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中國-東盟自由貿易區從建設啟動以來,雙邊合作不斷深化,為廣西保險業發展提供了廣闊的市場空間。基于此,本文概述了CAFTA發展歷程,深入分析了CAFTA對廣西保險業發展的影響,提出了廣西保險業國際化發展策略,即建立和完善國際化人才的培養機制;鼓勵創新,努力提升行業影響力;促進廣西保險機構行業間及對外交流;加強宣傳力度,打造廣西保險企業的國際品牌。
【關鍵詞】CAFTA ?廣西保險業 ?國際化
一、CAFTA發展歷程簡述
CAFTA即中國-東盟自由貿易區。1991年中國和東盟進行了第一次對話,標志中國開始成為東盟的重要磋商伙伴。1996年中國正式成為東盟的“全面對話伙伴國”。2001年在文萊舉行的中國-東盟第五次領導人會議上,朱镕基總理創造性地提出了中國-東盟自貿區將在十年內建成的構思。2002年11月中國和東盟十個成員國在柬埔寨簽署了《中國-東盟全面合作框架協議》,標志著CAFTA建立工作正式啟動。2003年10月溫家寶總理出席了《東南亞友好合作條約》簽字儀式,使雙方經貿合作關系進一步深化,同年10月中泰兩國根據《框架協議》率先實現了對180種農產品實行零關稅貿易,中國-東盟自由貿易區建設邁出了歷史性一步。2004年在老撾萬象簽署了《貨物貿易協議》,2007年在菲律賓簽署了《服務貿易協議》,2009年8月15日,在泰國簽署了中國-東盟自貿區《投資協議》,該協議的簽署標志著雙方完成了自貿區協議的總體框架部署。中國-東盟自貿區于2010年1月1日全面啟動,自貿區建成后,中國和東盟各國貿易量占到世界貿易總量的13%,成為一個涵蓋19億人口、11個國家巨大經濟體,是目前世界上覆蓋人口最多的自貿區。
二、CAFTA對廣西保險業發展的影響分析
廣西壯族自治區處于我國西南、華南和東盟三大經濟圈結合處,國內具有廣闊的內陸腹地,國外面向東南亞,是我國與東盟國家交流的前沿陣地。CAFTA的建立給廣西發展帶來了前所未有的歷史機遇,也將對廣西保險業產生巨大影響。
(一)CAFTA對廣西保險業的宏觀影響
1.加速廣西保險國際化進程,提高國際影響力。CAFTA的建立為廣西創造了更加良好投資和貿易環境,也增加了資金融通的需求。保險業作為金融業重要組成部分,CAFTA勢必會使廣西保險業得到更大發展。從目前看,在CAFTA框架下,廣西保險國際化主要方式有四種:第一,投資東盟各國保險市場;第二, 保險資金投資東盟各國資本市場;第三,開放廣西保險市場;第四,深化東盟各國保險公司合作交流。
2.促進廣西保險機構的創新發展,提升行業影響力。我國保險業自改革開放以來,一直保持著快速發展的步伐,但由于我國保險業基礎差、起步晚,因而目前還存在著一系列亟待解決的問題,比如保險險種較少,不能滿足市場需求;過度粗放型經營策略;理賠難和銷售人員誤導;保險創新力度較小,專業能力強的高素質人才較為稀缺等。CAFTA的建立為廣西保險機構提供了廣闊市場,而廣西保險機構要想在東盟各國中順利開展業務,就必須提升服務,努力開發新保險險種,增強競爭力。
3.提高廣西保險業服務與監管水平,更好地服務經濟社會發展。CAFTA自全面建成以來,雙邊投資合作快速發展,這為廣西和東盟各國保險監管交流合作奠定了良好基礎。特別是近10幾年,新加坡、馬來西亞和泰國等東盟較發達國家的保險業規模得到了快速發展,在監管方面形成了自身特點和模式,積累了豐富實踐經驗。通過加強與東盟各國保險監管機構合作交流,相互學習借鑒,提高保險監管水平,促進廣西保險業健康發展,更好地服務廣西經濟社會發展。
(二)CAFTA對廣西保險業的微觀影響
隨著CAFTA全面建成,廣西與東盟各國經貿合作不斷擴大,為廣西保險業發展帶來了歷史性發展機遇,對加快廣西保險現代化經營有著重大影響。
1.促進廣西保險機構對外交流。從目前情況來看,廣西經濟為欠發達水平,各方面基礎條件還不夠成熟,保險市場存在著較大發展空間,廣西保險業水平既不能滿足廣西經濟發展不斷擴大的需求,也對廣西與東盟國家之間的保險合作交流產生了嚴重制約。廣西和東盟國家山水相連,交通便利,隨著CAFTA的建立,廣西保險業有了良好發展機遇。CAFTA的發展能有效促進廣西保險機構對外交流,特別是加強與東盟國家之間的保險合作交流。
2.區內外保險人才流動可能加劇。人才是保險公司獲得財富和保持競爭力的源泉,是開拓市場和實現利潤的基礎。隨著廣西與東盟國家合作交流加深,人才流動也逐漸頻繁起來。區內外保險人才流動加劇給廣西保險業帶來的既有挑戰也有機遇。因此,為構建廣西保險國際化的目標,我們應加快制定全方位的鼓勵政策,吸引區外高端保險人才為廣西保險國際化服務。
3.有效提升保險產品創新能力。CAFTA的建立促進了雙邊貿易合作發展,也帶來了前所未有的貿易風險,而中國與東盟各國日益頻繁的貿易交流加大了風險發生的概率。只要CAFTA內一個國家發生經濟危機或政治危機,必定會影響到與之經貿合作關系密切的國家。因此,保險對于CAFTA的順利推進有著重要作用。CAFTA的建立給廣西保險產品更新改造能力提高提供了契機,不斷推進保險服務水平和開發新險種,將保險業務范圍深入滲透到CAFTA各個領域。
4.促進保險資金流動、提高經營效益。中國對東盟國家平均關稅稅率從2010年之前的9.8%降到0.1%,而新加坡、印度尼西亞、泰國、文萊、菲律賓、馬來西亞等東盟六國對中國的平均關稅稅率從12.8%降到0.6%。關稅優惠使雙向投資有了大幅度提高,雙邊交流也日益頻繁,這為我國保險資金在東盟國家的投資奠定了堅實基礎。
廣西保險資金投資東盟基礎設施、自然資源、能源等領域,對提高投資收益率有著重大意義。隨著東盟國家投資環境改善,投資回報率有較大提高。CAFTA作為最大發展中國家之間的自貿區,將成為資本市場新希望。因此,CAFTA的發展有利于保險資金流動加快,提高保險公司經營效益。
三、CAFTA框架下廣西保險國際化發展策略
(一)建立和完善國際化人才的培養機制
人才是企業的立命之本,在當前廣西保險行業國際化人才匱乏的情況下,企業必須提前進行相關準備工作,切不可臨陣磨刀,以倉促之姿投入較高風險領域之中。首先,加強廣西與東盟國家保險科研方面的交流合作,積極推進保險公司高端人才的培養。其次,重視高端人才價值,在勞動報酬和公司治理權力方面應該給與更多激勵,努力創造人才積聚的基礎條件,優化人才結構。
(二)鼓勵創新,努力提升行業影響力
廣西保險行業應鼓勵發展農業、養老、責任、汽車和健康等專業保險公司,積極探索地區性信用保險公司。此外,可以引進東盟國家的保險公司在廣西設立分公司或合資公司。區內保險公司應加強與外資保險公司的交流合作,尤其在經營方式、險種設計和理賠方面。同時,由于廣西和東盟各國有著不同的經濟基礎和文化背景,廣西的保險機構應該把握CAFTA的新形勢,針對各國市場情況推出適合其需求的險種,比如在大型商業項目險、旅游險和貨運險方面不斷加大發展力度,為CAFTA順利發展提供全面的保險支撐。
(三)促進廣西保險機構行業間及對外交流
同歐美國家相比,我國保險技術相對落后,在國際競爭中往往處于下風。廣西的保險企業可以通過相互交流學習的方式,提高自身創新能力、經營管理方法及相關技術手段,以實現行業整體水平的提升。
廣西應該抓住歷史機遇,積極發揮中國與東盟各國經貿合作橋頭堡作用,加快保險機構和保險體制改革,努力壯大廣西保險實力和核心競爭力,建立和完善雙方在保險方面的交流合作機制,充分利用現存保險合作交流平臺,健全保險雙邊對話合作機制。逐步探討提升合作層次,共同合作開發適合雙方保險需求的險種。此外,也應對非官方的保險合作機制的建立進行積極引導,努力促進雙方保險機構和保險行業協會的溝通與交流。
(四)加強宣傳力度,打造廣西保險企業的國際品牌
目前,廣西保險企業在國際上知名度不高,但部分保險企業已經擁有雄厚實力,完全可以參與國際市場的競爭。廣西保監會應加強保險國際化宣傳力度,鼓勵區內保險企業走出去,積極參與國際市場的競爭。同時,廣西保險企業應積極參與各種國際會議及論壇等,在提升自我的同時,也可以達到宣傳效果,為公司國際化打下基礎,努力打造廣西保險企業的國際品牌。
基金項目:本文是廣西大學中國—東盟研究院2014年開放性課題《中國東盟自貿區框架下的廣西保險國際化問題研究》(課題編號:A201402)的部分研究成果。
參考文獻
[1]顏懷順.我國保險企業國際化的幾點現實思考[J].中國市場,2009(22):012.
[2]唐金成.中國—東盟保險發展比較與經驗借鑒[J].東南亞縱橫,2009(6).
[3]唐金成.現代保險學[M].中南大學出版社,2011.
[4]唐金成,王演藝.后金融危機時代中國再保險業競爭力研究[J].南方金融,2013,(5).
[5]唐金成.論后WTO時代中資保險公司的國際化經營策略[J].上海保險,2006,(4).
[6]周道許.持續穩步推進我國保險業的國際化進程[J].中國金融,2006(23):39-39.
作者簡介:曾斌(1988-),男,江西撫州人,廣西大學商學院2013級國民經濟學碩士,研究方向:保險與社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