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志新
牡丹江大學
工學結合教育模式下的高職數學課程改革研究
崔志新
牡丹江大學
高職數學在教學過程中,與傳統的本科院校的教學模式有著較大的區別,在高職院校中,高等數學課程對于職業院校,特別是高等職業院校的數學來說,工學結合的教育模式對提高學生的綜合專業素質有著積極的促進作用,因此,在高職數學課程改革過程中,做好工學結合教育模式下的教學改革有著十分顯示的意義。本文主要就工學結合模式下高職數學的課程改革具體途徑進行了必要的分析,并就高職數學課程改革過程中需要注意的幾點內容進行了必要的論述,希望通過本次研究對更好的促進高職院校數學課程改革有一定的幫助。
工學結合;教育模式;高職數學;課程改革
高職教育是我國教育領域十分重要一個組成部分,同時也是我國職業教育系統中一個十分重要的組成結構。最近幾年,隨著我國高職教育不斷地向前發展和進步,工學結合的教學模式逐漸的被應用到高職數學教學過程中,并且取得了顯著的教學效果。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采用工學結合的教學模式可以保證學生在學習專業理論的基礎上,不斷提高自身動手和實踐能力,保證培養出來的人才能夠滿足社會的需求。隨著高等職業院校教學質量和教學效果不斷提升,高職數學教學改革已經提上了日程,而工學結合的教學模式對于高職數學課程改革有著十分重要的作用和意義。在課程改革過程中,如何保證改革的內容能夠適應工學結合的教學模式的需求,已經成為目前高職院校數學教師重點關注和研究的問題。
1.1 做好高職數學教學內容的革新
在進行高職數學課堂教學過程中,課程內容的選擇應該全面綜合學生學習的實際需求,學生未來的職業規劃要求以及與學生的聯系在一起,并盡可能與之相適應。這樣的教學內容有利于學生掌握更加充足的數學知識,更有利于學生在學習期間能夠形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和學習態度。在課程內容選擇過程中,可以適度的對原有的課程體系打破,及時的更新教學內容和教學方法,不斷對整個高職數學課程教學體系進行優化,并要采用模塊化教學的模式,并要強調高職數學的基礎性和專業性,保證學生學習到專業知識能夠應用到實際工作中去,同時,高職學校也不能為了一味的滿足學生接受能力而不對高職數學的教學課程內容進行改革,但是我們也不能不顧及學生的實際數學知識能力和片面的追求高難度的課程改革,因此,在高職數學課程內容改革過程中,應該在學生可以接受的范圍內,最大限度的對課程內容進行改革。
1.2 做好高職數學課程結構改革
在教學改革過程中應該結合高職院校各個專業對高職數學專業學生的能力要求足和知識要求進行有效地明確,確定好不同的專業課程在教學過程中學生所需要的教學基礎和專業數學技能。并且構架完善的模塊化教學體系,并與任務驅動教學以及和項目教學等方法進行有效的融合,對高職數學的學科體系進行重新的組合,并制定與高職數學教學向適應的教材,積極的建立適合于高職數學專業課程教學的理論體系和知識體系結構域,從有效的提高理論教學和專業實踐的有效結合程度。
1.3 做好高職數學教學方法改革
在高職數學課程改革過程中,為了有效的滿足專業課教學和學生自主學習的需求,同時還要滿足高高職數學課程教學質量提升的要求,認真的對高職數學教學的每一個模塊進行研究和分析,采用合適的教學方法十分的重要。在實際的教學實踐過程中,需要教師靈活,科學合理的使用各種教學手段和教學方法,在教學過程中還要立足于不同的崗位需求和學生的實際需求組,全面發揮學生在課堂上的主體地位,同時發揮好教師在教學過程中的引導作用,從而全面促進教學有效的開展。
2.1 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主體地位與教師在教學過程中的主導作用的關系
高職的數學教師不僅是做好勢數學教學的重要載體,而且還是決定了高職數學課堂教學能否進行有效改革的關鍵性制約因素。數學教師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不僅能夠讓學生掌握相應的數學知識,同時還能夠有效的培養學生的數學思維的形成。就現如今高職數學教學的實際情況來看,忽視學生在可課堂上的主體地位是一個錯誤認識,相反的在教學過程中要全面突出教學生在課堂教學過程中主體地位,同時還要認識到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引導作用。
2.2 高等數學課程內容設置的基礎性與應用性之間的關系
學數學的目的之一是為了用數學,高等數學課程是高職院校的一門重要基礎課,其基礎性尤其突出,它是學生學習專業課的基礎和必備工具,同時為了適應工學結合培養模式的需要,更應體現高等數學課程的應用性特點。因此,以高等數學基礎教程為教材傳授高等數學基礎知識、基本能力,保證高職院校學生具有適度的數學基礎和素養,根據專業課教學和專業發展需要,增強高等數學課程的應用性,為專業課教學和實踐教學服務。
2.3 高職院校數學課教師與專業課教師之間的合作關系
高職院校數學教師要實現對工學結合培養模式所需要的數學知識和數學能力的準確把握,其最佳途徑是與專業課教師的有效合作。這是因為,數學課教師往往不能直接參與校企合作和實踐教學,而專業課教師直接參與校企合作和實踐教學,因此,要增強高職院校學生在專業課的學習和實踐教學中應用高等數學知識的意識和應用能力,提高勝任未來職業崗位的職業素質,高職院校數學教師必須加強與專業課教師的合作關系,以保證高等數學課程的教學為學生學習專業課及時地提供必要的數學知識與數學能力。
[1]羅李平,楊柳,高正暉.地方高師院校數學人才的創新培養與實踐[J].當代教育論壇(教學研究).2010(04)
[2]馬君兒.以新課程理念為導向,探索高職高專數學教學改革[J].遼寧行政學院學報.2010(11)
[3]陳潔,陳秀岐,丁杰,劉振云.高職數學課程設置與課程體系改革的研究報告[J].高等職業教育(天津職業大學學報).2014(02)
[4]斯彩英,潘仲川.中、高職數學課程銜接的研究[J].河南教育學院學報(自然科學版).2010(04)
崔志新(1979-),女,河北阜強人,碩士,講師,牡丹江大學教師,研究方向:數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