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近年來中央對三農問題尤為關注,相繼頒布了許多加強農村財務管理工作、嚴格農村會計的標準,旨在維護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及促進農村經濟的可持續發展。但是在建設新農村的工作當中,農村財務管理中的一些制度性問題日益顯現出來,成為制約農村發展的瓶頸。本文針對現今農村面臨的新形勢,深入調查,分析農村集體財務管理中存在的問題、對農村財務進行規范管理的重要性,最后提出加強農村集體財務管理的幾項措施。
【關鍵詞】農村 ?集體財務 ?經濟發展
一、引言
伴隨著農村經濟的迅速發展,村級組織的相關工作成為了農村發展的關鍵內容,其中農村集體財務是否得到有效、合理的管理將關系到農民的切身利益和農村經濟的長遠發展。盡管近年來國家的政策支持和農民自身的努力,鄉村各個方面的建設都取得了很大的成就,然而在實際發展過程中受到各種因素的制約和影響,使村級事務并未達到理想的狀態。其中農村集體財務的管理不到位,在很大程度上挫傷了廣大農民的生產積極性,阻礙了農村經濟的前進步伐。因此,要想使農村經濟保持在健康、正常的軌道上運行,需要積極探討農村集體財務管理的制度,規范村級組織成員的行為。
二、農村集體財務管理中存在的主要問題
(一)會計基礎工作不規范
由于多數農村會計缺乏高學歷的專業教育和相關素質培訓,業務能力素質較低,使得村級財務工作難以順利進行,審核、結算等職能尚未真正發揮出來。其中較為嚴重的問題表現在:第一,村里的財、物沒有設置專門人員進行管理,缺乏嚴格的接收、使用程序和規范,使得大量財力資源流失;第二,相關財務支票等紙質憑證辦理不合格、不規范,缺少法律保護;第三,會計做賬按照個人經驗或者上級意愿,未按村級財務相關規定進行登記。
(二)資產管理秩序混亂
在許多農村組織里,會計、出納多為同一人,甚至村支書和會計、出納為一人擔任,出現錢財和賬目同歸一個人管理,這樣就造成了權力的混亂,缺少了監督和約束,滋生挪用公款、貪污浪費等現象。
(三)財務公開工作不到位
在一些地方,財務工作并不透明、公開,在賬目收支內容方面缺少明細和具體,年度結算和預算計劃不切實際,在某些村級重大項目方面的支出未及時公布在村級事務公開欄中。
(四)財務監管力度不夠
上級部門對于村里存在的財務管理工作中的違法亂紀行為,并未深入調查實情,依法追究其法律責任,維護人民的切身利益。由于法律意識淡薄,責任意識不強,使得村里的資產被違法亂用,嚴重損害了農民的利益。
三、對農村集體財務進行規范、制度化管理的重要性
主要體現在農村集體財務對農村經濟方面的重要影響:
(一)能夠使村組織擁有的資金得到合理應用,最大限度地發揮資金的效用
村組織擁有的全部資產能否得到規范、合理的使用,直接關系到整個村農民的利益,關系到村子的經濟發展。無論是將資金用于投入農業基礎設施建設、農業資源開發利用,還是發展旅游業、服務業,或者提高勞動力的素質等,都是對資金的最合理配置,都將激發本村的內在潛能,實現經濟的快速發展。
(二)能夠有效地控制調節資金的流動方向
農村集體財務管理掌控的是村里的全部資金,數量很大,資金的流動方向是否處于正確的軌道上、資金流動的速度是否適宜、規模是否適度等都影響著經濟效益的總體提升。若村里自己的鄉鎮企業,當企業運行出現資金問題時,村級財務管理可以分析形勢和現實,及時調撥資金進行支援,幫助鄉鎮企業安全渡過難關。
(三)實行有計劃的資金預算管理
無論是預算還是決算都在財務管理中占據著相當重要的地位,提前做好資金預算計劃,在進行發展之前就對整年的經濟運轉做了整體布局,根據每個項目分配的資金進行合理發展;同時留出部分應急儲備資金,防患于未然。這樣有目的、有計劃的年度收支計劃為一年的生產運營做出了詳細、具體的規劃,也給廣大農民帶了生產的積極性和主動性。
四、加強對農村集體財務進行管理的重大舉措
(一)提高農村會計隊伍整體素質,為農村集體財務規范管理提供保障
各村應抓好會計隊伍的建設工作,在選撥和任用上提高會計人員的標準和要求,選取學歷高、業務素質高、道德水平高人的來充實會計隊伍力量,努力打造一支素質高、水平高、層次高的會計隊伍,為農村集體財務管理奠定基礎。同時應加強對會計的培訓,提高會計人員的業務能力,更重要的是通過會議精神傳播職業理念,幫助會計人員提高自身的責任感,秉持誠實敬業、清廉公正的態度為人民服務,只有一心為人民的公仆才能從根本杜絕貪污腐敗,解決財務管理工作中的各項問題。
(二)嚴格農村集體財務管理程序,建立健全各項村級財務管理相關制度體系
進行財務管理時,一定要嚴格遵循《村集體經濟組織會計制度》的相關規定進行,進一步完善資金管理、預算決算、重大項目審批等流程和制度規范,使會計的審核、結算工作有了制度上的約束。同時,設置專門人員進行賬簿管理,定期清理、核對賬目和實物、資產是否吻合,票據憑證和具體支出等實際狀況是否一致,做到專人管理、專人負責,才能使整體財務管理有條不紊、秩序良好。
(三)加大對財務管理違法亂紀行為的監管和打擊力度
上級主管部門一定要嚴格按照相關法律條文規定對那些在財務管理中濫用職權進行違法犯罪的人員及其行為進行懲治,追究其法律責任,不能官官相護,任其胡作非為。只有法律的真正貫徹落實,真正做到依法管財,才能保障財務的合理使用,保障人民的利益,真正為農村的經濟發展保駕護航。
(四)實現村級集體財務全公開、透明,保障農民的知情權
農民擁有對村級事務的知情權,為了確保人民當家作主的地位,對于村級財務管理工作更是如此,須嚴格依照《村集體經濟組織財務公開暫行規定》和國家相關政策,把村級財務的具體明細、重大項目的支出、資金的使用和來源情況、年度預算決算等及時公布在村務公開欄里,同時登記在村網站上,為村民獲取信息提供方便。
五、結語
在現今我國努力構建和諧社會和進行新農村建設的大背景中,做好農村集體財務的管理工作尤為關鍵,它的高效、規范運轉將大大地促進整個農村的經濟效益的提升,將推動我國民主政治建設更上一層樓。因此需要提高會計隊伍的素質,健全財務管理制度,公開村級財務,嚴厲打擊財務管理中的違法行為,促進農村經濟的有序發展。
參考文獻
[1]陳賢千.淺談農村集體“三資”管理工作中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現代物業·現代經濟.2013(12).
[2]李志勇.規范農村財務管理,服務農村經濟發展[J].農村財務.河北省農村經濟學校.2006年第9期.
[3]鞠雯.淺談鄉鎮財務管理與經濟效益[J].財經界.2013(6).
[4]劉暢.完善農村集體財務管,促進農村經濟發展[J].農民致富之友.2013(9).
[5]徐巧紅.規范農村集體資產管理,促進農村經濟發展[J].致富時代.
作者簡介:趙英品(1982-),男,云南會澤人,云南省會澤縣大井鎮社會保障服務中心,經濟師,大學本科,研究方向:農業經濟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