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華鳳
【摘要】學生的學習過程主要集中在課堂上,通過課堂教學獲取知識以及培養自己的能力。因此,高效課堂的構建是為學生提供良好學習平臺的重要基礎。隨著新課改的不斷深入,其中對于初中數學教學階段構建高效課堂也提出了新的要求。作為一名教師要使自己的教學方法始終適合高效課堂的需要,除了不斷的創新自身的教學方式,還需要充分體現出教師的主導性與學生的主體性在高效課堂構建過程中的作用。
【關鍵詞】初中數學 高效課堂 構建策略
傳統的教學模式過于追求和強調老師在教學過程中的主體地位,忽視了學生的主體性,從而導致課堂教學效率不高,學生對于學習也缺乏興趣與信心。要想實現初中數學高效課堂的成功構建,首先要重視學生的主體性,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用適當的方法對學生進行引導,增加自身與學生之間的溝通和交流,運用易于被學生接受的教學方法。
1 明確教學過程中教師與學生的地位
隨著新課程改革的逐步實施,教師與學生在教學過程中的地位也發生了變化,教師不再是一切教學活動的主體,而學生的主體性特征越來越明顯,教師正確的引導,學生通過自身的探究、合作等方式獲取知識。
1.1教師的主導性
教師在教學過程中的主要任務是引導學生去發現問題、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在課前教師要準備好備課內容,將每一課時的重點、難點以及考點等都做出精心的設計。根據課時的難易程度設定具體的授課模式(教師講、學生自學或者是小組互助學習),以此體現教師的主導作用。
1.2學生的主體性
教師在課堂上要進行積極、正確的引導,留給學生足夠的空間可以去自主學習。比如在進行“二元一次方程”這一課時的過程中,可以應用實例教學法“,小亮和小紅期中考試數學成績一共是150分,問這兩位同學分別考了多少分?”這個問題緊貼學生的學習,看似非常簡單,可以引發學生眾多的猜測和答案,學習二元一次方程的興趣也一下子被激起。通過設定兩個未知數x和y,得出x+y=150,但是這個方程有無數的解,此時就需要老師將另一條件提出,小紅的分數是小亮的二倍,即y=2x,這樣學生就明白必須同時滿足以上兩個方程才能解出兩個未知數。接著老師能自然的引出二元一次方程的概念,并且學生在接受的過程中也不會顯得那么陌生,因為它就存在于我們的身邊,縮小了學生與知識的距離,自然學習的積極性和興趣都會提高。所以,在教學的過程中教師要重視教學實踐活動在教學過程中的運用,這種教學方式對于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以及實踐能力都有很大的幫助。
2 高效數學課堂構建的策略
2.1趣味導入,喚起熱情
講臺似舞臺,教師似導演,教學似劇幕,而課堂導入則是序曲,若精彩新穎,可吸引更多觀眾,感染他們,將其帶入神秘的知識世界,享受知識盛宴"可見,在成功的課堂中,有效導入是十分必要的"通過趣味有效的課堂導入,可以拉近師生心靈距離,吸引學生課堂注意力,也可以喚起學生強烈的探知欲望,使其滿懷熱情地融入學習意境中,點燃智慧火花,讓課堂活動更有效、更自然、更生動的開展,為后續學習奠定良好基礎。因此,在初中數學教學中,教師需要注意課堂導入,并注意其趣味性。這就需要教師由學生興趣特點出發,并根據教學實際,靈活運用趣味導入法,如故事導入、生活實例導入、游戲導入、操作導入等。例如,在講中位數與眾數時,教師可結合生活實例與現多媒體技術手段,設置生動趣味的教學情境,以吸引學生的注意力,使學生產生探索欲望例如,可以引入下面的故事:小王是一名中學生,畢業后他想找份月工資在一千元以上的工作,某天偶然的情況下,小王看到一家策劃公司的招聘廣告,上面寫著月平均工資2500元,于是他被深深的吸引了,迫不及待地參加了該公司的應聘:下面是該公司5月份的工資報表.
思考:請問策劃公司的經理是不是欺騙了小王呢?請你們幫助小王算算策劃公司員工的月平均工資"那么,問題究竟出在哪里呢?(因為平均數容易受到極端數據的影響,因此策劃公司的月平均工資難以客觀地體現出一半職員的實際月薪)
2.2創設問題情境激發學生學習興趣
創新是一個民族進步的靈魂,問題是創新的基礎和源泉。以學為主的課堂教學模式,首先強調給學生營造包含問題的真實或擬真的情境。因此創設問題需要從學生的需要出發,從學生的已有經驗和生活實際出發,使學生對知識的學習產生巨大的內驅力,在最短的時間里引起學生的注意,產生一發不可收拾的學習熱情,把學生帶入探究知識的海洋中。
2.3將數學思想滲透進日常教學中,以提高學生的思維能力
數學思想指的是現實世界的空間形式和數量關系反映到人的意識之中,經過思維活動而產生的結果。對數學思想的了解應該從初中階段開始給學生灌輸,像:數形結合思想、分類思想、類比以及函數等思想。數學思想是數學這一門學科的靈魂,它隱含在數學知識當中,隨著學生思維能力的不斷提高,數學思想也會逐漸的被學生理解和接受。比如在學習一元二次方程組的時候,通過方程組的解來理解不等式組的解集的概念其中就將類比思想滲透其中了。通過知識的遷移不知不覺將新知識也掌握了。因此,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應有意識的在進行例題和知識點的講解的時候將數學思想滲透其中,從而提高學生的思維能力。
當然,在追求初中數學課堂高效課堂的構建過程中,不能只是單純的追求教學有效性,在追求教學效率提高的同時也必須要重視對學生思維以及創新能力的培養,要兼顧課堂教學的生態與效率。因此,在適應新課改要求的前提下在教學策略制定的時候需要老師熟練掌握,并且能自然、靈活的運用到教學中。讓學生從數學學習中學會學習的方法,從自身的各種嘗試中學會探索精神,并從自身的探索中有所發現,從發現中得到發展,從發現中激活自己的思維并能激發自己的學習興趣,將自身潛在的創造力激發出,盡可能的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但這是一個漫長的過程中,在此過程中需要老師采用正確的方法去引導。
【參考文獻】
[1]林良為.新課程背景下初中數學多元化教學的反思[J].新課程(教育學術),2011(5).
[2]朱繼文.關于初中數學課堂教學過程的幾點思考[J].科教新報(教育科研),2011(40).
[3]姜紹忠,李俊平.關于初中數學教師理解新課程理念現狀的調查報告——對呼倫貝爾市初中數學教師的調查[J].中國校外教育,20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