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曉媛 張潔菡 徐思遠

[摘要] 2006年日本對高等藥學教育體系進行改革,新增了培養藥師型人才的六年制教育。改革前日本高等藥學教育體系與我國有相似性,其改革的道路對于我國培養藥師型人才具有借鑒作用。對比目前中日兩國培養藥師型人才的高等藥學教育的課程設置、臨床實習以及與職業準入的銜接等,發現我國的優勢和不足,對我國高等藥學教育體系的完善提出建議。
[關鍵詞] 高等藥學教育;藥師型人才;比較研究;日本模式
[中圖分類號] G649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673-7210(2015)01(c)-0142-05
日本的高等藥學教育起源于明治時期(1873年)[1],我國出現西式藥學教育機構的時間稍晚,是1906年陸軍軍醫學堂創立的藥科。兩國的高等藥學教育雖各自經歷了改革和發展,但教育體系比較相似,都主要面向制藥工業需求,為制藥工業提供人才保障。日本于2004年相繼修正了學校教育法和藥師法,將培養臨床實踐能力的高等藥學教育時間由4年延長至6年,并作為藥劑師的準入標準[2-3]。2006年改革正式實行后,日本實行六年制和新四年制并行的藥學教育體系。其中,六年制高等藥學教育體系是以培養藥劑師人才為目的,重點培養學生臨床實踐的技能。我國對藥師型人才培養的探索始于1989年,當時華西醫科大學正式設置第1個五年制臨床藥學專業。2006年教育部批準中國藥科大學獨立招收5年制臨床藥學專業本科生。到2013年,全國已共有24個臨床藥學本科專業辦學點。
1 中日培養藥師型人才的課程設置比較分析
我國對藥師型人才的培養目前尚無標準課程設置,各個學校根據臨床藥師培養需要設立培養方案。日本則由藥學會針對六年制藥學教育制訂了藥學教育標準課程,主要分為5部分:①人文類課程;②介紹入門課程;③藥學專門教育課程;④實踐實習;⑤畢業實習。藥學專門教育課程內容主要包括:與藥學相關的物理、化學、生物、環境與健康、藥物與疾病、醫藥品的制造、藥學與社會等課程。實踐實習主要包括:實踐實習前學習、醫院實習和藥房實習。畢業實習則包括綜合藥學研究和綜合藥學演習。且學生在參加實踐實習之前必須在4年級的第二學期參加藥學共用試驗。藥學共用試驗包括機考(computer based testing,CBT)和客觀結構式臨床技能測驗(objective structured clinical examination,OSCE)兩項,是用以評價是否具備參與醫院實習和藥房實習最低限度的知識、技能和態度的全國統一考試。只有取得規定成績以上的學生才有資格參加在第5年進行的各11周(即2.5個月)的醫院實習和藥房實習[4]。該藥學教育標準課程是各大學需滿足的最低標準,各大學在其基礎上結合自身實際開設六年制藥學課程。
1.1 主要課程設置
以日本慶應義塾大學和中國藥科大學為例,慶應義塾大學藥學部藥學科(六年制)[5]與中國藥科大學臨床藥學專業(五年制)[6]主要課程的設置情況見表1。
由表1對比可以發現:兩所高校的課程都注重以患者為中心的藥師型人才能力的培養。與以往制藥型人才相比,合成分析類的課程都相對減少,生物課程及人文醫學課程比重相應增加。在基礎課程的設置上有相似之處,公共課程(通識課程)或基礎課程,主要包括數學、英語、物理、基礎化學、生物等。藥學專業課程,主要有藥劑、藥理、藥化、微生物等,并包含大量實習實踐課程(慶應義塾大學第5、6學年,中國藥科大學第5學年),主要包括醫院實習和藥房實習。
但在課程比重上有明顯不同之處,盡管中國藥科大學臨床藥學專業學制為5年,但課程數量上卻多于學制6年的慶應義塾大學藥學科,課程劃分相對細致。中國藥科大學開設了較多的實驗課程,實驗課程采用與理論課程同時開設的方式,這有利于學生及時掌握所學內容,鞏固理論課程的教學。日本慶應義塾大學則采用分別在第二、三學年多門基礎課程結束后,集中進入實驗室進行實驗操作,設置藥學實習和綜合藥學演習課程,將所學知識綜合運用在研究實驗中。日本實驗課主要學習操作規范、實用操作技能,學時并不多,但畢業實習時間較我國時間長,是提高學生動手能力、培養研究能力的主要階段。學生會在老師指導下,查閱文獻,自行設計較簡單的實驗,逐漸培養學生的實踐、創新能力和獨立工作的能力[7]。
在日本慶應義塾大學藥學科的課程設置中,人文課程占據相當重要的比重。該校畢業要求最低194學分,其中人文課程:人道主義學習和人與文化,兩門課程占20學分,體現出學校重視培養藥師型人才以人為本的職業素養。中國藥科大學同樣設置了醫藥倫理學、醫藥心理學、醫患溝通技巧等課程,但比重與日本相比仍然較少。
此外,由于我國藥學專業學生在進入實踐前不必參加藥學共用試驗,因而,進入實踐前的準備課程開設較少。日本慶應義塾大學藥學科在前四學年開設了大量準備課程,如第一學年的早期體驗學習(醫院藥房),第二學年的藥科早期實習,第三、四學年的實務實習前學習、實務實習前準備等。這些前期實習課程為學生提供了熟悉實踐場所、熟練掌握基本技能的機會,并為后兩年的實習做好準備。中國藥科大學則開設了內外婦兒等醫學類的課程,以提高學生在實踐時對患者病情有更好的了解。
1.2 臨床實習的安排
臨床藥學實踐是培養藥師型人才的重點環節,其教育質量與實踐基地的臨床藥學工作開展水平、導師的師資質量、質量評價體系有著密切關系。中國藥科大學采取選擇與有臨床藥學工作基礎的臨床醫院聯合辦學的模式。第四學年每周安排半日的臨床見習課程,由臨床醫師和臨床藥師共同帶教,以具體病例為單元進行臨床用藥治療學習。第五學年臨床實習,在醫院臨床部門實習20周,藥學(臨床藥學)部門實習18周。對于社區藥房,目前準備將模擬藥房投入使用,訓練分為藥品認知訓練、處方審核訓練、場景藥學服務訓練、ECS綜合模擬人實訓、常用醫學檢查訓練等,采用小組討論、角色扮演等教學方法,模擬社區藥房的實踐,盡量使學生獲得真實的實踐經歷。
在日本,大多數藥學院校沒有自己的附屬醫院,因此學生多安排在公立私立醫院和社會藥房進行臨床實踐。為保證實習的有效實施,藥學教育協會下屬各地區調整機構,建立了實習網絡,協調各實習基地的接收事宜,搭建起大學與醫院、社會藥房聯系的橋梁。慶應義塾大學藥學科在第五學年有各11周的社會藥房實習和醫院實習,盡量安排學生就近在不同的醫院和社區藥房進行實習,并在第六學年提供高級醫院實習等課程,培訓學生調劑、藥品管理、藥品情報的檢索與應用、處方核查、指導患者用藥、藥物監測等職業技能,培養與患者、醫生、護士等其他醫務人員之間的合作交流能力。
盡管在一些地區和高校臨床實習工作開展順利,然而在全國范圍內,我國和日本都缺乏足夠的臨床實習基地。日本在改革前實習期為1個月,臨床實習基地每年約可接受10次左右的學生實習。而現在,不僅實習期延長至2.5個月,學生人數也由于新增設的藥學院校而成倍增長,臨床實習基地的缺乏成為制約制度改革的重要阻礙[8]。以日本近畿地區為例,近畿地區共有大學14所,每學年的學生約有2500名,有約350家醫院和1700家保險藥房。但對于學生數量較多的神戶市、阪神地區,以及醫院數目相對較少的京都、奈良和滋賀縣等地,調整安排學生實習成為難點[9]。而中國目前臨床藥學總體水平偏低,具有帶教能力的基地、具有帶教能力的藥師數量偏少。各基地學生容納能力有限,過多的學生必然對實習的效果造成影響。且目前實習基地沒有統一的認證標準,硬件設施、教師學歷和專業經歷的要求不統一,教學水平參差不齊,臨床實習效果難以保證。
2 藥學教育與執業藥師準入的銜接
日本目前規定只有完成6年藥學科課程才可以參加全國藥劑師考試,考試通過后可獲得藥師執照進行相關職業活動。但作為過渡2017年前允許四年制藥學畢業生在獲得碩士和博士學位及完成6個月的臨床實習后申請參加考試。新的國家藥師考試科目分為必須問題考試和一般問題考試。必須問題考試包括物理化學生物、衛生、藥理、藥劑、病理藥物治療、法規制度倫理和實務。一般問題考試分為藥學理論問題和藥學實踐問題兩部分。與原來基礎藥學60題,衛生藥學40題,藥事相關法律法規及藥事相關制度20題,醫療藥學120題相比,新國家藥師考試試題總計345題,分類更加細致,其中實務題為95題,突出顯示出藥學教育改革對實踐的重視。合格的標準為整體答對65%以上,一般問題各科目答對35%以上,必須問題答對70%以上。2013年合格率為79.10%,其中六年制藥學科畢業生合格率83.60%[10]。
我國國家執業藥師資格考試分為四個科目:藥學(中藥學)專業知識(一)、藥學(中藥學)專業知識(二)、藥事管理與法規和藥學(中藥學)綜合知識與技能,考試都為選擇題,理論知識部分占較大分值,實踐相關問題較少。報考資格也較為寬泛,最低學歷要求僅為藥學或中藥學中專學歷,基礎較為薄弱,實際藥學服務水平已遠遠不能滿足人們日益提高的要求。對博士學歷者又不要求工作經驗,理論運用實踐的能力無從考察。2013年有約402 359人報名執業藥師考試,實際參考人數為329 886人,合格人數為51 865人,合格率為15.72%,真正注冊從事執業藥師工作的,更是寥寥。截至2013年底,全國共有277 940人具有可注冊執業藥師的資格[11]。但到2014年5月底,只有121 596名注冊上崗,占43.7%;其中注冊在零售藥店的執業藥師有88 607名,占注冊人數的72.9%[12]。由于20年前原國家醫藥管理局對執業藥師制度的設計首先是針對藥品生產企業,將執業藥師定位在質量的把關。這與如今執業藥師指導公眾安全用藥與合理用藥的定位偏差明顯,與培養藥師型人才的目標不相符合,導致執業藥師的準入制度與培養藥師型人才的藥學教育銜接出現斷裂。
3 藥學畢業生就業選擇
日本藥師的種類包括:社區藥師、醫院藥師以及臨床藥師,平均年收入為5 069 000日元(約合人民幣354 830元),較普通工薪階級收入高,在各行業中排行中等。目前由于執業藥師考試資格要求的提高,薪資另有一定的上升[13]。根據藥學教育協會的調查數據,2013年的藥學科畢業生39%成為了社區藥師,30.8%則在醫院或診所工作選擇成為醫院藥師,12.9%的畢業生進入制藥企業或者藥品批發企業(7.7%)從事藥品生產控制管理、臨床實驗協調員或醫藥代表等工作。另外,還有約10%的學生會在其他企業或政府機構任職[4]。由此可見,藥劑師一直是日本藥學人才就業的一個主要方向。
而在中國,藥劑師的收入水平不容樂觀。根據中國藥科大學對其畢業生進行的不完全統計,本科生畢業后從事藥劑師的平均月薪僅2938元(即年薪約35 256元),低于從事藥品銷售和藥品研發等工作的收入水平。由于臨床藥學專業畢業人數較少,無法形成有效的統計資料,以2011年全校畢業生就業情況來看,僅3%的學生選擇從事藥劑師的工作。23.5%的畢業生成為醫藥代表,20.7%的畢業生成為化學技術人員或研究人員,4.7%從事生物醫藥研究工作。而據對現有已注冊的執業藥師學歷和專業背景統計分析:大學本科學歷及以上有僅46 327名,愿意進入執業藥師行列的藥學人才不多[12]。目前我國醫療體制改革正在進行,藥學服務正從以藥物為中心向以患者為中心轉變,但是藥師的職責不明確,在醫療體系中作用不明顯,其社會地位低、公眾不關注、職業待遇差使得很多藥學人才不愿從事藥師的工作。這對于我國執業藥師的發展十分不利。
4 對我國藥師型人才培養的啟示
對比中日兩國藥師型人才的培養體系,可以發現我國的藥師型人才培養模式仍有不足之處:第一,長期以來,我國的藥學人才培養的是制藥人才,缺乏與臨床疾病診斷、治療和用藥方面的相關知識,更沒有臨床實踐和處理藥物治療問題的訓練,使藥師難以被醫療團隊和社會認可。日本有藥學教育標準課程,各學校在此基礎上根據實際設立課程,保證了課程水平的基本統一,同時也有各學校特色。我國培養藥師型人才的藥學教育體系目前對課程尚沒有國家標準,各學校課程差異大,人才培養水平難以確保。第二,中日兩國在藥師型人才的培養中都非常重視臨床實踐能力的培養,藥房實習和醫院實習等實習課程占相當大的比重。但同時兩國都相對缺乏臨床實踐基地,在安排學生進行實踐時有一定困難。第三,執業藥師準入制度上,日本國家藥劑師考試已與高等藥學教育合理銜接,對考試的資格、考試的內容都進行了調整,一定程度保證了藥劑師的執業水平。我國目前的執業藥師考試已經實施多年,相關政策已與目前醫藥體系現狀有所脫節。針對這些問題,對我國藥師型人才培養提出幾點建議:
4.1 加快我國藥師型人才的培養
我國目前通過執業藥師考試的有27萬余人,但真正注冊執業的僅10萬余人,而目前我國的藥店數量已經達到45萬余家,根據新版GSP對藥店執業藥師配備的要求,執業藥師的缺口巨大。日本在2006年藥學教育改革后,每年有約12 000人的藥學科畢業生[14],他們主要從事藥劑師的工作,滿足了社會對藥劑師的需求。借鑒日本的經驗,調整我國高等藥學教育的人才培養目標,在滿足制藥工業對藥學人才需求的基礎上,加快我國藥師型人才的培養,逐漸從培養制藥研發人才為主向培養為公眾提供藥學服務的藥師型人才轉變,解決我國執業藥師嚴重缺乏的問題。
4.2 完善課程體系建設
目前我國對于臨床藥學專業既沒有專業辦學資格認證,也沒有相關專業認證標準約束,使臨床藥學專業在課程設置、實踐環節、畢業生素質考核等方面缺乏統一標準。應當完善目前的課程體系,注重課程的綜合性,注重臨床藥學崗位所需的能力的培養,例如藥物治療學等課程應由臨床經驗豐富的臨床藥學專業的教師或藥師授課,多運用案例分析等非傳統的授課方式,將臨床知識很好地融在藥物治療中[15]。此外,應加強環節控制,評估保證學生的學習質量,如引入類似CBT和OSCE考試,學生進入醫院或藥房實習前實行綜合測試,成績合格者方能進入實踐教學環節。在臨床藥學實踐結束后,也可進行出科考試,確認學生實習情況。
4.3 推進臨床實習基地的標準化建設
我國以往的藥學教育重視專業知識的傳授,對學生實踐能力的培養有所忽略,但培養合格的藥師型人才不僅需要生物醫學類、藥學類、社會心理類等課程,還要保證足夠的臨床實踐和藥學實踐訓練。合格的標準化臨床實習基地對于臨床藥學人才的培養尤為重要[16]。我國開設臨床藥學專業的許多醫藥院校多有自己的附屬醫院,臨床藥學專業的學生多安排在附屬醫院進行實習,但各實習基地間沒有統一標準。目前國家正著手進行臨床藥學實踐基地標準的建設,統一實踐基地的基本硬件設施,規范教師資歷要求,統一和提高教學水平,保證臨床實習效果。就在各科室的實習內容進行細化,確定培訓指南和考核方案,切實提高實習基地的帶教水平。同時各院??稍黾优c社區醫院藥房或社區藥店的交流合作,使學生在不同的醫療機構接觸更多的患者。
4.4 完善藥學專業認證制度
將藥學專業認證結果作為執業藥師準考資質依據之一是國際慣例。美國藥房理事會就規定:北美藥師資格考試準考者必須具有美國藥學教育認證委員會(Accreditation Council for Pharmacy Education,ACPE)認可的藥學院校的Pharm.D.學位,并完成1500 h的實習經歷。日本同樣有藥學教育(六年制)第三方評價標準,以保證教育質量。目前我國藥學、中藥學已開展專業認證工作,認證方案中對主干課程、實踐環節、師資、人才培養質量等辦學指標都有非常明確的標準。教育部下一步將規范臨床藥學專業辦學標準,不僅對現有專業實行認證,還要對申請辦臨床藥學專業的學校進行準入審核。同時將專業認證結果和執業資格考試掛鉤,認證通過學校的合格畢業生才有資格參加執業藥師的考試,以銜接高等藥學教育與執業藥師考試,提高準入門檻,控制臨床藥學人才培養的質量。
[參考文獻]
[1] Yamakawa K. A history of a hundred years of pharmaceutical education in Japan [J]. Yakugaku Zasshi,1994,29(3):446-462.
[2] 文部科學省.學校教育法等の一部を改正する法律案「S/OL」.http://www.mext.go.jp/b_menu/houan/an/04021801. htm#gakko.2004.
[3] 日本國平成16年法律第134號.薬剤師法の一部を改正する法律[DB/OL].東京:厚生勞動省法律數據庫,2004.
[4] 日本薬剤師會.Annul report of JPA[EB/OL]. http://www.nichiyaku.or.jp/e/default.html.2014-01-02.
[5] Keio University Faculty of Pharmacy. Curriculum of Department of Pharmacy (6-year program)[EB/OL]. http://www.pha.keio.ac.jp/en/faculty/pharm.html. 2014-06-11.
[6] 中國藥科大學教務處.2013-2014學年第一學期課程表、2013-2014學年第二學期課程表[EB/OL]. http://jwc.cpu.edu.cn/Com4B710A32430D09E9.shtml.2013-12-27.
[7] 林以寧,霍融,馬世平.日本藥學教育改革現狀[J].中國高等醫學教育,2009,(1):43-45.
[8] 掛見正郎.6年冬下の病院·薬局実務実習の問題點[J].薬剤學,2011,71(6):305-308.
[9] 宮嵜靖則.薬學教育6年制における実務実習の問題點について[J]. 薬剤學,2011,71(4):215-217.
[10] 薬剤師國家試験のページ.第98回薬剤師國家試験の結果について[EB/OL].http://www.mhlw.go.jp/stf/seisakunitsuite/bunya/kenkou_iryou/iyakuhin/yakuzaishi-kokkashiken/.2013-12-19.
[11] 中國食品藥品監督管理總局執業藥師資格認證中心.2013年度國家執業藥師資格考試結果情況通報[EB/OL]. http://www.cqlp.org/info/link.aspx?id=1802&page=1.2014-01-21.
[12] 中國食品藥品監督管理總局執業藥師資格認證中心.2014年5月全國執業藥師注冊情況[EB/OL]. http://www.cqlp.org/info/link.aspx?id=1871&page=1.2014-06-18.
[13] 薬剤師の給料、賃金、年収、コストパフォーマンスを考察.薬剤師のモデル年収[EB/OL]. www3.plala.or.jp/atropine/yakuzaisitokane.html.2014-01-02.
[14] 三輪匡男.新薬學教育への取り組みと問題點[J].薬學図書館,2007,52(1):2-5.
[15] 石森林,何三民,熊雪豐.加強臨床藥學教育 培養服務型藥學人才[J].藥學教育,2010,26(4):15-18.
[16] 劉克辛,孟強.日本臨床藥學人才培養模式對我國的啟示[J].醫學教育探索,2012,(2):80-81.
(收稿日期:2014-10-21 本文編輯:程 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