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慧娟

[摘要] 目的 探討肺炎患兒機械輔助排痰的舒適護理效果。 方法 選取2013年6月~2014年6月我院收治的72例肺炎患兒為研究對象,簡單抽樣法隨機分成機械排痰組(A組,n=40)和傳統排痰組(B組,n=32)。B組采用常規護理聯合人工叩擊排痰方案,A組給予舒適護理聯合排痰機方案。比較兩組患者的止咳天數、肺部啰音消失時間及住院時間,記錄其排痰滿意度與接受程度。 結果 ①治療后,A組止咳時間、肺部啰音消失時間及住院時間分別為(4.13±0.78)d、(3.72±1.29)d和(6.23±2.15)d,明顯優于B組的(6.21±1.12)d、(5.89±1.44)d和(9.99±2.32)d,組間比較,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②A組排痰滿意度及接受度分別為82.50%和92.50%,明顯高于B組的43.75%和59.38%,組間對比差異明顯(P<0.05)。 結論 對肺炎患兒給予排痰機聯合舒適護理方案,排痰效果顯著,治療依從性較高,值得臨床推廣。
[關鍵詞] 肺炎;幼兒;機械輔助排痰;舒適護理
[中圖分類號] R473.72 [文獻標識碼] B [文章編號] 1673-9701(2015)03-0152-03
小兒肺炎是臨床較為常見的呼吸道疾病之一,多發于冬、春兩季,具有反復性特點,嚴重時可能引起相關并發癥,對抵抗力、免疫力低下患兒健康具有較大威脅。患小兒肺炎的低齡兒童多以細菌或病毒為主要致病因素[1],表現在咳嗽、氣促等臨床癥狀,必要時需進行排痰治療。但由于部分幼兒年齡小,治療依從性較差,故傳統人工叩擊排痰方案執行時缺乏可行性及有效性[2],難以獲得理想療效。機械吸痰自21世紀初引進我國,已廣泛應用于臨床治療中,可有效吸取深部小支氣管及肺泡痰液分泌物,助患兒取得理想治療效果。舒適護理作為一種整體的、個體化的、創造性的、有效的新型護理模式,以為患者創造生理、心理上的愉悅為目的,利于護理滿意度的提升,其相關臨床應用效果仍處于研究摸索階段。本次研究選取72例肺炎患兒為研究對象,分別給予常規護理聯合人工叩擊排痰方案(B組)與舒適護理聯合排痰機方案(A組)進行治療,現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我院2013年6月~2014年6月收治的72例肺炎患兒為研究對象,均通過白細胞檢查、C反應蛋白試驗、病毒病原學檢查、細胞病原學檢查及胸部X線檢查,被確診為小兒肺炎[3-5],排除無機械振動排痰禁忌證者,排除非自愿受試患者,排除合并嚴重臟器疾病者。本次受試患者中男44例,女28例;年齡0.9~10歲,平均(4.2±2.1)歲。隨機分為機械排痰組(A組,n=40)和傳統排痰組(B組,n=32),兩組的一般資料對比差異不顯著(P>0.05),具有可比性。
1.2 治療方法
1.2.1 B組予常規護理聯合人工叩擊排痰方案 ①定時給予小兒化痰止咳顆粒(葵花藥業集團(衡水)得菲爾有限公司生產,規格:4g*10袋,批準文號:國藥準字Z13021786),≤1歲2 g/次,2~5歲4 g/次,6~10歲8 g/次,po,tid。②超聲霧化吸入:霧化劑配伍[6]:病毒唑0.15 g+α-糜蛋白酶3 mg+生理鹽水20 mL,充分混合后置入霧化機(粵華輕便型超聲波霧化器WH-2000)內,助患兒戴好面罩后叮囑其深呼吸,維持治療20 min。③叩擊排痰:手掌并攏并輕握成凹狀,腕部發力,按照由外及里、自上而下的順序叩擊患兒背部;嚴格控制叩擊力道,對3歲以上患者給予及時的溝通,通過詢問掌握最佳力道,對3歲以下患兒給予叩擊,5歲以上患兒2/3力道即可;叩擊頻率為50次/min。
1.2.2 A組在B組基礎上給予舒適護理聯合排痰機方案 ①化痰止咳顆粒給藥方案與劑量同B組;②超聲霧化操作與B組一致;③心理干預:對3歲以上兒童給予適當的心理干預,通過鼓勵、安慰、家長陪護[7]等方式助患兒放松身心,提升治療依從性;④排痰指導及健康教育:對3歲以上患兒給予科學有效的排痰指導,叮囑患兒取坐位,雙腳著地,身體微前傾,環枕深度腹式吸氣,屏氣5 s后徹底呼氣,后于胸腔內短促有力咳痰3次;對患兒家屬給予健康知識普及[8],以減少小兒肺炎發生風險。⑤排痰機:取引流位,將排痰機扣機頭置于患兒肺部處,按照由內至外、由右至左順序緩慢移動[9],每次治療10 min,每天早晚各一次。
1.3 評估標準
1.3.1 滿意度及接受度評估 患兒出院前由護士交由家屬簽署一份《滿意度及接受度評估調查表》,由患兒家屬在“非常滿意、滿意、一般、不滿意”四個選項中勾選,滿意度=非常滿意+滿意;接受度則僅分為“接受”與“不接受”兩項。調查表完成后由值班護士統一回收,本次回收率100%。
1.3.2觀察指標 觀察比對兩組患者止咳天數、肺部啰音消失時間及住院時間,記錄其排痰滿意度與接受程度。
1.4 統計學方法
應用統計學軟件SPSS14.0分析數據,計量資料(x±s)行t檢驗,計數資料(%)行卡方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兩組治療指標對比
治療后,A組止咳時間、肺部啰音消失時間及住院時間分別為(4.13±0.78)d、(3.72±1.29)d和(6.23±2.15)d,明顯短于B組的(6.21±1.12)d、(5.89±1.44)d和(9.99±2.32)d,組間對比差異明顯(P<0.05)。見表1。
表1 兩組治療指標對比(x±s,d)
2.2 兩組排痰滿意度與接受程度對比
A組排痰滿意度及接受度分別為82.50%和92.50%,明顯高于B組的43.75%和59.38%,組間對比差異明顯(P<0.05);見表2。
表2 兩組排痰滿意度與接受程度對比[n(%)]
3 討論
排痰指導是氣道護理的基本內容之一,對小兒肺炎患兒治療及預后具有積極意義。部分年齡較小的嬰幼兒患肺炎后,若采取傳統人工叩擊排痰方案,不僅不能有效清除肺泡及深部小支氣管痰液分泌物,還可能因力道控制不當造成患兒機體損傷,對其發育與健康不利。排痰機至本世紀初引入我國,因操作簡單,治療舒適度高、患兒及其家屬接受度、配合度高等優勢,已廣泛應用于臨床治療中,幾乎無需患兒主動配合,無叩擊痛感,排痰效果顯著,對患兒肺部及支氣管傷害較小,有利于其順利排痰,提高換氣與通氣通暢度,增加其舒適感。本研究發現,采用舒適護理聯合排痰機方案的A組患兒的止咳時間、肺部啰音消失時間及住院時間分別短于B組,說明機械排痰效果優于人工排痰,可全面清除小兒肺泡及深部支氣管內的分泌痰液,縮短治療時間,減輕患兒痛苦,輔以霧化吸痰及相關藥物治療,能先稀釋痰液后使痰液順利排出,止咳化痰效果理想,對患兒呼吸功能改善具有積極意義。王少娜等[10]研究者也在其報告中得出類似結論,其認為積極有效的心理干預、排痰指導與健康教育能為患兒營造出輕松、愉悅的就診氛圍,利于排痰效果的提升與護理及治療依從性的改善,可減輕患兒哭鬧、抗拒等不利于排痰順利進行的行為發生風險。對患兒家屬予以安全指導、疾病普及等,可使其充分認識到治療及護理對患兒病情抑制與癥狀改善的重要性,以此降低小兒肺炎發生率。此外,研究還發現A組排痰滿意度及患兒接受度均高于B組,說明無痛便捷的排痰機更受患兒及其家屬青睞,可提升低齡幼兒治療依從性,節省排痰時間,必要時可完全取代傳統人工叩擊方案,以此提高臨床治療可行性與有效性,獲取更理想的療效。古碧霞[11]也在其研究報告中得到類似結論,證實機械排痰時予以患兒舒適護理,能提高其治療依從性,利于排痰工作的順利完成,對縮短治療時間、提高療效等意義重大。
綜上所述,對肺炎患兒給予排痰機聯合舒適護理方案,排痰效果顯著,可有效縮短治療時間,提升治療舒適度及依從性,值得臨床推廣。
[參考文獻]
[1] 邵麗佳,朱以軍,徐瑞龍等. 小兒肺炎病原菌的分布及耐藥性調查[J]. 中華醫院感染學雜志,2010,20(17):2699-2701.
[2] 王烈. 小兒肺炎證治條辨[C]. //全國第26屆中醫兒科學術會暨王烈教授學術思想研討會論文集,2009:77-81.
[3] 劉春峰. 小兒肺炎診治思考[C]. //中華醫學會第十屆全國兒科危重癥研討會論文集,2008:17-21.
[4] 韓英,耿榮. 腦鈉肽前體對小兒肺炎合并心力衰竭的診斷價值[C]. //中華醫學會第十一屆全國兒科危重癥學術會議論文集,2010:69-71.
[5] 張紅梅. 小兒肺炎的辨證施護[C]. //中華中醫藥學會2008年學術年會論文集,2008:226-228.
[6] 陳蘭花,曾坤山. 兩種濕化液在小兒肺炎機械通氣吸痰中的效果比較[J]. 中華護理雜志,2011,46(8):820-821.
[7] 黃麗娟,楊紅葉,甄宏,等. 互動模式在家長參與肺炎嬰幼兒排痰護理中的應用[J]. 護士進修雜志,2009,24(15):1421-1422.
[8] 張中翠,張旭銘. 健康教育在嬰幼兒肺炎排痰護理中的應用[J]. 現代醫藥衛生,2011,27(10):1553-1554.
[9] 劉愛虹,高蕾,耿巖,等. 支氣管肺炎患兒使用振動排痰機的護理[J]. 中國實用護理雜志,2006,22(24):37.
[10] 王少娜,吳瓊. 氣泵霧化吸入聯合振動排痰機治療嬰幼兒重癥肺炎的效果觀察及護理[J]. 中國實用護理雜志,2013,29(6):46-48.
[11] 古碧霞,宇鳳云,劉一平,等. 霧化吸入結合機械輔助排痰對小兒肺炎支原體肺炎伴氣喘的療效[J]. 江蘇醫藥,2013,39(19):2318-2319.
(收稿日期:2014-09-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