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金紅 羅曼云 李麗婷
產前綜合護理干預對產婦情緒狀態及分娩方式的應用觀察
肖金紅 羅曼云 李麗婷
目的探討分析產前綜合護理干預對產婦情緒狀態及分娩方式的影響。方法116例產婦, 隨機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 各58例。對照組采取常規護理,觀察組在常規護理的基礎上采取產前綜合護理干預。觀察兩組臨床效果。結果護理后, 觀察組抑郁自評量表(SDS)評分、焦慮自量表(SAS)評分均明顯低于對照組, 順產率高于對照組, 剖宮產率低于對照組, 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產前綜合護理干預可有效緩解產婦不良情緒, 增加自然分娩率, 值得臨床推廣應用。
綜合護理;產婦情緒;分娩方式
孕婦在妊娠、分娩過程中, 出于對社會、家庭支持程度的考慮和對新生兒的期盼, 會出現一些心理問題或不良情緒,均會影響產程、分娩方式以及新生兒健康, 故產前綜合護理措施十分必要[1]。本研究將2013年8月~2014年10月間本院接收的58例產婦應用產前綜合護理干預, 效果良好, 現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擇2013年8月~2014年10月本院接收的116例產婦, 隨機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 各58例。觀察組患者年齡21~32歲, 平均年齡(24.67±5.03)歲;孕周19~35周,平均孕周(26.17±2.54)周。對照組患者年齡23~30歲, 平均年齡(25.81±4.88)歲;孕周21~34周, 平均孕周(27.95±1.72)周。兩組患者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具有可比性。
1.2 護理方法 對照組采取常規護理:①保持產房和病房舒適、整潔、溫馨, 溫濕度適宜, 適時通風;②保障產婦充分良好的休息, 適當室內活動, 保持愉悅、輕松的心情;③嚴密監測胎兒變化, 保持外陰清潔、干凈, 預防感染;④講解母乳喂養的方法和好處, 并講解相關規章制度, 取得產婦的理解和配合。
觀察組在常規護理的基礎上采取產前綜合護理干預:①產婦于檢查及待產時, 醫護人員需主動和孕婦溝通、交流,盡量滿足產婦所提要求, 消除初產婦因害怕分娩而出現的恐懼、緊張情緒, 并詳細介紹醫院的產房及病房環境, 促使產婦迅速適應環境;②醫護人員應向產婦講解、宣傳自然分娩的好處, 指導相關促進自然分娩的措施, 例如坐分娩球;自然分娩不僅更有利于胎兒的生長發育及智力發育, 而且損傷小, 產婦產后可快速恢復身體機能, 以此增加產婦對自然分娩的信心[2];③開展健康知識講座, 邀請婦產專家向產婦培訓產前分娩相關知識或答疑, 使孕婦了解并掌握分娩、運動時的呼吸方式;④評估產婦產前健康情況, 包括家庭狀況、孕期綜合征、精神病史、身心特征等, 以便采取針對性的指導和教育;⑤囑咐親友鼓勵和安慰初產婦, 增加初產婦對自然分娩的自我效能。分別應用SDS、SAS評估兩組護理前后的抑郁、焦慮情況, 并比較兩組分娩方式。
1.3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19.0統計學軟件對研究數據進行統計分析。計量資料以均數 ± 標準差(±s)表示, 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檢驗。P<0.05表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1 兩組護理前后抑郁、焦慮情況比較 經過護理后兩組的SDS、SAS評分均低于護理前(P<0.05), 且護理后觀察組的SDS、SAS評分均明顯低于對照組, 差異均具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2.2 兩組分娩情況比較 經過護理后, 觀察組的順產率高于對照組, 剖宮產率低于對照組, 差異均具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1 兩組護理前后抑郁、焦慮情況比較(±s, 分)

表1 兩組護理前后抑郁、焦慮情況比較(±s, 分)
注:與治療前比較,aP<0.05;與對照組治療后比較,bP<0.05
組別 例數 SDS評分 SAS評分護理前 護理后 護理前 護理后觀察組 58 57.35±8.43 33.58±5.79ab 53.16±7.81 36.95±3.86ab對照組 58 58.92±9.16 45.02±6.28a 54.35±6.73 42.74±4.93at 0.9605 10.1998 0.8791 7.0425 P >0.05 <0.05 >0.05 <0.05

表2 兩組分娩情況比較[n(%)]
分娩是一種正常的生理現象, 產婦產前的心理狀態復雜多變, 既有將為人母的興奮、喜悅的心情, 又有因害怕疼痛和缺乏自信心所致的憂慮、擔心等情緒, 它們相互夾雜而嚴重影響產婦的心情, 不利于產婦分娩[3]。產婦臨產前處于待產室的陌生環境中, 自身宮縮疼痛和其他產婦的呻吟、叫喊聲均可刺激產婦, 以致焦慮、緊張, 特別是當醫護人員態度冷漠時, 這種情況尤其明顯, 從而導致宮縮乏力, 延長分娩時間, 甚至發生大出血等情況[4,5]。同時早產、妊娠高血壓、習慣性流產以及胎兒發育情況也與產婦情緒密切相關, 產婦情緒越好, 選擇剖宮產的產婦例數就會下降, 從而有效降低剖宮產所致大出血、血栓、術后傷口感染化膿以及新生兒呼吸道疾病的發生幾率[6,7]。因此, 醫護人員應深刻認識到環境、社會、心理對產婦心理狀態和分娩結局的影響, 對產婦采取一定的護理措施, 以期取得良好的分娩結局[8]。
本研究探討分析了產前綜合護理干預對產婦情緒狀態及分娩方式的影響。產前綜合護理干預是一種有效的護理措施,可有效降低臨產產婦的心理壓力, 幫助孕婦熟悉分娩知識,積極疏導焦躁、恐懼等不良情緒, 并鼓勵產婦以增強產婦自我效能感, 幫助產婦發揮主觀能動性, 減少外界不良刺激,促使產婦正常分娩以及降低剖宮產率, 防止胎兒發生呼吸窘迫或窒息, 從而改善分娩結局[9,10]。研究結果顯示, 護理后,觀察組的SDS、SAS評分均明顯低于對照組, 順產率高于對照組, 剖宮產率低于對照組, 差異均具統計學意義(P<0.05)。
綜上所述, 產前綜合護理干預可有效緩解產婦抑郁、焦慮等不良情緒, 增加順產率, 降低剖宮產率, 值得臨床推廣應用。
[1]王琴. 產前心理護理干預對初產婦心理狀態及分娩方式的影響. 臨床合理用藥雜志, 2011, 4(5):35-36.
[2]李素娟, 馮秀紅. 產前綜合護理干預對初產婦情緒狀態及分娩方式的影響探析. 中國醫藥指南, 2011, 9(17):154-155.
[3]陶麗玲. 產前綜合護理干預對初產婦分娩自我效能及分娩結局的影響. 全科護理, 2014, 12(11):984-985.
[4]張新艷. 綜合護理干預對產婦產后情緒的影響. 中國社區醫師, 2014, 30(20):153-154.
[5]崔慧娟, 徐宏寧. 個性化護理干預對初產婦情緒狀態及分娩結局滿意度的影響. 中國現代醫生, 2013, 51(19):103-105.
[6]邱慧, 馮素文. 個體化護理干預對初產婦分娩依從性及分娩結局的影響. 中國現代醫生, 2015, 53(12):137-139, 143.
[7]王志紅. 為初產婦施行綜合護理干預對其分娩方式及精神狀態的影響分析. 當代醫藥論叢, 2014, 12(17):109-110.
[8]鄭俊清. 產前護理干預對孕婦分娩方式選擇及妊娠結局的影響研究. 檢驗醫學與臨床, 2014, 11(17):2476-2478.
[9]李霞, 李紅芳. 產前綜合護理干預對孕婦選擇分娩方式依從性的影響. 吉林醫學, 2014, 35(30):6852-6853.
[10]彭文力. 產前綜合護理干預對初產婦分娩自我效能及分娩結局的影響. 全科護理, 2015, 13(12):1098-1100.
10.14164/j.cnki.cn11-5581/r.2015.21.178
2015-06-12]
510010 廣東省婦幼保健院產科
李麗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