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生物支付以其唯一性和不可替代性,將逐步替代傳統的金融支付工具(存折、銀行卡等),引領未來支付結算模式。集安全、可靠、方便于一身的生物識別支付系統發展將會降低支付的成本,具有廣闊的市場和發展前景。
【關鍵詞】生物支付 ?靜脈識別 ?指紋識別 ?人臉識別
一、引言
基于生物個體獨特的特征的支付模式就是“生物支付”,它原理就是將人體固有的生理器官和行為特征作為客戶身份信息,再與其銀行賬戶進行關聯,支付交易時通過識別其生物特征信息來完成。生物識別技術所具有的唯一性和穩定性,作為打擊欺詐和身份盜竊理想方法,將替代隨身攜帶的智能卡或者復雜的密碼,極大的提高支付的安全性和可靠性。目前,據Unisys (www.Unisys.com)網站調查統計,全球范圍接近70%的消費者的支持使用生物特征識別技術支付。
二、生物支付的概況
生物識別技術本質上是一種模式識別技術,即通過提取個體的生物特征數據(如指紋、人臉、虹膜、筆跡、聲音、步態等),與采集數據庫中的數據進行匹配,進而鑒定個體身份的。隨著生物識別技術的成熟,生物支付模式孕育而生,目前在支付領域應用最廣的,當屬靜脈識別技術和指紋識別技術。
(一)靜脈識別
靜脈識別是通過手掌內的靜脈分布圖像來對身份信息進行識別,該技術克服了指紋識別速度慢,手指有污漬或者脫皮使得無法識別等缺點,是一種提高了識別效率比較高的活體識別技術。手指靜脈技術具有多項重要特點,使它在高度安全性和使用便捷性上遠勝于其它生物識別技術。2014年,國外一家公司開發了一臺內置生物特征的信用卡終端PulseWallet,它可以通過內置的紅外照相機拍攝用戶靜脈,然后與用戶的信用卡進行綁定。完成配對后,用戶便可以直接使用手掌掃描完成支付。目前,國外一些國家已經將基于靜脈支付技術的“手掌衛士”等機具安裝到取款機、門禁系統、收銀臺等設備上,有效提高了對客戶身份識別的準確性。
(二)指紋識別
到1998年,指紋識別產品占銷售總額的生物識別技術的78%。每個人的指紋的紋路圖案、斷點和交叉點上各不相同,呈現獨一無二,即使同卵雙胞胎的指紋也有所不同。每個指紋都有5到7個特征信息,至少可以產生4900個獨立可測量的特征信息,這足以說明指紋識別是一個更加可靠的身份鑒別方式。另外,手指樣品大小約1KB,只有觸摸到指紋設備了即可提供訪問認證(通常小于1秒)。如今,“指紋支付”已經付諸于實踐。例如在提供指紋支付服務的交易中,消費者只需通過終端上掃描手指來確認其身份信息,并從其關聯的賬戶中自動轉賬支付消費款項,從而實現無需銀行卡和現金,只用手指即完成整個消費過程。日前,阿里巴巴宣布,支付寶錢包和三星公司一起推出指紋支付服務,使用三星手機和支付寶錢包的用戶在進行網絡購物消費時,只要用手指在指紋傳感器上輕輕一按,就能實現在線支付。
(三)人臉識別
人臉識別是基于人的臉部特征信息進行身份信息識別技術。通過用攝像頭采集人臉的圖像信息,對檢測到的人臉進行臉部模式識別,通常也叫做面部識別。面部識別的主要好處是,它是無干擾,非接觸的,提供連續的認證,并且由大多數用戶所接受。樣本大?。ɡ?,5個人臉樣本)的范圍可以從1KB-2KB。芬蘭創業公司最新推出一種基于人臉識別的支付平臺,用戶只需面對POS機屏幕刷一次臉,5秒鐘之內就可以完成整個支付。它以其唯一性和穩定性,正逐步取代存折、銀行卡等傳統支付工具,成為未來支付結算的主媒。
據Enterprise Networks and Servers雜志報告,全球66%消費者的青睞生物支付,因為作為打擊欺詐和身份盜竊理想方法。生物支付技術興起于互聯網時代,主要的生物支付包括靜脈支付、人臉支付、指紋支付、虹膜支付、聲紋支付等。2014年,國際生物識別集團(IBG)撰寫的一份《生物識別市場與產業報告2009~2014》報告,該報告統計了全球各種生物特征識別技術的市場份額,其中,指紋識別所占市場份額最大,為66.7%;其次是人臉識別占到11.4%;新興識別技術如虹膜識別、語音識別、靜脈識別和掌形識別分別各占市場份額的8.0%、3.0%、2.4%和1.8%。
三、生物支付模式
所有的生物支付流程具體如圖1所示,其中可分為兩大流程即客戶注冊和消費支付。
流程說明:
(一)客戶
客戶通過識別終端中錄入銀行注冊中存儲的身份識別碼,便可輕松完成支付,消費金額在關聯的銀行卡賬戶中扣除。
(二)商戶
客戶支付的模式同原來的銀聯支付平臺一樣,區別在于客戶不是使用銀行卡交易,而是身份識別碼來完成消費交易。
(三)身份識別服務器(第三方)
負責對身份識別碼進行解碼、比對和匹配,并將認證結果反饋給銀行,銀行對客戶信息進行相應的交易操作。
(四)銀行
對客戶身份信息進行注冊,通過采集器錄入身份識別碼,并與銀行卡號碼建立關聯后存入到身份識別服務器中的數據庫中;作為收單行進行資金和手續費的核算,向客戶提供交易確定消息。
圖1 生物支付流程
四、生物支付模式特點
基于生物識別的支付模式的極大優勢在于安全性和便利性。就安全性而言,生物特征信息呈現獨一無二特點,有利于打擊現今比較猖獗的銀行卡欺詐行為,有效的提高了金融支付的安全性。就便利性而言,生物識別是一種“活體識別”技術,客戶購物消費時無需攜帶大量的信用卡和身份證,個人身份信息(銀行賬戶、個人保險和醫療記錄等)都關聯到自己的DNA信息里。消費者只需簡單地掃描一下個人的身體信息,就可以完成支付。相比于傳統支付方式,生物支付不僅減少了消費者的等待時間,而且提升了購買體驗。
目前,全球各個國家的政府、企業和消費者都積極關注生物支付技術的發展進程,但是與信用卡支付和手機支付相比,由于生物支付技術的還顯稚嫩,但是,它有廣闊的發展前景,或許有一天,去銀行取款將無需帶卡,也不需輸入賬戶密碼,只要客戶的一個眼神、刷手掌即可,生物識別技術終將改變傳統的金融支付模式。
五、結束語
總的來說,生物支付的廣泛應用,將迅速提高人們金融支付的安全系數,不斷鞏固人際間互信的基礎。這些身體獨一無二的特征密碼,最終會引發金融支付模式顛覆式的變革,成為未來支付方式的主媒,真正虛擬“裸付”時代即要來臨。
作者簡介:吳祥鳳(1982-),女,苗族,湖南張家界人,任職于中國人民銀行邵陽市中心支行,助理經濟師,研究方向:支付結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