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兆湖
河北省懷來縣官廳鎮中心校
小學科學課中自主探究快樂學習
程兆湖
河北省懷來縣官廳鎮中心校
當今,科學技術發展很是迅猛,沒有哪個國家不重視科學教育的。在科學教育的改革中,各個國家都陸續制定了符合自身國情的科學課程標準。在科學課教育學習中,自主探究都被作為核心學習方式。這種觀念適合小學生年齡階段的思維方式以及學習方式,保護了小學生對探究周圍事物的好奇的天性。
小學生;科學課;自主探究;教育
科學技術的發展,在生活、文化、經濟和社會等方面產生了巨大的改變,由此,科學教育也得到相當的重視。在中國,自從教育改革以來,科學教育也隨之迎來翻天覆地的變化,更多地參考了發達國家的教育,與之看齊,看重自主探究教育。以前的只是以傳授知識為教育目的的教育體系已經不適合當今社會的潮流了,未來需要的社會人才應當:樂于探究、追求真理、熱愛科學、具有良好的科學素養和社會責任感、而且會運用科學的思維思考問題。由此,科學課的自主探究教育也受到了相當的重視,為此,不少教學工作者對此進行了探究。
1.1 不重視學生的感受,不清楚自主探究學習的意義
因為校方過分的教學要求,給教師帶來巨大的教學壓力,所以教師就算知道自主探究學習的重要,在科學課上也沒有更多的時間去設計教學活動,更沒有什么時間去讓學生做實驗,自主探究。在上述情況下,老師通過教學課件來代替學生自主實踐來讓學生獲取科學知識。這種教學,沒有關注學生的感受,忽視了學生探究的體驗。學生不能體驗學習的過程,更沒有體驗在自主探究學習中的成功與失敗,從而失去了自主探究教學的真正價值。
1.2 教師幫助過多,造成過分依賴的局面
經調查,在科學課上,會有部分學生缺乏自主性學習的意識,會不帶材料上課,就算老師幫忙準備好材料,學生也不主動進行探究學習。學生不會自主設計探究,要教師不斷提醒,甚至要求教師代為設計。
教師過分幫助學生,給學生提供所有上課用的材料,提醒學生實驗步驟,提醒學生在什么時候要記錄數據,漸漸地,學生會過分地依賴教師,離開了教師,學生就不會自主進行探究。而且,學生也沒有依靠自己去發現問題,然后去猜測,探究實驗……從根本上違背了讓學生自主探究的教學。
2.1 激發學生的興趣,讓學生處于主動
興趣起源于好奇,而好奇是學生學習的原動力。在小學這年齡段的學生,最不缺的就是好奇心了。每當學生進入科學課時,他們對實驗室里的儀器、實驗室內的標本、模型都很感興趣;學生也會對教師提出很多關于科學的問題。其實,學生不缺乏對科學的興趣。教師可以利用學生的興趣,適當地引導學生。
培養起學生的興趣,相當于給自主探究學習提供原動力,會推動學生的自主探究學習。
2.2 培養學生科學的學習態度
科學是嚴謹的,講的是真理,以事實說話。教師應該以實事求是的科學態度來對待學生的探究學習,從旁認真監督學生,防止學生弄虛作假的情況發生,要實事求是地對待學生實驗得出的數據。對于有誤差嚴重的數據,教師可以讓學生幫忙分析,為什么數據會有如此出入。在多次分析數據后,學生會逐漸養成審視數據的習慣,在測量數據時會更加認真,不會捏造。培養學生嚴謹的科學態度。
2.3 讓學生重視過程
在當今社會,浮夸風氣重,很多人只重視結果,不重視過程,對過程“刪繁就簡”。這其中也包括教師。為了完成教學任務,部分教師往往只會挑簡單的、容易上手的實驗讓學生做,難的實驗就老師自己包辦替代。這種做法明顯違反了探究學習的理念。探究學習重視的是學生在實驗實踐過程中的體驗,并不是實驗實踐是否成功。有的實驗讓學生去做,基本是不會成功的,但學生可能會從中收獲更多,即使失敗,但也不沮喪,想辦法解決,這不是更好嗎?不管成功或失敗,學生都會從中得到很多收獲。教師再在實驗實踐之后給學生總結經驗,讓學生知道,結果怎樣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享受過程,參與其中。
2.4 讓學生掌握科學課的學習技能
2.4.1 學會觀察
成語云:察言觀色。正是描述觀察的。觀察是人類了解世界的一種有效手段。無論什么都離不開觀察。在科學課中,教學引導學生對探究的事物進行全面周密地觀察是很有必要的。讓學生培養起觀察事物的習慣,更好地認識生活中的事物。
2.4.2 觀察過程中思考
觀察應當結合思考,要不然只能說是觀看,沒有任何價值可言。在仔細觀察后,思考。往往會發現更深層次的問題。
2.4.3 創新教學,豐富自主探究項目
在當今全新的教學觀念下,教學應該創新,教學資源的再開發,讓學生更容易接受教學內容,讓學生有更廣闊的空間可以去探究學習。
2.5 舉行形式多樣的科技比賽活動
通過學校的形式,舉辦科技活動,讓有興趣的學生們去參加活動。在科學課上,可以讓參加活動的同學與班上的同學一同設計方案,修改,再實踐,直到最后完成。在這個過程中,教師可以在關鍵時刻,給予幫助。能提高學生的自主探究意識,促使學生全面發展。
[1]孫志剛.加強小學科學探究教學訓練學生思維能力[J].科技創新導報.2015(05)
[2]胡燕翔.科學課中如何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J].科學大眾(科學教育).2012(02)
[3]董穎.提高小學科學課教學效果之我見[J].學周刊.2013 (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