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華松,李雪松
淄博市新材料研究所
橡膠助劑是工業生產中常見化工品,其主要的品種包括促進劑和防老劑兩種,還有其他少量種類較多的加工助劑。在上世界的90年代中后期,橡膠輪胎和輪胎工業的格局發生變化,逐步轉移到東部國家,橡膠助劑工業也被轉移到東部國家,為亞洲地區尤其是中國的橡膠助劑工業提供了高速發展的機遇。而隨著我國經濟不斷發展,我國的汽車行業得到雄厚的資金和技術支持,也在極速發展當中,為橡膠輪胎提供了廣闊的市場,輪胎生產量極大地提高,增加了對橡膠助劑的需求。我國是目前全球最大的橡膠助劑生產和消費國。
在國外,橡膠助劑行業進行了大規模的行業調整,而國內橡膠制劑行業則因為市場需求增加而擴大,使得國內橡膠助劑行業具有較高的競爭力,對國外橡膠助劑企業造成威脅。國內外橡膠助劑工業的競爭愈加激烈。未來,我國的橡膠助劑行業將迎來一個加大的發展和調整時期,未來將是我國橡膠助劑行業發展的黃金時期,實現自動化、技術化,引進高規格設備,使用高效環保產品,國際化生產經營將成為我國橡膠助劑發展的策略。
在國外,大型橡膠助劑生產企業都為跨國公司,其中最大的生產公司為福萊克斯公司,這家公司的年銷售額超過6億美元,產品豐富,包括了所有的助劑產品,不僅僅是橡膠助劑。國際上首先進行工業化生產后硫化穩定劑和抗硫化返原劑的企業是福萊克斯公司,接著是拜耳公司。拜耳公司的經營模式也具有十分濃厚的企業特點,它經營著促進劑、防老劑、防焦劑等大多數助劑產品。而它的子公司萊茵化學公司則經營著促進劑和防老劑、硫化劑的預分散體、加工助劑、發泡劑、防護蠟等產品。除外,斯洛伐克皮特里密克斯、日門大內新興公司等都是在本國生產、到國外銷售的區域性公司,同樣生產大量的助劑產品。
我國橡膠助劑的生產規模發展迅猛,橡膠助劑生產公司如雨后春筍般興起,成為競爭力極強的行業。根據不完全統計,直至2003年我國的橡膠助劑總生產能力20萬左右,而t/a的生產總量為12萬,t占世界助劑生產總量的17%,生產能力遠遠超過千噸企業。在2003年時我國的橡膠助劑生產總值已超過13萬。而在汽車需求量大的今天,橡膠輪胎的需求也急速上升,使得橡膠助劑的產生逐步向國際靠攏,為我國的橡膠生產助劑行業的發展提供了有力的條件。目前我國的橡膠助劑生產量基本滿足生產需求。
未來,橡膠助劑朝著無毒、安全、節約、高能的方向發展,將采用綠色生產工藝,改善加工環境。在全球范圍內,橡膠助劑的產品更新日新月異,更新速度較快,品種種類繁多、形式多樣,逐漸趨向高能化。而我國的橡膠助劑品種相對于國際企業而言較少,總體發展水平較為落后,應加快研究的步伐,并且適時地引進國外最新產品和技術,共同生產新型橡膠助劑,推動我國橡膠助劑走向新的發展高度。
在國外,橡膠助劑產品的發展趨勢是保證產品的環保和高性能,因此橡膠助劑生產企業淘汰了原有的有毒的生產工藝,一些大企業推出了一系列最新產品。在促進劑產品生產上,福萊克斯公司將研發出無亞硝胺、可代替NOBS的新產品TBSI,這種新產品的燒焦期較長,能夠有效改善硫化橡膠的抗返原性;拜耳公司可生產出用來替代PZ和EZ的ZBEC新產品;萊茵化學公司則生產出無亞胺毒性的Rhenocure等復配促進劑。在抗硫化返原劑的生產上,福萊克斯公司則是主打Perkalink900這款產品,這是世界上首個用抗硫化返原劑名稱作為銷售的產品;拜耳公司也推出了一款最新的結構化產品烷基硫鍵產品;還有一款產品被稱為VulcureKA 9188,它能能夠有效提高橡膠的熱穩定性和抗返原性。而在防老劑產品方面,有尤尼羅伊爾(康普頓)公司生產的三嗪化合物Dura?zone37和汽巴精細公司生產的新型胺類橡膠防老劑Irgazone997。
我國橡膠助劑生產企業基本已達到自給自足的水平,生產工藝足以支撐企業在企業內進行生產,而非到企業外部進行產品購買。橡膠行業的發展趨勢是生產無毒、高效、綠色的產品,其需求急劇上升,極大地刺激了助劑行業的規模發展。而我國科技部早已把生產環保的橡膠助劑列入科技型中小企業創新項目中,并且早在1999年就已在科技部成立防焦劑CTP、硅烷偶聯劑產業化等項目,我國橡膠助劑行業在國家支持下快速、健康地成長和發展。而在“十一五”期間我國的橡膠助劑行業發展更加迅猛,綠色化、產業化成為可能,產品結構實現調整,并將重點生產能夠降低輪胎毒性的中胺類促進劑NOBS的使用比例,全面實現橡膠助劑生產的綠色化、節能化和高效化。
總而言之,全球的橡膠助劑發展步伐越來越快,其產品更偏向環保、節能、綠色和高效,符合節約型社會轉型時期的需求。橡膠助劑生產行業在未來將成為具有強勁競爭力的行業,并且能夠極大地促進社會工業化發展的步伐,促進社會進步。
[1]呂詠梅.我國橡膠助劑市場分析[J].橡膠科技市場.2011(06)
[2]梁誠.橡膠助劑工業的回顧與展望[J].橡膠科技市場.2010(06)
[3]梁誠.國內外橡膠助劑生產現狀及其發展分析[J].輪胎工業.2008(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