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近年來,我國快遞行業隨著互聯網和電子商務的發展而成長起來,其發展勢頭迅猛,綜合國際市場來看,快遞行業已經成為市場經濟必不可少的一部分,也給人們帶來很多好處,然而,我國快遞業在發展中仍然出現了一系列問題。本文分析了我國快遞存在的主要問題,并提出了合理有限效的解決對策,從而使我國快遞行業得到快速健康的發展。
關鍵詞:快遞;發展;競爭;對策
中國加入世界貿易組織以后,市場服務滲透到更多的領域,電子商務的發展,更加加速了快遞行業的發展壯大。每年大量的快遞收取量更使得快遞如雨后春筍般出現。然而,這其中也出現了很多問題,其中包括企業自身的,也包括外部環境帶來的,作為服務行業,如果出現問題,不能讓消費者滿意,那么這個行業就不會得到良性的發展。因此該如何讓快遞產業立足市場,如何得到消費者的支持和認可成為了我國快遞行業急需解決的關鍵問題。
一、我國快遞業的發展
1.發展歷程
中國快遞業起步于20世紀80年代,在1980年和1984年我國的郵政先后在國際和國內開辦了特快專遞的業務,為中國大陸的快遞業務開創了先河,同時,由于改革開放所取得的巨大成就,使得中國市場被國外的各大快遞公司看好,洋基通運、聯邦快遞、歐西愛司、聯合包裹等一些國際的快遞公司陸續和中國的企業聯合成立合作合資公司或者是建立起代理關系,這些大型的國際快遞公司的介入,使中國大陸快遞市場變得生機勃勃,借助這些大型國際快遞公司的龐大的網絡系統、先進良好的服務功能和諸多成功的經驗,不僅為廣大的中國客戶和國外客戶帶來了便捷的服務,也使這些國際公司及其國內的合作伙伴們獲得了很大的益處和啟迪。
2.發展速度
作為服務業的重要組成部分,快遞業最突出特點就是:經濟的附加價值高,就業吸收能力強、產業服務的范圍廣,在增拓就業市場、改進人民的生活質量、促進市場經濟發展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21世紀以來,在快遞行業的不斷努力下,我國快遞業的環境趨于完善,得到了迅速發展,服務的質量也逐步得到認可,快遞業的發展使得我國的經濟和社會的發展步伐進一步加快加強。據報道,2013年我國的郵政業全行業業務量達到2680億元,同比增長了32%;業務收入達到2530億元,同比增長了28%。其中,快遞業務量達到92億件,同比增長了60%,日處理量最高時突破了6500萬件;快遞業務收入達到1430億元,同比增長了36%。快遞業務量達到了55.9%,業務收入年均增長率達到了35.5%,這些數據表明我國的快遞業正逐步逼近快遞第一大國——美國。
根據過去幾年的數據,我們可以發現,2011年到2013年之間,快遞行業的業務量的年度增速都在55%到60%之間。據有關專家預計,2014年的快遞業務量約為128億件,增速為40%,與前三年相比會有明顯的回落。對此,相關人士稱隨著快遞業務量高速增長,基數也在快速變大,這就是可能影響到增速的原因之一。
3.快遞業與電子商務
電子商務的出現帶動了物流業的發展,而在物流中所占比重比較大的快遞業也隨之高速發展,因此快遞與電子商務在新經濟時代互相發展又相互制約。2013年5月份,遼寧省服務業委員會與公安廳、科技廳、財政廳、工商局和國土廳等九個部門聯合下發了有關電子商務于快遞服務健康發展的相關文件,鼓勵快遞業與電子商務聯合健康發展,調整快遞業和電子商務的不足,改善其管理模式,創新技術,健康發展。文件表示,省內物流園區的規劃將考慮到快遞服務園區的建設,享受一般性服務業發展的相關政策,為滿足快遞產業的發展中對土地的需求,決定將出讓省市的部分土地以支持。對于用于快遞服務的車輛,經相關部門批準會制作專用的標識,當這些車輛在服務時受到交通的限制時,公安部門可以在當地道路及法規允許的條件下核發通行證,提高快遞服務的效率。同時文件還表示支持快遞業依法擴大省會的用工渠道。
4.快遞業的市場競爭
目前我國快遞市場上規模較大的快遞企業主要有順豐速運、圓通快遞、申通快遞、韻達快遞、中通速遞、EMS中國郵政、宅急送、天天快遞等,根據最近的新聞得知,1號店將與轉型的零售巨頭美特好合作建立德群快遞,相信隨著電子商務的不斷發展,這種零售商與電商合作的方式會逐步走上主流市場,這也勢必會帶動新興快遞企業的發展。這么多的快遞企業的存在,可見快遞發展速度的迅猛,同時我們也可以看出快遞市場競爭的慘烈。
二、我國快遞業發展中存在的問題
1.缺乏行業標準制度,監管不夠完善
近年來,快遞行業亂象叢生,不斷出現各種各樣不負責任而導致的過錯。比如,2013年山東發生的“奪命快遞”事件,居民在收到網購的鞋子之后,出現了身體不適的癥狀,后經搶救無效死亡,而死亡的原因是化學品中毒,這次事件的發生給快遞行業敲了一個警鐘,使百姓對快遞行業的服務產生質疑。另外,在很多地勢比較偏遠的農村,存在快遞公司多收費的現象,不但貨物自提,還要收取“自提費”,而這部分由農村站點自行收取的費用,其實在我們網購時上交的郵費里就已經包含了。導致這些問題的發生的最根本的原因就是快遞行業缺乏標準制度、監管不夠完善。
2.快遞企業人員素質不一,缺少培訓
其實,快遞行業一直存在一種現象就是暴力分揀,網民們購買的東西損壞的現象經常發生,雖然,這種暴力分揀的現象多次被媒體報道,但是在沒有監督的情況下,這種現象依然存在。另外快遞行業的入職門檻低,也導致了快遞服務質量存在一定程度的限制。而且快遞員是一個不穩定的職業,其流動性很大,且他們中的大多數業務素質較低,作為消費者來說,他們多與快遞業務員打交道,很多人根本不知道快遞公司的具體地址。究其原因,最主要的還是快遞企業缺少對員工的培訓。缺少培訓的時間、培訓的相關部門和相關的制度規范。
3.服務態度較差
隨著市場競爭的激烈,社會發展的高速,導致人心變得浮躁,即使是服務行業的人員也是如此,導致目前大多數使用過快遞服務的人們對快遞業服務人員的態度進行批評。最近媒體接二連三的報道快遞員的日常工作,我們可以從中看到他們的壓力,他們必須要完成公司分配的任務,有時因為信息不對稱找不到收獲人的地址而耽誤工作,在遇到諸如這些麻煩的事情的時候,他們就會變得態度惡劣。有的甚至會和快件收取人在電話中進行辱罵,而不是直接去溝通和解決問題。
4.消費者在維權方面存在很大困難
近年來雖然在隨著快遞行業的發展中出現的各種問題而采取了一定的措施和相應的政策,但是消費者在維權方面仍然存在一定的困難。
長期以來,快遞行業一個最突出的不成文規定就是不可以當場驗貨,而作為快遞公司來說,它的職責就是保障貨物的安全運送,如果不讓當場驗貨,那么我們就有理由懷疑快遞公司是在逃避責任。對于消費者來說這種逃避責任的行為怎么能使他們放心?而且貨物損壞、調包、丟失的現象確實經常發生,而這些情況發生的時候消費者該怎樣維護自己的權益?對于很多消費者來說面對這種情況,大多是在網上與貨主聯系要求索賠,如果得不到滿意的答復,消費者很有可能主動放棄繼續維權,因為如果繼續維權會既浪費時間又浪費金錢。所以目前網絡消費者的購買趨勢是只買便宜物品不敢買貴重物品。這樣一來也導致了電子商務中貴重物品的銷售水平降低。另外,在快遞行業中還有一項不合適的規定就是自行規定索賠期限,超過這個時限,就意味著消費者自動放棄索賠。而在“快遞不快”的情況發生時,消費者還沒進行認真的核對,就可能因為時間的原因被放棄索賠。其實這種規定本身就是在侵犯消費者的權益。
三、快遞行業發展解決對策
隨著經濟的發展,快遞必將越來越成為不可缺少的服務種類,然而快遞行業存在的諸多問題,會限制其發展,因此解決快遞行業存在的問題迫在眉睫。那么我們該如何解決呢?
1.政府提供相關的政策支持
政府首先應該做的是注重改革快遞市場,進一步重視快遞市場的總體規劃,形成一種既能激勵快遞行業進步又能約束快遞行業不規范現象發生的政策,積極參與并引導快遞行業中各個企業建立現代化的市場制度和企業制度。其次,政府要鼓勵相關部門建立良好的道路交通運輸體系,良好的交通運輸體系是快遞行業提供優質服務的前提,政府必須重視這一點。政府還應該鼓勵快遞行業要擴大服務范圍,樹立良好的品牌服務形象提升服務價值,推進快遞行業與其供應鏈上的其他企業相互融合,促進所有產業共同發展。另外,政府要加強市場的管理,使快遞行業公平競爭,實現所有快遞企業攜手共進的氛圍,保護消費者的權益,嚴懲沒有誠信的快遞企業,使快遞企業與消費者之間形成良好的誠信關系。
2.企業自身不斷完善,積極應對行業間的挑戰
對于快遞企業來說,政府給予的支持只是外部環境上的改善,要想真正在競爭中尋找立足之地就要不斷完善自身,改善企業的內部。比如,調整企業的內部結構,使企業內部各部門之間分工合作又要互相交流;使企業內部既要有競爭又要有合作,促使企業各部門共同發展。引進先進的管理系統,提高企業運營效率,建立完備的信息系統,及時了解供應鏈上各個上下游企業的供需狀況,另外企業應該建立完善的信息反饋系統,引導消費者積極反饋,全方位的了解企業各個環節的運營情況。
3.對員工進行良好的入職培訓,提高服務質量
面對近年來各種對快遞業服務質量差而出現的大量批評現象,快遞公司應該積極的去考慮如何用人。企業中不論是領導還是各個部門的員工,都代表著他們企業的形象,對于服務行業來說,企業形象對于企業的成敗至關重要。如果企業希望得到更多消費者的光顧就應該從自身的形象做起,認真對每一位公司的員工進行崗位培訓。提升員工的職業素養和自身素質。提升入職門檻,在這個人才競爭日常激烈的社會,如果達不到企業要求的標準,就應該堅決放棄入選資格。而且企業應該對所有部門的員工制定完備的規章制度,運用先進且適用的評估指標體系來標準公司內每一位員工。
四、我國快遞業的發展趨勢
1.產業規模繼續增大,發展速度會在提高。
就目前的市場情況來說,快遞業的發展是隨著網上購物而發展壯大的,隨著電子商務在在市場中的迅速發展,快遞行業也必會帶來發展的一次次高峰。據統計,截止到2014年5月我國網民的數量超過6億,而網上購物的人數已經達到3億人,網上商家數量也已經超過了8300萬家。市場經濟的不斷發展,導致人們在消費觀念上發生了轉變,同時,隨著信息化的發展,新時代的網民會逐漸接受網上購物的這種新的形式,電子商務迅速發展的同時也給快遞業的發展帶來契機,這樣就會加劇快遞產業規模的擴展,提高發展速度。
2.行業集中程度會有所提高
雖然《新郵政》法中對快遞企業的注冊資金做了明確規定,但是根據相關部門的統計,2014年我國登記備案的快遞企業仍然超過了8000家。這些企業的規模仍然有大有小,而且很多小企業存在不負責任違規操作的現象。就在2014年的第一個季度,我國的快遞行業就產生了兩大并購案例,兩個案例的總交易額達到5000萬美元,超出了過去六年3700萬美元的平均水平。
然而,對于我國數目繁多的快遞企業來說,這僅僅是邁向高度集中的一小步。相比于美國,美國的快遞市場大體被三家快遞行業的巨頭所壟斷,其中UPS占整個美國快遞市場份額的51%,聯邦快遞占市場份額的31%,另外還有13%的市場份額被美國郵政所占有。從某種意義上來說,像美國這樣發達國家高度集中的快遞市場環境,也是我國快遞行業發展的必然趨勢。
3.企業會轉變其競爭方式
目前,對于我國大部分企業來說,競爭即是打價格戰,然而,價格一降低企業所獲的利潤就會減少,因此,企業為了增加利潤就會在其他方面降低成本,比如人員培訓方面,服務質量方面等。這種價格戰的方式雖然可以獲得一定暫時性的利潤增長,但是卻為整個行業帶來了一系列的惡性循環。這種惡性循環現象的發生說明企業缺少核心競爭力。
隨著快遞行業集中程度的提高,我國一定會出現一批資金雄厚,信息程度高,管理先進的大規模快遞企業,占有大部分市場份額,單純的價格戰競爭就毫無意義,導致競爭方式從打價格戰到綜合實力的競爭,那時,整個快遞行業才會發展到較高的水平。
從這幾年快遞行業的發展來看,民營快遞企業的發展可謂迅速,它們相比較國營快遞企業有很大的靈活性,會在將來綜合能力的競爭中脫穎而出,會占有大部分市場份額,將會成為我過快遞企業的領跑者。
4.政府監管會更加完善
到目前為止,我國的快遞行業的發展也已經有幾十年的歷史,是占市場份額很大一部分的產業,然而,政府卻沒有專門出臺快遞法來規范和要求快遞行業,雖然在《郵政法》里能看到關于快遞方面的條例,但對于規范整個快遞行業來說扔顯得不夠完善。
隨著快遞行業更快的發展,所占市場份額的再次增加,相信不久就會出臺完備的快遞法來規范快遞行業中出現的各種問題。
5.培養出一批專業的物流人才
21世紀需要的是人才,作為發展迅速的快遞行業,也不可能不需要人才。就目前形式看來,快遞行業缺乏人才也是制約其高水平發展的重要因素之一。近年來,我國很多高校陸續開設物流管理課程,來增加物流行業人才的注入。然而,由于物流專業培訓的起步較晚,我國的物流培訓尚處于較低的水平。而一些發達國家的物流培訓機構已達到很高的水平。我國也應該借鑒和學習這些國家先進的培訓方式和教學理念,為我國所用。相信在幾年內就會培養出一批綜合素質高,專業能力強的物流人才。
五、結束語
隨著電子商務逐步被人們認可并使用的同時,快遞業市場的發展也會更加迅速。我國的快遞企業在調整自身業務、克服自身缺陷的同時,我國政府也應該制定相關的法律政策來扶持快遞業,提高快遞行業在市場上的競爭能力,學習和汲取其他國家先進的經驗,制訂更加完備的法律和政策,培育專業能力強,綜合素質好的物流人才,促使我國快遞行業業健康快速的發展。
參考文獻:
[1]顧晨.中國快遞行業的現狀與未來[J].中國商貿,2010(14):136—137.
[2]文英姐.電子商務時代快遞行業飛速發展[J].大眾商務,2009(107):139.
[3]郭淑芳.中國快遞產業的競爭力研究[D].上海師范大學,2009:21,24 -25.
作者簡介:于廣生(1992- ),男,遼寧省凌源市,大學本科,物流管理專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