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王國剛
在我國的行政管理體系中經濟責任審計是非常重要的環節,在基層領導范圍內做好有關的領導干部離任經濟責任審計在一定意義上來說健全了經濟責任審計的體系,穩定了社會的最基層,同時有利于加強有關的監督和評價,更好的促進、激勵體制的運行。本文的研究背景基于我國的相關制度的不健全和有關經濟責任案件監管缺失的現象進行了分析,旨在推進經濟責任審計在基層領導干部中廣泛化、常態化的進行和推廣,以能夠更好完成有關的審計任務,增強基層領導干部經濟責任意識。
開展基層離任領導干部經濟責任審計的意義在于:
1.有助于加強領導干部的監管管理的完善,對領導離任干部的有關經濟監督,不能單單因為離任就放棄對離任有關領導的經濟審計監督。并且就我國的國情來看,開展經濟責任審計主要以該領導干部所在單位的有關財務報表和有關的財政信息進行有關的分析。開展有關的基層離任領導干部經濟責任審計的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判斷一個單位的整體經濟審計責任和有關的經濟運營是否合理是否存在有關經濟漏洞等。
2.在我國反腐倡廉的政策和基礎上,開展有關的基層離任領導經濟審計的運行,推進了我國的依法行政和依法法制進程。并且從基層領導干部中開展經濟審計制度的建設,從基層審計做到更好的審計更高層領導的經濟,推進基層離任領導干部的經濟審計也充分說明了我國對廉政的決心。
3.我國現有的國有資產的流失和運用不力都說明在一定程度上領導存在工作不力或者更為嚴重的問題,開展基層離任領導干部經濟審計工作更好的從基層上防護國有資產的流失和對經濟經濟進行更為基層的監督。
4.更好的促進領導干部隊伍加強對于經濟審計的認識,更好的維護人民的利益,會對自身的經濟審計要求更為嚴格。從某種意義上來講開展基層離任領導經濟審計推進了我國的民主的進程,賦予社會和人民對領導干部隊伍更好的經濟監督的權利和程序。
綜上所述,開展有關的基層領導干部離任經濟責任審計有多重的意義和有關的作用。經濟責任審計經過了20年的發展和不斷改進,該制度漸漸成為我國的一種具有中國社會主義特色和結合中國實情的審計制度。
基層領導干部是鄉、鎮、村等級別的干部,離任在本文是指離開基層領導干部崗位。基層離任領導干部是指離開基層領導干部崗位的鄉鎮村級別的干部。
經濟責任審計,指企事單位的法定代表人或經營承包人在任期內或承包期內應負的經濟責任的履行情況所進行的審計。在本文中的基層領導干部的離任經濟責任審計是指基層領導干部在任職期間的部門和經濟中應該負有的責任,為有關的審計部門提供有關的參考依據。
本文中有關基層離任領導干部的經濟責任審計的特點主要從內容、程序、方法上進行分析有關的特點:

從內容上來看基層離任領導干部的有關經濟責任審計內容具有以下特點:1.不同的經濟責任審計內容相關的時間節點不同,例如任職期間的目標完成情況和任職終結后有關的資產負債和所有者權益的清查等等,前者的經濟責任審計的時間節點在任職期間而后者的時間節點在任職終結后;2.審計內容的覆蓋面廣,包括有關資產、負債、所有者權益、財政收支等等有關的問題。
從程序上看基層離任領導干部的經濟責任審計內容的特點主要包括:1.由于我國現有的基層離任領導干部經濟責任審計的審計程序規范和固定的審計程序流程,因此此審計程序上沒有固定的模式可尋,具有相對的變化性和可塑性;2.在程序上具有很多的政治因素,包括很多的意見書和最終會記入人事檔案管理中;
從方法上看基層離任領導干部的經濟責任審計內容的特點:審計方法上的多樣性和綜合性檢查手法,在很多的基層離任領導干部的經濟責任審計中都進行了查賬與調查相結合,或者與實物盤點相結合,或者詳查與抽查相結合等等方式,相關的審計程序檢查手法多樣。
另外有關的審計檢查體現了多種原則的并用,凸顯了嚴謹性的同時根據一分為二的特點體現了有關的包容性。
開展基層離任領導干部責任經濟審計中存在著諸多問題,本文摘取最具有代表性的問題提出了以下內容。
開展基層離任領導干部經濟責任審計存在相關問題中有關的意識和認知偏差是處于首位上的。很多任期基層的干部對經濟審計不夠理解,認為是對他們工作的不信任和不理解;很多人認為這是走過場并且在很大程度上害怕暴露有關問題導致不夠配合。其終結的原因是對基層經濟審計工作的不理解,這些理解偏差導致了基層經濟審計中負面影響不斷。
缺乏有關的計劃性,在有關程序進行中干部的離任職都是由管理部門知曉,經過有關的程序到審計部門需要一段時間,很容易造成案件的堆積和管理程序的落實不到位以及審計質量的問題。
缺乏有關的統一工作標準,對于基層離任領導干部的經濟責任審計沒有在審計法中單獨提出和制定有關的法律條例,使得該項事務進行一直處于相對較弱的管理狀態。比如生態環境問責和終身追究等。
缺乏常態化的操作和管理模式,對于“案例”審計一般都傾向于有一定的事態才進行審計和審核,在制度上和規范上不夠嚴謹。為了使該項經濟責任審計更加的規范化和制度化,必須在工作中更為常態化的對待離任領導的經濟責任審計,做到不管有沒有問題盡量保證審計的完善和充足。
可以說審計成果是一整套審計過程的成果,但在我國的基層經濟審計中缺乏有關的審計成果公布成果和有關的程序,在很大程度上造成了審計公布結果不夠透明,缺乏有關的震懾力和對基層現任和離任領導的約束力。
對于基層離任領導干部的經濟責任審計問題,從事前到事中到體系建立等本文提出了以下對策:
在進行有關的審計前必須將有關的組織部門、人事管理部門以及有關的審計組進行信息的溝通交流,做好事前準備,以防有關的準備不周。
遵循會計制度的有關規定和相關準則,在審計程序上一定要保證有關的真實性和完整性,同時在審計方法上也要根據實際的操作情況,保證采用的方法多樣并且能夠完成有關的審計目標。
在各個基層工作單位中要更加明確規定有關經濟責任審計的重要性和及時性,并且根據有關情況進行及時性的分析和了解有關辦法。將經濟責任審計做到更加常態化,更加具有可行性和效力性。
建立一個良好的基層領導干部適用的經濟責任審計評價體系是為后期打好堅實的體系準備。
在該經濟責任審計評價體系中必須根據有關領導的經濟監管責任、經濟決策責任、經濟執行責任以及有關的經濟目標責任等進行結合分析,通過進行相對規范化和制度化的評價體系為基層領導干部經濟責任審計做基礎。
根據前文中在現有單位中存在的問題提出有關部門不能夠在一定時間內做到協調合作,因此要求有關的基層領導干部經濟責任審計體系更加規范,做到部門聯合,特別針對有關調查,使組織部、人力資源以及紀委等單位進行聯合審計,在一定程度上減少了耗時,同時能夠更好增進效果。
[1] 劉勝偉. 離任審計架起農村“同心橋”[J].中州審計,2000(02).
[2] 王陸平. 廠長離任審計應注意的問題[J].中州審計,2000(07).
[3] 劉秀芝. 廠長離任審計中需注意的幾個問題[J].遼寧經濟管理干部學院學報,2000(02).
[4] 覃孔春. 鄉鎮“一把手”離任審計應突出“兩個重點”[J].湖北審計,2000(02).
[5] 謝立軍. 離任審計應注意的幾個問題[J].審計月刊,2000(05).
[6] 張會民. 對基層央行領導干部開展履行職責審計的探討[J].黑龍江金融,2009(11).
[7] 郭俊. 領導干部法治審計機制的探索與構建[J].領導科學,2013(26).
[8] 齊曉暉. 行政領導干部離任經濟責任審計亟待解決的問題[J].河北審計,1999(09).
[9] 劉成耀. 離任審計別走過場[J].金融與市場,2000(04).
[10] 徐彩營. 離任審計的主要趨向——屆中審計[J].中國審計,2001(02).
[11] 張遠生. 鄉鎮領導干部離任經濟責任審計的重點和方法[J].陜西審計,2000(03).
[12] 滕克儉. 鄉鎮領導干部離任經濟責任審計中值得探討的幾個問題[J].山東審計,2001(07).
[13] 王紅軍. 鄉鎮領導干部經濟責任審計評價指標體系[J].中州審計,2001(10).
[14] 建立鄉鎮領導干部離任經濟責任審計制度[J].黨的建設,1994(10).
[15] 侍文彪. 淺議鄉鎮領導干部同步經濟責任審計[J].理財,2014(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