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存
臨床分析48例中央溝區矢狀竇旁腦膜瘤顯微手術
劉存
目的臨床分析48例中央溝區矢狀竇旁腦膜瘤顯微手術效果。方法選取48例中央溝區矢狀竇旁腦膜瘤患者隨機分為研究組和對照組, 各24例。對照組采用常規手術治療, 研究組采用顯微手術治療, 對比兩組患者臨床手術療效。結果研究組經顯微手術治療后, 臨床療效好于對照組, 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在臨床治療中央溝區矢狀竇旁腦膜瘤中, 應用顯微手術治療, 可提升臨床手術療效, 提高治療效果。
顯微手術;中央溝區矢狀竇旁腦膜瘤;效果
相關醫學文獻報道, 針對臨床中央溝區矢狀竇旁腦膜瘤患者, 可應用顯微手術治療方法, 對提高患者手術效果有積極影響[1]。本研究對48例中央溝區矢狀竇旁腦膜瘤患者臨床資料進行統計分析, 探討顯微手術治療中央溝區矢狀竇旁腦膜瘤的效果, 現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取本院在2013年1月~2015年1月期間收治的48例中央溝區矢狀竇旁腦膜瘤患者, 符合臨床相關疾病診斷標準[2], 隨機分為研究組和對照組, 各24例。研究組男11例, 女13例, 年齡50~80歲, 平均年齡(66.5±10.3)歲;對照組男10例, 女14例, 年齡50~80歲, 平均年齡(66.5±10.3)歲。兩組患者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對照組采用常規手術治療, 手術均在全身麻醉下施行, 采用常規的開顱手術法進行治療, 就是在裸眼下進行切除腫瘤, 需要常規備血1400 ml。研究組采用顯微手術治療, 在術前做好頸外動脈的處理, 對患者取仰臥位, 采用Mayfield頭架去固定患者的頭部, 在對患者進行頭皮切口以及骨瓣設計中, 采用CT、MR影等影像學檢查技術, 準確定位患者的腫瘤位置, 在全部暴露患者腦膜瘤之后, 能夠用顯微鏡沿著腫瘤包膜以及周圍組織進行相應的手術操作, 可以由淺入深清除患者的腫瘤組織。最后, 分析評價兩組患者臨床手術療效。
1.3 觀察指標及療效評定標準 分析對比兩組中央溝區矢狀竇旁腦膜瘤患者臨床療效。痊愈:臨床中央溝區矢狀竇旁腦膜瘤患者主要癥狀和體征消失;好轉:臨床患者癥狀有好轉;無效:患者臨床中主要癥狀并沒有改善。有效率=痊愈率+好轉率。并根據患者手術時間、術中出血量、術后并發癥等情況進行分析對比, 評定兩組的臨床治療效果。
1.4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20.0統計學軟件對數據進行統計分析。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s)表示, 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檢驗。P<0.05表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1 兩組手術療效對比 研究組治療后有效率為91.7%, 對照組為66.7%, 兩組比較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P<0.05)。見表1。
2.2 兩組術中及術后情況比較 研究組患者術中出血量、手術時間、術后并發癥等均優于對照組(P<0.05)。見表2。

表1 兩組患者臨床手術療效對比(n, %)
表2 兩組術中及術后情況對比(±s, %)

表2 兩組術中及術后情況對比(±s, %)
注:兩組比較, P<0.05
組別 例數 術中出血量(ml) 手術時間(min) 術后并發癥發生率對照組研究組t/χ2P 24 24 400.3±1.33 200.2±1.63 7.041 <0.05 44.35±5.51 30.28±0.26 6.045 <0.05 25.0 4.2 4.181 <0.05
研究指出, 臨床對于中央溝區矢狀竇旁腦膜瘤疾病, 由于發病組織周圍的血供豐富, 多是由頸內、頸外動脈系統來給予雙重供血[3], 導致臨床手術難度加大, 極其容易導致肢體癱瘓、死亡。臨床治療中央溝區矢狀竇旁腦膜瘤中應用顯微手術, 可以盡可能的切除竇旁腫瘤, 這樣不僅可以減少中央溝區矢狀竇旁腦膜瘤對患者腦組織的損傷, 也可以確保手術成功。研究組患者采用顯微手術治療, 較對照組臨床手術療效高, 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顯微手術治療患者病變, 可以降低中央溝區矢狀竇旁腦膜瘤患者術后的并發癥率, 臨床療效好。
治療中選擇合適手術治療方案, 不僅可有效的控制臨床術中出血, 也可以提高術中腫瘤的全切效率。采用當前醫學先進影像學檢查方法, 使用顯微手術進行治療, 應用顯微鏡放大作用, 開闊手術視野, 不僅可以有效控制術中出血, 也可以提高中央溝區矢狀竇旁腦膜瘤手術療效;可以有效避免對患者的中央溝區靜脈和功能區的損傷, 降低臨床中并發癥發生的幾率。在對中央溝區矢狀竇旁腦膜瘤治療中, 采用顯微手術治療, 應用顯微技術切除腫瘤, 能保護引流靜脈, 避免損傷毗鄰的腦組織和軟腦膜, 有效提高患者的疾病治愈率[4]。其不僅提高了腫瘤全切除的系數, 還可以避免手術并發癥的發生, 并妥善保護好患者的上矢狀竇, 有效避免損傷患者中央溝靜脈, 避免發生醫源性的損傷, 提高臨床手術療效,積極發揮避免術后并發癥的作用, 預防患者腦膜瘤疾病的復發;同時, 患者在術中的輸血量、腫瘤全切除率以及療效都較傳統治療方法有所提高, 可以明顯減少術中出血量, 改善中央溝區矢狀竇旁腦膜瘤患者癥狀。
綜上所述, 針對中央溝區矢狀竇旁腦膜瘤患者, 臨床手術治療中應用顯微手術, 其臨床手術效果好, 降低術后并發癥率, 值得在臨床中推廣。
[1]王軍, 姚長義, 王運杰, 等.中央溝區腦膜瘤的顯微外科治療.中華神經外科雜志, 2013, 29(12):1241-1244.
[2]楊玲, 陳仙, 許艷, 等.中央溝區巨大腦膜瘤圍手術期的護理體會.中國臨床神經外科雜志, 2012, 17(5):310-311.
[3]王慶.中央溝區矢狀竇旁腦膜瘤顯微手術的臨床分析.航空航天醫學雜志, 2014(4):491-492.
[4]劉宇兵, 張文.顯微神經外科治療19例中央溝區腫瘤.山西醫藥雜志, 2014(20):2412-2414.
10.14164/j.cnki.cn11-5581/r.2015.21.055
2015-06-25]
125001 遼寧省葫蘆島市連山區人民醫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