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寶金
山東省聊城第四中學
隨著我國教育事業改革的不斷深入,使得各個學科在教學模式上都得到了很大的轉變,體育教學也是一樣,雖然中學體育課堂教學在教學模式和教學方法上得到了創新。但是,學生在上體育課的過程中,仍會存在一些不良心理的現象。本文以中學生在體育課堂上產生的不良心理因素的原因作為文章內容的切入點,同時對消除不良心理因素的方法進行了詳細地闡述。
中學生對體育課產生不良的心理因素,主要是指中學生在進行體育學習過程中對學生正常學習和體育鍛煉產生影響的消極心理狀況。這些不良心理因素主要表現為對體育教學缺乏熱情、情緒緊張、注意力不集中等現象,而致使這些不良心理因素產生的原因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其實,中學生在體育課上產生不良心理的主觀因素,主要是因為怕苦心理,以及體育課堂不受重視,具體體現在:
1.怕苦心理
眾所周知,現在很多的中學生多是家里的獨生子女,都是在父母羽翼的庇護下長大的,很多家長為了讓孩子能夠有更好的前程,只會一味地督促孩子要努力學習,從不讓他們干任何家務,這就是很多學生不愿意進行體育鍛煉的原因,害怕吃苦,又缺乏毅力。
2.體育課程不受重視
一直以來,學校就沒有對體育課程引起足夠的重視,他們更重視對學生成績有幫助的文化課程。這也使得學生對體育課程非常地不重視,沒有認識到體育鍛煉對他們健康成長的重要性,就更不要提對體育鍛煉的興趣了。
中學生在體育課上產生不良心理的客觀因素,主要體現在教學內容過于陳舊,體育課堂氣氛不夠活躍,以及學生的身體情況。具體表現為:
1.教學內容過于陳舊,沒有新意
很多中學生對體育課不感興趣的原因有很多,其中,最重要的一個就是因為中學體育課的教學內容過于陳舊,毫無新意。一直以來,體育課堂的教學都存在著教學內容多、體育器材少、課時安排不合理等一些方面的不足。所以,就導致很多體育課堂的教學毫無新意,無法激發學生們的學習興趣。
2.課堂氣氛不夠活躍
很多體育教師為了能夠使體育教學能夠順利進行,就過分強調課堂紀律,導致中學生體育課堂的氣氛都不活躍,這樣不僅沒有突出學生作為教學主體的地位,更使得課堂氣氛非常壓抑,降低了學生對體育課堂的熱情。
3.學生的身體情況
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有些家長就給孩子經常吃高熱量的東西,致使很多學生的身材變胖,眾所周知,肥胖癥的孩子在做運動時是非常吃力的,這就增加了學生進行體育鍛煉的難度,使得學生對體育課堂產生抵觸的心理。
正如前文所述,造成中學生對體育課產生不良心理的因素有很多,如何化解這些不良心理因素對中學生造成的不良影響,成為擺在教育工作者面前急需解決的問題。由此,體育教育工作者應對這些因素進行分析,找出根源所在,并找出相應的解決措施,從而促進體育課堂教學效率的提升。
在進行的體育課程當中,體育教師過分注重課堂紀律,導致體育課堂氣氛不活潑。針對這一現象,教師應改變以往的工作態度,應以友善平等的態度對待學生,創造良好的課堂氣氛,使學生能夠在體育課堂上保持愉快的情緒,從而減少學生對體育課堂的抵觸情緒。
教師的專業水平的高低直接決定著課堂教學質量的高低,自然對學生的學習成績也有著直接的影響。同時,教師的個人修養、價值觀、組織能力等對學生有著潛移默化的影響。所以,體育教師應努力提高自身的綜合素質,豐富自己的文化內涵,并提高自己的處理問題的能力,為消除中學生在體育鍛煉過程中產生的不良心理奠定堅實的基礎。
增加體育課堂教學的趣味性,是激發學生進行體育鍛煉的興趣的先決條件。在實際教學過程中,不難發現,學生會對自己感興趣的事情非常關注。所以,為了提高學生對體育鍛煉的熱情,教師必須豐富教學手段,增加體育課堂的趣味性,減少學生不良心理因素的產生。
體育課程大部分是在戶外進行的,這就使得學生在進行體育鍛煉的過程中,容易出現運動損傷的情況。而運動損傷情況的發生,也是學生產生不良心理的因素之一,因為學生對體育鍛煉產生一定的恐懼心理,從而降低了體育學習的興趣。所以,教師應在學生進行體育鍛煉的過程中給予學生一定的保護,幫助他們減輕心理負擔。
結合中學生的身心規律,對以往的教學模式進行創新,提高中學體育課堂的教學質量。體育教師若想提高體育課堂的教學效率,就必須對中學生的身心規律有一個詳細地了解。這一階段的學生非常活潑好動,一些有興趣的事情更能吸引到他們的興趣。這就要求體育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改變以往的教學模式。在教學大綱要求的基礎之上,對教材內容進行選擇,同時也對教學內容進行豐富,并使教學方法變得多樣化,從而提高體育課堂的教學效率。
在高舉素質教育大旗的現代社會,體育教學作為素質教育的組成部分之一,對學生綜合素質的提升起著不容忽視的作用。雖然在現階段,學生在體育課堂上會產生一些不良的心理,但是只要教師結合中學生的身心規律,對以往的工作模式進行創新,同時注意增加體育課堂的趣味性,就能減少學生不良心理的產生,提高學生對體育課的興趣,從而提高體育課堂的教學效率。
[1]李妍.淺談體育教學中的心理健康教育[J].中國校外教育(理論),2008,(03).
[2]潘賢春.運用體育教學,促進學生良好身心發展[J].吉林教育,2009,(10).
[3]吳海.在體育教學中融入心理健康教育[J].學校黨建與思想教育,2010,(09).
[4]王少春.影響人學男生不喜歡體育課的因素分析與建議[J].浙江體育科學,200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