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家輝
東北財經大學
論我國親子鑒定存在問題及完善對策
孫家輝
東北財經大學
親子鑒定技術對于確定當事人之間的親子關系,解決親子糾紛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同時也帶來了不利的后果和損害。因此,我們應當在堅持親子鑒定技術優越性的同時,完善相關親子關系法律。本文的創新之處在于對親子鑒定糾紛和親子鑒定技術進行全面分析的基礎上,提出了相關的立法建議,明確提出進行親子鑒定的原則,簡析了法律規定適用親子鑒定案件的類型,進而詳盡的提出建立親子鑒定相關工作制度,以實現親子鑒定在我國的普及和廣泛、合法的適用。
親子鑒定;存在問題;完善對策
親子鑒定又稱親權鑒定或父權鑒定,是指應用醫學、生物學及有關的自然科學理論和技術,對父母與子女是否存在親生關系所作的認定或判斷。俗稱就是通過某種方法來確定兩個人是否為親生父子(女)或親生母于(女)的關系。親子鑒定結論具有高度的科學性,但親子鑒定并不等于科學,親子鑒定的結論也必須經過法庭的審核后方可作為證據使用。
(一)親子鑒定機構設置及職責方面的問題
1.親子鑒定機構的設置混亂。在我國現行司法鑒定系統中,親子鑒定處于多重的管理體制中,使得親子鑒定出現了各自為政的混亂局面,也因此出現了市場化操作的傾向,這不能不引起相關部門的重視。
2.親子鑒定差錯追究機制的缺失。親子鑒定是現代科學發展的一項成果,但它又是一把“雙刃劍”。一旦操作出現失誤,甚至有意違規鑒定,對婚姻家庭的穩定和相關當事人關系的和諧處理會帶來傷害。但是,該如何追究鑒定機構或者鑒定人員的法律責任,法律并沒有完善的規定。
(二)親子鑒定結論在運用中出現的問題
1.親子鑒定結論運用不當。由于法官需要借助鑒定人協助其對一些問題進行分析判定,由此產生了法官對親子鑒定結論的過度依賴,審理案件時過于依賴鑒定結果,由此會對利害當事人的合法權益造成損害。
2.親子鑒定技術的應用泛濫。親子鑒定技術已在世界上廣泛施行,并有泛濫之勢。社會中利害關系人經常使用親子鑒定來確定其親緣關系,此行為屬于鑒定人行使自己知情權的表現,盡管通過親子鑒定能夠確認利害關系人間的親緣關系,學理上屬于申請人鑒定人行使自己知情權的表現,但是經常被其濫用。由于現行法律法規對親子鑒定程序沒有做規范性的要求或制定標準,導致一方私自申請鑒定卻侵害了另一方當事人的相關權利。
3.親子鑒定的相關法律法規不明確。親子鑒定的法律規定過于籠統,伸縮性過大,給審判工作帶來極大的不便。
(一)健全鑒定機構的設置和職責
規范親子鑒定機構的設置及其人員配備。明確鑒定機構的職責。第一,建立親子鑒定結論報告的復核復議制度。訴訟性親子鑒定結論經司法機關查證屬實后將作為定案的依據。訴訟外親子鑒定結論必須經復核后方可發出,且鑒定結論復核人經復核無誤,在鑒定報告上共同署名。第二,明確親子鑒定失誤應承擔的責任,將親子鑒定失誤時所應承擔的責任以法律的形式明確下來。
(二)依法運用鑒定結論
親子鑒定的運用涉及隱私權和知情權保護的價值平衡問題,侵犯一方隱私權卻可以滿足另一方的知情權,法官此時應該嚴格依法適用,著重考慮兩者之間的平衡,親子鑒定的證據適用應嚴格審慎。
(三)建立健全相關法律制度
(1)意思自治原則。親子鑒定的首要原則是,主張確認或否認親子關系的當事人提出鑒定的申請。
(2)保護婦女、兒童權益原則。我國《未成年人保護法》第三條確定了最大限度保護未成年人利益的原則,有鑒于此,法院在處理有關未成年人的親子鑒定案件時,應該優先考慮保護未成年人的權益。
(3)親子鑒定提起的時效限制原則??梢匝芯恳藘赡陼r效制度,當知道或應當知道子女非親生之日起無正當的理由兩年內不主張確認權利的,此項訴權自行消失。
[1]賈雙林.親子鑒定是法律上的空白點[J].育年時訊,2008,(6): 22.
[2]吳少軍.鑒定人名冊制度構建的若干問題[J].中國法院網,2009,(10):21.
[3]楊波,李小燕.親子鑒定證據適用中若干問題探究[J].中國法院網,2007,(9):19.
孫家輝(1990-),男,漢族,遼寧營口市人,學生,單位:東北財經大學法學院經濟法學專業,研究方向:房地產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