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君
摘要:隨著教育改革的不斷深入,高校出現基建熱潮,在改善高校基本條件的同時也暴露出許多問題。為提高基建投資效益與資源利用率,完善基建財務管理,實行基建財務精細化管理顯得尤為必要。本文就如何解決高校基建財務管理存在的問題,改善基建財務管理方法,探討了基建財務實行精細化管理的必要性及思路。
關鍵詞:高校 基建財務 精細化管理
隨著科教興國政策的深入貫徹,國家社會不斷加大對高校的投入,各地高校大興基建項目,在改善高校基本條件的同時也暴露出如制度監管不力、投資計劃性不強、日常管理薄弱等諸多問題。在目前社會經濟各領域深化改革的背景下,高校應轉變傳統思維、拓展財務管理智能,對基建財務管理引入創新的管理理念與管理手段,實行精細化管理,以提高基建投資效益,提升資源的利用率。
一、高校基建財務精細化管理的必要性
(一)高校基建財務管理存在的問題
1.基建財務內控制度不完備,規范性與約束性較差
高校自身缺乏完備的基建財務管理制度體系,對基建財務內部控制的規范化方法與約束機制不健全。同時,內部監督也存在許多不規范之處,有關內部監督管理制度規定缺乏,基建財務人員的專業水平也不高,日常審核監督常流于形式,存在“較難發現實質問題,發現問題整改力度不夠”等問題。
2.基建項目投資計劃性不強,缺乏投資效益評估分析
近年高校膨脹式發展,各類基建項目投資日益拓展。但許多高校在投資上存在貪多、夸大的盲目性,未能客觀的聯系高校自身的發展特點、財務狀況等實際情況做出科學有效地投資計劃,尤其忽略對基建項目的投資效益分析,對未來長遠的社會經濟效益評估不足,從而盲目投資導致資源浪費。更不乏有些高校不顧自身實際,盲目攀比,圈地蓋樓,奢華裝修,“過度”建設導致大量舉債。
3.對基建項目竣工財務決算工作重視度不夠,資產移交環節薄弱
基建項目管理人員更多關注工程的進度、質量及付款等問題,對于整個工程完工后的竣工決算問題較忽視,也缺乏基建檔案的有效歸集與管理,一些工程竣工并投入使用后遲遲未做資產移交手續,在賬務系統上反映大量的超期在建工程,造成資產價值失真,直接影響會計數據的質量,同時對于高校的資產管理與評估工作也造成極大的負面影響。
(二)高校基建財務實行精細化管理的必要性
針對目前高校基建財務管理存在的問題,推行精細化基建財務管理勢在必行。精細化管理是二十世紀90年代起,在西方盛行的一種管理理念,強調以“細”為起點管理企業,細中求精。借鑒這種先進的管理理念,拓展到高校基建財務管理領域,對于高校基建財務管理的具體業務流、崗位工作職責,建立起嚴格細致的工作流程和業務規范,并拓展基建財務管理的職能,使其延伸高校經營發展決策層面,涵蓋基建項目的全過程管理,從基建財務工作的事后靜態核算反映職能轉向全方位、全過程的動態控制職能,實現基建財務為高校總體發展目標服務,提高基建投資效益,提升高校總體運營效能。
二、高校基建財務管理實行精細化管理的思路
(一)建立健全高校基建財務的內控機制
1.完善基建財務制度與流程,明確基建財務人員工作職責
合理的制度和嚴格的程序是精細化管理的重要前提。高校計劃實行基建財務的精細化管理必須從根本上轉變觀念,重視制度建設,建立健全基建財務規章制度與流程,明確基建財務管理人員的崗位工作職責,從思想及行為上共同約束相關人員,提高工作效率,保證工作質量。首先,依據國家有關制度結合自身基建業務特點制定有自身特色的基建財務管理辦法,明確相關管理部門職責,確定基建項目概預算、資金結算管理、竣工財務決算等各方面的規范化要求;其次,要在日常財務工作中強化對基建財務人員的工作職責要求,制定詳細的崗位職責書,要求基建財務人員主動了解高校自身的發展規劃、投資方向,積極參與基建項目概預算、決算等工作,做好日常基建資金使用的監督與管理,負責會計信息的整理與分析,并及時向上級領導及有關部門及時反映。
2.加強基建財務內部控制,嚴格過程合規性審查
嚴格開展基建財務的內部監督與流程審查,是規范化的制度流程免于形式化的必要舉措。高校有必要針對基建財務制度與業務流程定期開展合規性檢查,可將責任歸屬于監察審計部門,成立專業的內審小組,定期檢查基建財務制度的貫徹執行情況,及時發現反映管理漏洞與滋生腐敗等問題。重點審查基建資金的使用和管理,復查其審批流程的合規性、審批資料的完整性,防范在資金使用過程中偽造、變造原始憑據套取資金等違法違紀行為。
(二)不斷強化高校基建項目的全過程管理
1.制定科學的投資計劃,做好基建前期準備工作
科學合理的投資計劃決定了基建財務狀況的良好開端,基建財務人員應參與基建項目的投資計劃工作,充分考慮高校自身的發展規劃、辦學標準、財務狀況及投資效益等實際情況,提出可行性評價意見;結合工程質量標準、當地最新造價指標以及歷史工程成本,聯合基建工程、技術部門參與基建項目的概預算,并結合財務指標預測,提出相應可行的資金籌措方案。通過加強對基建資金使用的源頭控制,嚴控計劃的實效性,杜絕攀比跟風、盲目建設,做到量入為出,防范財務風險。
2.細化基建項目合同管理,強化基建項目的過程跟蹤控制
合同管理是決定項目管理質量的重要因素,通過細化的基建項目合同管理可增強基建財務管理的條理性。高校可通過信息化手段,由基建部門與財務部門攜手共建基建項目合同臺賬,對每一個基建項目單獨設臺賬,錄入項目合同金額、付款條件等基本信息,并按工程進度登記付款時間、付款額度及比率等過程信息,從而實現基建項目的動態跟蹤管理,并可防范重復付款等風險。
3.嚴格規范基建資金支付程序,合理安排與控制基建資金
在支付基建資金時,應嚴格遵守資金付款審批程序:基建管理人員核定→基建部門負責人審批→監察審計部門審核→分管基建項目校領導審批(按限額)→財務處審定付款。基建資金支出應嚴格按年度投資計劃、基建支出預算和工程建設進度付款。基建財務人員在日常基建資金支付過程中,須嚴格依據國家及高校的相關政策規定,認真把好審核監督關,對信息不準確、不完整的原始憑證要求更正、補充或予以退回,對違反有關制度規定的行為,應當制止和糾正,并及時通報主管領導。
4.及時開展基建項目竣工財務決算,加強資產移交管理
按照國家及地方相關的基建管理政策規定,高校應在基建項目竣工后及時完成竣工財務決算工作,并辦理固定資產移交手續。基建部門應加強對基建檔案的管理,分項目將項目可行性研究報告、項目設計資料、項目概算及批復文件、工程承包合同、工程結算資料等相關檔案資料歸集、整理,并與財務部門及時有效溝通傳遞有關資料;基建部門會同財務、審計部門做好竣工項目的實物盤點清理工作,做好施工現場和庫存材料的清點核實工作,確保實物價值的真實性;基建財務人員應敦促基建管理人員與工程承包單位及時清理往來賬款,注意日常工作中定期與基建部門溝通并獲取基建項目竣工所需的各項檔案資料,及時按主管部門要求編制竣工財務決算報表及說明。
(三)逐步細化完善高校基建財務的日常核算
高校基建財務日常會計核算精細度不夠,且基建賬獨立于事業財務賬,造成基建項目的會計信息反映不及時、不準確等問題。2014年新的《高等學校會計制度》開始陸續在全國各高校執行,新制度增設“在建工程”一級科目,并規定基建賬需及時并入學校事業財務賬。高校應及時抓住新舊制度轉化的契機,細化完善基建財務的日常核算工作,根據自身建設特點開設完整的會計科目層級體系,并拓展包括項目代碼、往來核銷代碼等主要信息的輔助核算功能,嚴格按基建業務性質核算直接支出與待攤支出,不斷提高會計核算的準確性與有效性,切實為高校未來發展決策提供完備的數據支持。
(四)大力提升高校基建財務人員的整體業務水平
在目前高校快速發展的背景下,基建財務管理愈發顯示其不可或缺的重要性,基建財務人員應跳出傳統的角色定位,從“資金出納”的角色轉換到“綜合管理”的定位。高校應大力培養基建和財務復核型人才,挑選基建財務人員時不僅要求具備財務專業知識,還需具備綜合學習能力,要求基建財務人員能夠參與包括基建工程概預算、招投標、工程施工、工程結算、財務竣工決算等基建業務的全過程管理,了解與跟蹤基建工程進展狀態,能夠結合財務管理理念科學的把握基建財務制度。同時,結合高校自身特點,組織多種形式的業務交流與專業培訓,對基建財務人員進行有針對性的培訓,提升其綜合業務水平與專業素養。
參考文獻:
[1]唐曙光,李愛國.關于高校基建財務實行精細化管理的探討[J].會計之友,2010,(10):100-101.
[2]付鳳英.高校基建財務實行精細化管理探討[J].財經界,2012,(2):181-183.
[3]李軍.淺談高校基建竣工財務決算管理.現代商業[J].2009,(18):214-215.
[4]曹異芳.關于加強高校基建財務內部控制的一些思考[J].會計之友,2010,(10):67-68.
(作者單位:廣東省外語藝術職業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