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淑榮
摘 要:本文從我區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中存在的問題出發,從培育發展后勁、爭創綠色發展、創新機制體制三個方面進行了論述。
關鍵詞:國民經濟;社會發展;問題;建議一、豐南區在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中存在的問題
1.資源環境約束加劇,轉型升級存在壓力;企業自主創新能力和新興產業的支撐作用還不強;
2.城鄉一體化步伐有待進一步加快,中心城區輻射帶動作用尚未充分發揮,鎮域經濟發展還不平衡,富民強村的產業基礎仍較薄弱;
3.經濟穩中回升的基礎尚不穩固,資源要素日益趨緊,實體經濟面臨困難,發展活力有待加強。
二、解決矛盾和問題的建議
1.培育發展后勁
(1)助推實體經濟,激活發展動力。強化重點企業對接聯系制度,實行“一企一策”保姆式服務,在土地供應、融資需求、項目審批、技術改造等方面進行分類扶持。加快推進銀企合作和擔保服務,使更多信貸資金投向實體經濟。積極培育商標產品,努力實現省市商標、名牌總數新突破,提升自主品牌影響力,搶占市場份額。幫助企業制定發展規劃,推動一批基礎較好、潛力較大、具有行業代表性的企業突出主業、延伸產業鏈,走“專精特新”發展道路,使其在市場上形成獨特競爭力。
(2)注重項目帶動,做強發展實力。充分整合資源,從規劃中挖掘項目,從產業鏈尋找項目。加強與國家級行業協會高層、高端科研機構、產業高端團隊的對接,鞏固全國500強和民營500強企業聯系,深度挖潛、梯度開發,立足產業鏈和生產性服務業,重點引進和儲備科技含量高、資源消耗低、符合環保要求、競爭優勢突出的大項目。建設扶植一批重點項目。強化重點項目領辦掛鉤制度,集中力量抓好重點項目建設,圍繞項目方案確定、主體落實要求等進行系統梳理,區、鎮聯動及時協調解決項目推進問題,形成經濟新增長點。組織實施一批技改項目。扶持中小企業開展技術改造,加快流程再造,淘汰落后產能,提高工業自動化水平和勞動生產率,擴大產業競爭優勢。
(3)加大自主創新,提升發展活力。豐南經濟以工業為主,工業中又以鋼鐵、陶瓷等傳統產業為主導,在高科技企業全力發展的同時,一大批傳統企業也加快了自主創新的步伐。以科技項目為支撐,實施了“科技打造引擎、創新促進發展”的戰略舉措,逐步構建了高新技術產業化、傳統產業高新化、優勢農業工業化的現代產業新格局。我區對傳統產業通過移植新技術、引進新產品,嫁接新工藝,幫助企業增強技術創新能力和產品自主開發能力,促進產業融合,催生高端產業,使一批傳統產業上檔升級為高新技術產業。
2.爭創綠色發展
(1)實現農業產業化。豐南區圍繞“農業更強、農村更美、農民更富”的目標,以項目拉動、以龍頭帶動,大力發展鏈型農業經濟,創新農業產業化經營。在項目上,圍繞建設面向京津唐、輻射東三省的菜籃子、米袋子的目標,全力發展設施蔬菜、畜禽養殖、苗木花卉等特色主導產業,打造企業聚集、產業集群、管理集成的現代化農業園區。在龍頭上,圍繞農業特色主導產業,大力培育貿工農一體化、輻射帶動作用強的產業化龍頭,促進農業產業化經營上規模、上檔次。積極鼓勵施爾得肉制品有限公司、白龍面粉有限公司、三商食品有限公司、豐美食品有限公司開展二次創業,并在資金、技術、稅收等方面給予支持。在科技上,按照“一產業一品牌、一產業一名優”的理念,主推同種(類)產品同一商標,共享同一品牌,保證品牌資源利益最大化,打造國內、省內知名品牌,形成特色鮮明、知名度高的地域商標。
(2)實現環境優美化。扎實推進“美麗豐南、美在惠豐湖”生態文明建設計劃和“生態文明建設工程”,大力實施綠色工程提檔升級、農村環境連片整治、環境綜合管理等項目建設。大力開展大氣污染防治,對環境矛盾突出的地區加強三級環保監管,動態掌握環境狀況,努力減少霧霾天氣。抓好村莊綠化、河道綠化,大力營造生態濕地和配套林帶,增加綠化面積,進一步提高林木覆蓋率。
(3)實現城市現代化。按照科學完備、分布有序、輻射帶動的要求,高起點進行規劃編制,強化一批重點項目、重要節點設計,高標準打造景觀地標。新城區突出形態布局,加快“再城市化”進程。開發區強化龍頭作用,不斷完善新興板塊與建成區功能形態,推進豐南新城做框架、出形態、展亮點,爭創綠色城區示范區。度假區注重“速度+總量”、“保護+利用”、“質量+效益”,實現城鎮共建共享,打造兼具城鎮功能的大景區、大公園,建成國際化、高品位、生態型“度假新天堂”。
3.創新機制體制
(1)統籌城鄉一體。建立區鎮村三級投入為主,涉農和鄉村建設資金傾斜,市場適度引入的資金投入機制,使村莊環境整治提標升級。嚴控增量、盤活存量、提升質量,優化新一輪城鎮化空間開發格局。優化公共配套服務,加強農貿市場布點和升級改造,建立城鄉義務教育均衡發展、公共衛生和基本醫療服務共享機制。我區以服務體系和平臺建設為抓手,積極推進農村土地流轉,提升土地資源優化配置,促進農業結構合理調整。目前已累計實現土地流轉面積14.85萬畝,其中規模流轉面積11.29萬畝,新增規模流轉合同簽訂率達到100%。
(2)推進金融創新。為壯大豐南創投和村鎮銀行實力,引進各類銀行、非銀行金融機構和金融中介服務機構,鼓勵商業銀行引入保險、社保等機構資金,擴展融資渠道、資金來源和融資規模,加大對企業培育力度。我區以資金專業合作社為平臺,以調劑農戶資金余缺、開展互助合作的方式,支持現代農業發展、農民微型創業。2014年已建成農村資金專業合作社10家已正式營業。
(3)提升管理效能。健全城市管理體系,完善城市規劃建設管理協調機制,促進重心下移、水平提升。加快“數字城管”機構和平臺建設,實現城區內全覆蓋。扎實推進審批機制創新,深化三級便民服務網絡建設。探索建立區鎮村三級社會管理信息平臺,全面推廣“村民聯系卡”、“出租屋房產超市”,做好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