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 虎
山東省新泰市平陽實驗學校
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的審美培養
薛 虎
山東省新泰市平陽實驗學校
在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培養學生的審美意識和能力,拓展教學內容的同時豐富了學生知識范圍,為學生以后的審美提升打下基礎,促進學生全面發展。教師要通過利用情景構建來實踐審美培養,運用多媒體課件進行審美培養實踐,通過課程內外審美技能延伸來實踐。
小學;語文閱讀;審美
新時代的教育背景下,教育教學理念發生了全新的變化,這使得教學目的、方式都與傳統教學有了很大的不同。隨著新課改逐步推進,小學語文教育應加大對學生在情感方面的教學,培養學生正確的道德情操以及審美情趣,讓學生能夠從小就養成一個陽光向上的生活態度,而不僅僅是將精力集中于基礎知識的記憶以及詩詞古文的背誦,上,因此,在全新的教育教學背景下,踐行新的教學理念,確保學生審美能力的形成,成為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的重點與難點。
小學階段的學生在各方面還處于一個空白期,對學生進行正確引導有著非常重要的啟蒙意義。鑒于此,在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將學生審美意識和能力的培養穿插進來,不僅能夠提高學生對語文閱讀的趣味性,還可以陶冶學生的審美情感,讓學生能夠在以發現美的態度去面對未來與人生。
(一)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審美培養的時代性
進入二十一世紀之后,我國社會各個層面都進行了廣泛而深入的改革,在教育層面只有不斷的打破舊有模式,積極進行改革創新才能推進社會的發展進程。在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的改革中,加強審美的培養是一個符合時代需求的改革內容。增加審美教學可以讓學生在閱讀時對文章有不同的理解和體會,拓展教學內容的同時豐富了學生知識范圍,讓學生能夠從小就能夠接受新的時代特性。
(二)小學階段對學生進行審美培養的時機性
小學階段是學生思維形成的萌芽期,在這個階段對學生進行審美培養能夠為學生以后的審美提升打下基礎。小學語文的閱讀教學則是一個有效的途徑,讓小學生能夠在字里行間感受美感,在提升審美能力的同時還能加深學生對閱讀文章的理解,掌握語文知識。
(三)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審美培養的全面性
在舊有的小學語文教學中,重點更多的停留在語文的基礎知識教學上,對學生的審美培養能夠擴寬學生的綜合素養。審美培養有利于于學生健全人格的培養,讓學生對美的范圍和定義有全面的認識。審美培養焦旭為學生的價值形成奠定了基礎,使得學生能夠在學習知識之外獲得更多有價值的東西,幫助學生全面發展。
在小學階段的語文閱讀教學中,加強對學生審美能力的培養有了全新的認識之后,通過全新的教學手段和內容,來構建學生全新的審美體系,是深化和提升小學語文閱讀教學層次的有效方式,具體應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
(一)利用情景構建來實踐審美培養
小學階段的學生由于理解能力的限制,在進行閱讀的教學時教師可以通過構建情景來開展教學,以幫助學生感知美感。例如,在《花鐘》這篇文章的閱讀教學時,教師可以在教學中播放《黃鸝鳥》、《太陽當空照》等歌曲,營造出較為輕松的氛圍,同時讓學生們能夠想象出文章中的美景。在文章閱讀之前,教師可以首先朗誦一些語言優美的詩詞,描述一個具有美感的意境,為文章中花開的時間進行氣氛的渲染。
(二)運用多媒體課件進行審美培養實踐
在語文閱讀教學中,運用課件將一些優美的圖片以及視頻和音頻進行教學,可以提升審美培養的效率。在《荷花》這篇文章的教學中,教師在課前可以尋找現實中的荷花進行拍攝和錄制,然后在課件中展現出來。讓學生對荷花的美感有真實的認知,同時可以建議感興趣的同學讓家長帶著去實地進行觀賞。伴隨著輕音樂帶領學生閱讀文章,讓學生能夠較為容易的領悟到文章中所描寫的美景,加強對美的感受。
(三)通過課程內外審美技能延伸來實踐
在課堂上選取一些語言文字較為優美的文章組織學生進行朗誦比賽,讓學生通過重復的閱讀來加強對文章美感的感受。在對文章的優美文字進行觀賞后,應對文章的傳神美、意境美以及結構美等多個層面來進行賞析,提升學生對文章的審美能力。教師還應鼓勵學生多讀課外讀物,讓學生能夠運用課堂的審美技能潛意識的對課外讀物進行賞析,豐富學生的綜合素養。
總之,美充斥在生活中每一個角落中,只有善于去發現美、感受美、創造美,才能提升生活情趣,而較強的審美能力是一個需要具備的非常重要的基礎技能。因此,審美培養應在小學階段就開始進行。通過小學語文中閱讀的教學渠道,可以有效的增強學生的審美培養。在不斷的進步和變革的時代中,教師應保持著持續的學習,提升綜合素養,才能保證教學質量,讓學生能夠輕松的掌握審美技能。
[1]閆久雪,劉艷偉.審美教育與小學語文教學之間的關系之我見[J].現代閱讀(教育版).2013(22)
[2]楊蘇珍.美,是不老的神話——小學語文神話教學的審美教育[J].學生之友(小學版).201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