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麗華++李凡++張雯++李文利
摘要:本文主要對現行企業財務評價指標的缺陷和改進策略進行分析,總結了現行企業的財務評價指標體系的形成,并詳細闡述了評價指標的缺陷和改進策略,使我國相關人員可以根據具體情況選擇合理的改進策略進行改進,從而提升企業的經濟效益。
關鍵詞:企業財務評價 評價指標 改進策略
企業財務評價指標能夠對企業的經濟效益進行綜合評價,企業通過這些指標分析企業財務的整體情況,并對未來發展做出一定預測和推斷。我國現行企業的財務工作環境和會計政策是一個動態變化的過程,其評價指標還有一定缺陷,所以相關人員應針對這些內容做出適當的調整和修改,使財務評價指標得到完善,更好地提高我國財務評價工作的整體水平,增加企業的經濟效益。
一、現行企業財務評價指標體系的形成
在現行企業的財務管理中,評價指標具有導向和杠桿作用。相關人員選用什么樣的指標對經營績效進行評價,會影響企業的發展方向。在各種各樣的評價指標中,財務評價指標的作用范圍最廣。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影響下,比較企業的經濟效益,能夠保證企業管理者更好地處理經濟責任,讓相關人員更加了解企業提供的財務會計報表,做出科學、合理地評價,由此統一規范企業的財務評價指標。
二、企業財務評價指標的缺陷
(一)財務指標衡量標準的缺陷
我國的財務評價指標過于簡單,缺乏統一的指標體系,這種現象導致財務指標計算的結果不可比。以資產負債率為例,通常情況下是越低越好,但是如果企業的發展前景較好,那么可以適當利用財務杠桿進行舉債經營,由此形成投資高報酬率的項目,這種手段能夠促進企業發展。而對于盈利水平較差,規模較小的企業,無法處理償債能力和資產負債率的關系,所以這種衡量的指標和標準應結合企業的環境進行考慮。一個穩定發展的企業在經營初期、成長階段和衰退期所表現出的現金流量、經營大小和盈利多少是不同的。
目前在財務評價中應用的衡量指標是“一刀切”,并按照行業類型進行了一定區分,但是這種方法并不是絕對的,即使在同行業的橫向比較也存在問題。所以很多企業通過多元化、跨行業的方式進行經營,這種做法增加了行業歸屬的分析難度。在評價企業面對的內外環境時,選用同業平均數,無法體現具體情況,只能起到指導作用。
(二)無法客觀地反應企業的財務狀況和收益情況
企業管理者關注的是股東利益的最大化,增加股東權益的主要途徑是擁有良好的經營成果。企業經營成果的財務指標有收入利潤率和總資產收益率等等。如果相關人員通過權重發生制制定收入費用,那么這些指標就無法真實反映企業的具體收益。通過權責發生制確認經營結果,會使投資者無法真正了解企業的具體情況。權責發生制在理論上能夠反映企業的經營業績,但是這種方法會使收入和現金分離,這種得到的經營成果,沒有相應的現金作為保障,所以缺少真實性。這種方法缺乏誠信,實質上企業的利潤表現為一種特殊的期權,經營者給投資者描繪了虛擬的藍圖,卻沒有實際內容。
在財務評價指標中,財務指標的數據來源不準確及人為操作比較嚴重,這也是造成財務評價指標缺陷的一種原因。會計數據是根據歷史原則確定的,會計報表需要整合這些數據,然后以權責發生制為基礎進行編制,這是財務評價指標的數據來源。在財務的準確性分析中,評價指標受到很多因素制約,例如國家統一會計制度和政策、相關審計機構等等。
(三)無法反映企業的償債能力
現行企業的相關人員不能客觀評價企業的收益質量和償債能力,就掩蓋了企業可能出現的危機。相關人員在確定實質上不能轉化成現金流量的虛擬資產時,其經營中的現金凈流量很少,甚至有的企業出現負值,這種情況都說明,企業的付款能力和償債能力較弱,收益的質量和數量都會受到影響,并擁有較大的財務風險,企業的生存和發展受到嚴重威脅。在現行財務評價基本指標中,幾乎沒有指標與現金流量有關,其修正指標中,只有現金流動負債比率與盈余現金保障倍數和現金流量有關。
1.缺乏可持續發展的指標
企業要長期發展,就要長期維持盈利狀態,并局限于財務效益方面,但是這種情況與企業的可持續發展的貢獻程度不符,缺乏整體考量,忽視了企業與自然、社會的關系和協調性,致使企業盲目追求最大化產出,沒有考慮社會利益。
2.缺乏無形資產和知識資本的指標
現行企業中的財務評價指標主要是針對硬性資產,沒有重視知識產權和知識資本,所以人才資源等軟性資產無法發揮自身作用。在知識經濟時代,軟性資產是企業未來現金流量增加的基礎,并推動著市場價值的提升,尤其是針對一些大型企業和高新技術企業,無形資產更加重要,因為其市場價值要高于賬面的好幾倍,信息使用者制定無形資產決策缺乏相關性。
三、改善財務評價指標的策略
(一)改進發展能力指標
現行企業采取資產增長率、資產規模擴張率以及主觀業務收入增長率,分析企業的發展能力,這種手段并不是最好的方案。首先從主營業務收入增長率的指標來講,企業銷售收入的增長只能在企業的生產規模中和企業市場占有份額中體現,所以企業財富的增長和收入之間并沒有必然的聯系。其次,企業的發展和資產規模的擴展之間也沒有必然聯系,后者只是為了前者做出一定準備。應為企業資產的使用效率會對企業的價值增長造成影響,所以企業在擴張資產規模時,如果使用的資產效率較低,那么投入的資源再多,都無法增加企業的同步價值。最后,如果企業通過高負債進行資產擴展,那么無法說明企業自身發展能力得到提高。企業在實際經營中,資產賬面價值影響著上市公司的固定資產擴張率,所以如果企業擁有較多土地資源,那么其賬面價值和市場價值存在較大差距。在評價過程中,應考慮所有者權益類型的增長情況進行綜合分析,由此體現企業的內在持久的發展力。
(二)運用營業利潤率反映企業獲利能力
在經濟全球化和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影響下,企業的經營活動應以市場作為導向,并根據市場供求關系變化,適當的調整投資方向,使投資主體多元化、多樣化和多角度發展。在這種影響下,企業主營業務和其他業務的界限逐漸淡化,企業的獲利能力無法衡量主營業務收入的情況,而是全部營業收入的獲利能力。endprint
目前使用和設置這種指標已經沒有任何障礙,所以相關人員應借鑒國外的成功經驗,對現行利潤表進行改革。在相關規定中,明確要求單獨列出營業收入、營業成本和營業稅金,這些內容能夠總結企業的全部營業收入、營業成本費用的相關數據。企業的外部投資和債權人完全可以根據企業利潤中得到全部營業收入總額。
(三)適當調整財務分析指標
先進流動負債比率是企業經營活動現金流量和流動負債的比率,體現了企業經營互動創造現金償還流動負債能力,所以相關人員應用相關指標評價企業的償還能力時應該更加謹慎。
1.現金流量指標
企業的經營業務與外部投資業務是形成先進流量的基礎,隨著企業對外投資規模的不斷加大,應關注對外投資的數量,并時刻關注質量和對外投資收益現金流量比。所以在正常情況下,財務評價指標為1,如果指標小于1,那么企業可以按照權益法確認投資收益的情況和現金股利,企業還可以通過虛設投資收益來填充業績。
2.可持續發展能力指標
為了體現企業的社會責任感,引入可持續發展的內容,相關人員應重視可持續發展指標,使企業在追求效率的同時,盡量降低社會成本和環境污染,從而得到最大化利潤,在這個過程中,有幾點注意事項:
首先是環境保障情況,相關人員應保護自然環境、維護生態平衡,企業應促使消費者進行綠色消費,還可以設置污染控制指標,或者有害物質生產量指標;其次是資源利用情況,提高企業的資源利用率,能夠保證企業逐漸朝著集約化發展,相關人員還應明確企業是否具有自我生產能力;最后是公益設施,企業應建立一些公益設施,由此體現其發展創新能力,例如新產品的投產率等。
3.無形資產和人力資本的指標
隨著信息技術和高新技術的迅速發展,企業財務工作得到了改善,但是這種情況使得企業難以長期保持有形資產的競爭優勢,而戰略性投資將成為無形資產,而無形資產在企業發展中具有重要地位,所以相關人員應增加反映無形資產投資和收益的財務和非財務指標,更好地提高企業的經濟效益。
四、結束語
通過以上分析可以得出,在現代企業建立制度,飛速發展的過程中財務分析具有重要意義。為了更好的評價企業的經濟效益,使結果更加準確,相關人員應從多個角度衡量,進行全面整合和分析,由此才能做出合理的判斷。在分析過程中,相關人員應找出企業財務評價指標的缺陷,及時改正,促使財務評價指標體系不斷優化和發展,增加企業的經濟效益,為投資者的科學、合理投資奠定有利基礎。
參考文獻:
[1]周清明.21世紀企業財務評價體系改革探討[J].生產力研究,2011,(9):164-165.
[2]胡鄲.基于風險控制的C商業銀行授信業務財務評價改進研究[D].重慶理工大學,2013,(4):197-198.
[3]李瑞.國有上市公司社會責任財務評價指標體系研究[D].黑龍江大學,2012,(3):121-122.
[4]王海波.航天軍工企業財務管理評價體系研究[D].哈爾濱工業大學,2013,(3):169-170.
[5]李莉.現行企業財務評價指標的缺陷及改進研究[D].蘭州商學院,2014,(6):172-173.
[6]宋雅莉.基于EVA的企業價值性財務評價指標體系研究[D].長沙理工大學,2013,(5):201-202.
(作者單位:中國石油天然氣股份有限公司西南化工銷售分公司)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