的發展特征,確定符合自身要求的核算方法。當前我國物流企業是雙軌制,這與我國經濟發展相適應,也代表一種傳統的核算模式,在這種核算模式下,物流企業的核算成本較低,其對于企業人員素質要求比較高,因此,企業必須提高員工自身的管理,完善報表系統,收集更加豐富的物流行業信息,利用計算機網絡技術對核算全程監控并及時反饋,這對于許多物流企業來說具有一定的挑戰。因此,物流企業需要進行全方位提升,積極借鑒國外的核算模式,加快物流企業核算方法創新。
(三)核算手段及內容創新——作業成本核算
物流企業利用作業成本代替產品成本核算,所謂作業成本核算是以作業為單位來計算企業的成本并歸納到產品成本中去,較傳統成本核算方法有明顯的不同,作業成本核算可以將制造費用、成本更加準確地核算,它可以將倉庫、運費及企業員工的裝卸、車輛等費用全部記入到成本中,避免成本核算不準確,給企業管理帶來困難。隨著時代的發展,生產經營活動越來越復雜,傳統的核算方式已經無法控制物流企業的費用,使服務水平下降,因此,物流企業必須進行會計核算手段及內容創新,才能與新時代經濟相適應。
四、總結
我國物流行業還處于起步階段,是一個獨特的業務領域,其經濟業務復雜,與傳統行業有較大的差異。現階段,我國經濟信息技術高速發展,同時物流行業對商業環境的影響也在不斷加大,交通運輸、倉儲貨物運輸都取得了長足發展。目前,我國物流業務發展不成熟,其會計核算體系也沒有確立,因此,需要從物流會計的核算對象、核算目標及本質進行深入的探討,為物流會計核算系統的建立,提出一些想法與建議,使我國物流行業快速發展,為各行各業提供更方便、更快捷、更廉價的服務,使其成為社會經濟發展的必然推動力。
參考文獻:
[1]馮耕中等.企業物流成本計算與評價[M].北京:機械工業出版社,2007(3).
[2]邵瑞慶.關于物流企業物流成本核算方法的探討[J].交通財會,2006(6).
[3]劉國武,賈銀芳.關于物流成本會計核算基本框架構想[J].財會通訊,2004(4).
(作者單位:上海海博股份有限公司)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