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振江
摘要:隨著我國社會生產力以及現代科技的發展,被稱之為第三利潤的物流行業也逐漸崛起,國內很多物流企業得到了飛速的發展。和其他的現代企業相同,財務管理工作也屬于現代物流企業中的核心工作,它貫穿于現代物流企業內部管理工作的始終,同時也在很大程度上決定了物流企業的經營與決策。本文結合筆者實際工作經驗,按照物流企業財務管理活動的先后順序,探討了事前預測、事中控制、事后反饋的財務管理系統的構建策略。
關鍵詞:物流企業 財務管理 構建策略
一、現代物流企業事前財務預測
(一)財務預測
由于很多現代物流企業都是按照合同條款的要求,為客戶提供定制化、個性化的物流服務,而并不是按照客戶的臨時需求來提供服務的,因此就要求物流企業必須要做好事前的財務預測。其一可以選擇物流業務量百分比的預測方法,這主要是按照物流企業的業務量和資產負債表、利潤表項目間的比例關系,對物流企業所需求的融資量進行預測的辦法。運用物流業務量百分比預測法來實施財務預測的過程中,應該假設收入、費用、資產、負債和物流收入間的固定比例,之后再按照預計物流業務量及相關的比例,對資產、負債以及所有者權益進行預測,之后才能夠確定融資量。其二我們可以選擇線性回歸分析,首先要假設物流企業資金需求量和業務量之間存在一種線性關系,之后結合相關的歷史材料,建立回歸直線方程來計算參數,從而確定資金需求額度。
(二)財務決策
其一是定性財務決策,即是對事物獨有的不同屬性進行判定之后決策的辦法,定性決策主要是建立在邏輯思維以及經驗判斷的基礎之上,這一決策的特點是更多的偏向于個人主觀經驗以及綜合分析對比來決策。這種決策方法通常來說有專家會議法、費爾德法等。其二是定量財務決策方法,即是對事物不同因素和屬性進行綜合分析之后而決策的辦法,定量決策的特點在于必須建立數學模型,之后再按照決策的條件等得出結果。定量決策主要有線性規劃法、馬爾科夫法以及后悔值法等。
(三)預算管理
預算管理可以稱得上是事前財務管理過程中最有效的手段,是確保物流企業財務監管更加主動的重要措施,也是物流企業財務管理工作中的關鍵一環。從根本上而言,預算不是對數據進行簡單的排列,而應該是和企業治理結構相適應,關系到企業內部各管理層次的責任安排。進行預算管理的主要目標是為了更好的進行財務監督控制,它把預算主體和預算單位的行為調和于“自我約束”與“自我激勵”的層面上。預算管理不僅是對執行主體進行控制的行為,而且還是控制執行主體行為結果的管理手段。
(四)財務管理制度
財務管理制度是物流企業財務管理系統的基礎和保障,財務管理系統的有效性也從中體現出來。科學健全的財務管理制度不但可以給企業帶來一個明確的財務運作規范,同時還能夠成為企業進行財務監督管理的依據以及展開財務評價的標準。可以通過對財務管理制度進行完善,對物流企業的運行機制進行規范和控制,強化物流企業制度化的管理機制,進而幫助企業為下一步的財務控制管理提供一個好的條件。
二、現代物流企業事中財務控制
(一)資金籌集與投放活動控制
首先要科學的確定資金需求量,有效控制資金的投放時間。無論是選擇何種方式以及渠道來籌集資金,都必須要事先知道資金的需求量,從而保證籌資量和需求量處于平衡狀態下。盡量把資金運用到急需的項目上,把籌集和使用結合起來。
其次必須要仔細的選擇籌資來源,盡可能的降低資金成本。物流企業有很多籌集資金的方式,但是不管使用哪種方式進行籌資都需要付出代價,這種代價我們稱之為資金成本。因此必須要對不同籌資方法進行分析研究,從而得出企業籌資方式的最佳組合。
最后必須要注重資金的配置結構。所謂資金配置結構一般指的是固定資金與流動資金之間的比例關系、對內對外的比例關系。當資金供應一定的狀態下,資金配置結構是否合理直接關系到資金效益水平。所以我們必須要通過財務調控的方式,用充足的數據資料來對資金配置結構的合理性進行論證,從而決定更加科學有效的資金投放方式,建立并完善投資管理機制,構成一套科學可行的投資程序。
(二)物流成本控制
第一是標準成本控制。所謂標準成本控制即是按照標準成本來對成本進行計算,它可以把成本計劃、成本控制以及成本分析三者結合起來進行成本管理。標準成本是物流企業結合自身經營過程中的各種消耗量和標準費用率而得出的生產經營成本。通過標準成本和實際成本之間的比較,能夠幫助我們更準確的得出成本差異的主要原因,從而及時的采取措施來對費用支出進行控制,進而幫助企業降低經營成本,提升經濟效益。
第二是目標成本控制。這種方法能夠在物流成本控制中發揮較大的作用。這種方法主要是為了更好的實現物流成本的控制,從而讓客戶的需求得到最大的滿足。這種方法是站在戰略的高度進行分析,和戰略目標有機結合起來,讓成本控制和物流企業經營管理中的資源配置相平衡。
(三)利潤分配控制
一方面,我們要構建科學有效的分配模式,而這其中的難點在于怎樣安排資本、技術以及管理等因素在物流企業內部分配之中的地位,這些因素參與分配的各個順序、應該得到的收益份額以及不同因素市場價格的確定方式等。另一方面,我們必須要建立健全分配制度。在物流企業分配制度之中明確的規定了不同要素所有者在進行分配的過程中所應該承擔的權利及義務,健全的利潤分配制度必須要擁有完善的激勵與約束機制,這樣才可以更好的對物流企業利潤分配者和參與者間的關系進行協調處理。完善的激勵機制不僅要避免代理人侵蝕出資者、債權人的利益,避免大股東侵害小股東的利益,同時還應該避免一般勞動者利益的受損。
三、現代物流企業事后財務反饋
(一)財務報表編制
企業的財務報表指的是包含了企業所有財務會計信息的表格。在企業進行會計核算的過程中,所發生的各項經濟活動都已經根據標準的會計程序,在相關的賬簿中進行全面、分類的記錄與計算。企業在某一階段的財務狀況以及某一階段內的經營成果,在日常的財會記錄中就能夠體現出來。但這類日常的會計核算資料數量往往非常多,而且相對分散難以集中對企業的財務狀況進行概括。物流企業的管理人員、債權人以及財政稅務部門和其他同企業存在利害關系的單位,不能夠直接將這些分散的會計記錄來對企業的財務狀況與經營成果進行評價。因此我們必須要對物流企業日常的會計信息進行分類、匯總,根據標準按表格形式來編制會計報表,從而全面綜合的展示出企業經濟活動,為各方的管理決策提供更加準確的依據。
(二)財務分析
財務報表指的是物流企業相關的財務狀況以及經營成果的信息載體。但財務報表中各個項目的金額若是各自孤立來看待,是無法反映出有價值的信息的,我們必須將其與其他數據進行比較,這樣才能夠得出更加完整的信息。而這種將財務報表上的數據和其他相關數據進行比較,同時根據相關標準來全面評價的工作即是財務分析。財務分析工作屬于財務管理系統中的一個關鍵環節,不但要圍繞財務管理的目標,同時也必須關系到企業的其他管理任務,要注意到因為資金的運動、財務關系的綜合性而導致的財務管理輻射性。另外,我們在財務分析的過程中,還必須要結合各種可以得到的社會評價報告,例如說會計師事務所的審計報告、驗資報告、投資項目可行性報告、宏觀經濟形勢分析報告以及市場風險調查報告等。
四、結語
總之,財務管理系統的構建以及應用對于增強物流企業內部管理水平以及提升財務管理工作質量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這一點在我們的實際工作中已經能夠看出。科學的財務管理系統構建主要是對現代物流企業某一特定階段的財務管理現狀、企業營運能力以及經營成果展開分析,從而全方位的對企業財務活動狀況進行評價,以此來對物流企業財務活動進行有效的控制,預測企業財務活動的未來,確保物流企業財務管理工作質量的提升。但我們也應該認識到,現代物流企業財務系統的構建是一項長期性的工程,我們應該在深入調查研究的基礎上,結合物流企業的實際情況,積極完善財務管理系統功能,確保財務管理系統充分發揮出其功能和作用。
參考文獻:
[1]郭迎霄.物流企業財務管理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現代商業,2012,(18):105.
[2]賀鳳霞.物流企業財務管理問題研究[J].物流技術,2013,(15):78.
[3]武貴梅.物流企業財務管理探討[J].企業研究,2012,(4):6.
(作者單位:新疆石油管理局物資供應總公司財務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