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文英 孟周科
麟游縣——國家扶貧開發工作重點縣,也是六盤山區在內的11 個集中連片特殊困難區之一,是未來十年扶貧開發的主戰場。近三年來,麟游縣金融機構加大對扶貧重點項目以及基礎設施、中小企業、民生等行業和領域信貸資金投入;通過加強征信系統使用、金融知識下鄉宣傳和提高金融服務質量,幫助貧困群眾增加收入和提高自我發展能力,助推貧困地區又快又好發展,取得了良好的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
(一)信貸到戶增加脫貧底氣
截至2014年12月底,麟游縣農信社發放金融扶貧貸款10.56億元,占全縣四家銀行貸款市場份額的85.38%,其中涉農貸款7.50億元,占貸款總額的71%。通過貸款到戶、產業扶貧和移民搬遷,使1.2萬農村貧困人口實現了脫貧,全縣貧困發生率下降到29.8%以下。2013年農民人均收入7579元,增長13.2%,增幅高于城鎮居民1.6個百分點,受到當地政府和群眾的稱贊。
為解決山區農戶脫貧致富資金短缺的難題,麟游縣農信社組織小分隊發揚背包銀行的優良傳統,櫛風沐雨,披星戴月,深入全縣九成宮、酒房、招賢、崔木、兩亭、丈八和常豐等七個鎮、100個行政村、18158戶農民家庭上門服務,調查摸底了解農戶家庭經營狀況,建立經濟檔案17047戶,占農戶總數的93.8%,為15280戶農戶評定了信用等級并發放貸款證,其中,優秀3583戶,良好6879戶,較好4818戶。針對山區居住分散的現狀,麟游農信社簡化貸款手續,使持證農戶不用抵押、擔保,隨時可在其營業網點辦理授信額度以內的貸款。截至2014年9月底,累計發放小額信用貸款62086萬元,小額信用貸款余額19556萬元,較2012年增加了11070萬元。該聯社還對符合條件的農戶發放家樂卡4407張,授信31520萬元,家樂卡貸款余額達到15377萬元。
信貸到戶增加了山區農民的脫貧底氣。農戶立足山區特色資源稟賦,大力發展布爾羊、秦川牛、生豬、土雞等畜牧養殖業,開發核桃、經濟林、烤煙、蔬菜、大棚西瓜等種植業。種植烤煙20000畝,種植優質玉米157100畝,大棚西瓜150座,蔬菜1800畝,新增養羊90855只、牛52358頭、豬13837頭,有效改變了長期以來山區廣種薄收的傳統農業生產現狀,奠定了脫貧增收的基礎。
(二)產業扶貧強化造血機能
解決了信貸到戶的問題,該縣農信社又針對山區群眾養殖業分散、規模小、效益低的現狀,走訪養殖專業戶、合作社、家庭農場等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尋求紓解之策。經過實際調查,把產業扶貧作為重點,堅持“一鎮一策,一村一法”的扶持方略,對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實行“辦貸優先、規模傾斜、利率優惠、期限延長”的信貸傾斜政策,單戶授信額度100萬元,加大“輸血”的力度和“造血”功能,促使山區傳統的零散種養殖業向規模化轉變。
近年來,該聯社采取創業促就業貸款、聯保貸款、扶貧開發貸款等方式向農業產業園區、種養殖業大戶、家庭農場和農民專業合作社發放產業扶貧貸款6270萬元,發放農村創業貸款13500萬元,支持了梨家溝秦川牛育肥小區建設,通過養殖小區的示范帶動,該縣秦川牛飼養量達到9.5萬頭,存欄6.4萬頭,新增布爾羊1.6萬只,豬飼養量3.1萬頭。在信用聯社鼎力支持下,該縣已發展農業產業園區11個,種養殖業大戶753戶、家庭農場和農業專業合作社52個。近年來,山區群眾一家一戶高成本低效益的零散種養殖業在向規模化、效益化發展。
該聯社還向市級農業化龍頭企業寶雞博盛食品有限公司投放貸款資金300萬元,支持“公司+基地+農戶”的產業化模式,帶動縣域3鎮30多個村,5000多戶種植甜玉米20000多畝,增加農戶收入1950多萬元,戶均收入3900多元,為縣域經濟發展提供了有效支撐。
崔木鎮洪泉村村民閆軍輝,承包九成宮鎮永安村地方創辦養雞場,縣聯社適時發放創業促就業貸款15萬元,支持其增添設施,擴大規模,目前總資產已達90萬元,雞存欄10000只,吸納6人就業,年收入18萬元,被評為市級創業明星。
(三)移民搬遷改善居住環境
麟游地處大山深處,國家集中連片扶貧開發戰略實施以來,對生存環境惡劣、交通不便、主導產業發展滯后,難以依靠自身力量脫貧的貧困群眾,按照“政府引導,群眾自愿,統一規劃,分戶自建”的原則,打破村域、鎮域界限,實施扶貧移民搬遷,使貧困人口向公路沿線、中心鎮村、農村社區搬遷聚集。
該縣信用聯社及時跟進政府啟動實施的整村移民搬遷扶貧工程,累計發放扶貧貼息貸款36700萬元,幫助木龍盤村、永豐村、豐和寺等23各村1650戶村民扶貧搬遷建房82505間12.37萬平方米,建成木龍盤村整體移民示范點、常豐移民搬遷示范點、永安移民搬遷示范點及酒房鎮的三個“移民搬遷十里長街”等移民搬遷點。
作者簡介:伊文英(1985-),女,山東菏澤人,中國人民銀行鳳翔縣支行,初級工程師,研究方向:經濟金融;孟周科(1955-),男,陜西寶雞人,中國人民銀行鳳翔縣支行,政工師,研究方向:經濟金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