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愛民
摘要:行政事業單位是政府職能的執行者,擔負著社會管理、社會保障、市場監管、經濟調節等職能,其資金的使用效率以及風險的管理水平一直被社會各界所關注。為了充分的履行政府職能,經過探索和實踐,政府在統一管理基礎上,將職能和資源分配、劃撥給各個行政事業單位,提供公共產品和公共服務。但隨著我國行政體制和公共財政體制改革進程的推進,這種分散管理模式會影響政府提供公共產品和服務的水平與效率。本文從行政事業單位財務管理現狀出發,提出財務管理方面存在的問題,設計出行政事業單位統一收支結算的財務管理模式。
關鍵詞:行政事業單位 財務管理 統一收支結算
一、行政事業單位財務管理的現狀
政府在對財政有限資金如何進行有效管理上不斷進行探索,大致可形成兩種財務管理模式:分散管理,集中核算。
(一)行政事業單位實行財政資金的分散管理
據統計,大部分行政事業單位實行財政資金分散管理模式。一方面,支出方面的分散管理,是財政部門按年度預算將資金劃撥到各個行政事業單位銀行賬戶,各單位的財務部門對所撥資金進行管理,做好日常業務的收支結算、賬務處理,年度終了編制年終決算報表與財務報告。另一方面,收繳方面的分散管理,是每個行政事業單位擁有資金收繳權,給被收繳人開具收款憑證,所收款項由各單位定期存入國庫。這種管理模式在收繳和支出環節,財政資金都會分散于各個行政事業單位,會相應的增加財務風險,導致統籌調配困難、財政資金流失。
(二)行政事業單位實行財政資金的集中核算
與分散管理模式相比,只有較少地方建立了會計核算中心,實行集中核算。會計集中核算,是把多個行政事業單位會計核算的工作集中于會計核算中心統一辦理,將會計核算、服務、監督融于一體的工作組織形式。實施和推廣集中核算模式,對于規范各行政事業單位的財務流程起到積極的作用,也杜絕了各單位違規開戶,坐支、挪用、截留財政資金,私設小金庫等問題。但就目前會計集中核算模式來看,多表現為“報賬式的集中核算”,會計核算中心將各單位已支付的票據進行報銷,對會計憑證的規范性起到督促作用,但無法統一調配各單位財政資金。
二、行政事業單位財務管理存在的問題
(一)財政資金使用效率較低
1.國有資產利用率低
各個行政事業單位同時具有財政資金的控制權和使用權,支出的盲目性和隨意性就會增大。行政事業單位支出項目當中,辦公樓的建設、車輛的購置、辦公設備的購買等占總支出的比例和數額最大,極大影響了國有資產的使用效率。建設辦公樓會出現人均辦公面積超標、裝修標準過高、預算超標等問題,意味著資產的浪費。購置車輛及辦公設備往往就有互相攀比,不考慮資產所帶來的社會經濟價值,造成資產過多閑置浪費。
2.資金周轉率低
首先,政府對已下撥到各行政事業單位的財政資金無法再次進行統一配置,長時間就會沉淀在各單位賬戶中,影響資金效益的發揮。其次,有收繳權的行政事業單位將所征收入上繳國庫,再由財政將資金撥付至各單位,這種“從收到支”過程中,環節較多,資金周轉速度受到很大影響。
(二)財務風險防范意識弱
1.支付權分散,財務風險增大
行政事業單位的負責人并非專業人士,缺乏財務風險的防范意識,有的負責人為了個人利益,有故意占有財政資金的想法。這種情況下,單位財務部門按負責人的指示對資金進行支付,會產生巨大的財務風險,造成財政資金的損失。另外,政府將財政資金撥付給各行政事業單位后,該單位直接對外支出,這樣對資金管理部門來說,無法保證經濟業務的真實性。
2.收繳權分散,財務風險增大
一方面,資金的收繳權分散,導致收入無法及時上繳國庫,甚至會出現占用、挪用、截留財政資金等危險。另一方面,有收繳權的單位,是直接接觸到現金,雖然所征收入的票據是從財政領取,但收費標準
(三)會計信息失真
1.核算口徑不一致所,會計信息失真
行政事業單位基本都有多個與財務數據相關的軟件,其中有如資產管理軟件、預算決算軟件、綜合申報軟件等,這就意味著每個單位擁有多個數據庫,每個數據庫中的數據不一致。條件有限,各軟件間不兼容,各數據庫不能相互對接,很容易發生財務人員對數據理解不一致,進而出現在不同數據庫中選取數據的情況。
2.核算層次過多,會計信息失真
行政事業單位管理層級過多,增加了財務數據由下至上的傳遞過程中信息失真的可能性。
三、行政事業單位財務統一收支結算的管理模式
(一)統一收支結算的會計賬目管理
1.完善會計科目體系建設
政府的收支分類改革,對預算科目體系進行了重新的設計和劃分,對收入進行統一分類,全面細致地反映政府各項收入;按照支出功能和經濟進行分類,清晰地反映政府各項職能活動、各項支出的具體用途。統一收支結算的管理模式要以政府收支分類為依據,結合單位的類款項會計科目,建立商品和服務支出、工資福利支出、對個人和家庭的補助等會計科目體系。這種會計科目體系能有效地解決分散管理模式下的會計賬目“各自為政”、無法形成有機整體的問題。
2.提高統一收支結算的運行效率
結算中心應與財務軟件公司合作,實現會計科目體系的標準化、數字化、網絡化,將數據庫系統和相關應用服務程序緊密相連。功能強大的財務軟件可以對會計科目進行批處理,可以通過網絡技術實現計算終端的數據共享,可以通過各個模塊對財務數據進行提取,可以加強統一收支結算的高效運行。
(二)統一收支結算的會計人員管理
1.加強人力資本開發及人力資源配置,選拔優秀人才
結算中心應加強人力資本的開發和人力資源的配置,以便吸納鍛煉綜合素質高、業務能力強的會計人員,然后根據崗位的職責要求將會計人員分配到各個崗位,充分調動其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最終促進統一收支結算管理模式的運行。
2.劃分人力資本級別,鋪設晉升道路
結算中心的單位性質是統一收支結算的運行模式,其工作性質決定了結算中心的人員管理,在采用傳統職位等級劃分基礎上,還應詳細劃分為人力資本級別。這樣傳統職位等級劃分與現行人員管理模式相銜接,有利于人員的管理;另外,按人力資本價值大小等級排序,使個人收入與個人的貢獻和能力掛鉤,為工作人員提供晉升機會,形成積極向上、競爭有序的工作氛圍。
3.建立崗位輪換制度,防范財務風險
要想保障結算中心內部的會計控制休系能夠正常運行,應建立崗位輪換制度。定期崗位輪換可以有效防止職務舞弊的發生,防止內部控制制度流于形式,這既滿足了單位自身發展的需要,也響應了國家政策的要求。良好的崗位輪換制度,能夠讓會計人員全面的接觸統一收支結算的財務管理模式,熟悉預算、核算、政府采購、結算、資產管理等業務流程??陀^的為員工創造了學習機會,搭建了溝通平臺,提高了綜合素質,給結算中心和會計人員帶來雙贏。
(三)統一收支結算的會計檔案管理
1.增強原始憑證的完整性
對于結算中心來說,從收入和支出兩方面入手,可以不斷增強原始會計憑證的完整性來增加會計信息的維度,以便提升會計信息質量。隨著網絡信息技術的日益發展,取得、存儲、傳輸視頻證據在技術層面已趨向成熟,成為提升會計信息質量的另一種途徑。
2.保障會計信息的安全性
在增加原始憑證會計信息維度、擴充信息含量的基礎上,結算中心還要加強電子賬務加工、傳輸和存儲等管理工作來保障會計信息的安全性。首先,會計數據信息要嚴格進行登記、計算、分類、檢查控制等數據加工工作。其次,強化數據存儲、備份工作,防止數據丟失等風險,保持系統的高效運行。最后,優化數據的傳輸工作,防止業務數據被修改,會計信息被竊取。
參考文獻:
[1]財政部.《關于正式實施行政事業單位資產管理信息系統有關問題的通知》財辦[2009]39號.
[2]劉有寶.政府部門預算管理[J].中國財政經濟出版社,2006(01).
[3]羅振.行政事業單位財務統一收支結算研究[D].財政部財政科學研究所,2009.
(作者單位:煙臺市芝罘區教師進修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