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十堰市鄖陽區財政局 費洪剛 呂軍
深化財稅體制改革,推進財政懲防體系建設
湖北省十堰市鄖陽區財政局 費洪剛 呂軍
摘 要:財政部門是管理國民經濟的重要部門,其收入分配、資源配置等職能,決定了財政部門作為黨風廉政懲防體系建設的主陣地。在認識新常態、適應新常態、引領新常態下認真處理好懲處腐敗與科學有效預防腐敗的關系,處理好懲防體系的指導性與可操作性的關系至關重要。
關鍵詞:財稅體制 懲防體系 廉政教育
近年來十堰市鄖陽區始終把全面推進懲治和預防腐敗體系建設貫穿于財政改革工作之中,圍繞“一個主體責任”主線,加強預算制度、政府采購、國有資產管理、行政事業單位收入分配、領導干部職務消費等五大風險點的監管;堅持標本兼治、綜合治理、懲防并舉、注重預防的方針,嚴控資金集中支付“紅線”;高度重視黨風廉政建設,強化對權力運行的制約和監督,形成不想腐、不敢腐、不能腐、不易腐的反腐機制。
強化對財政懲防體系建設的組織領導,財政局各級黨委(黨組)領導班子對職責范圍內的黨風廉政建設負全面領導的集體責任,黨委(黨組)主要負責人對職責范圍內的黨風廉政建設承擔第一責任人責任,班子其他成員對職責范圍內的黨風廉政建設承擔主要領導責任。
理清財政各級各部門主體責任的責任清單,明確領導、教育、管理、考核、示范五大責任,建立從財政局黨委到各專業股室及二級單位和鄉鎮財政所縱向責任體系,做到一級抓一級、一級帶一級,把負責人貫穿到財政工作的全過程中,為財政懲防體系建設提供重要領導保證。各相關業務科室要積極探索財政資金監督管理的有效途徑,建立和完善對財政收支活動事前審核把關、事中跟蹤監控、事后專項檢查的相互制約機制。著重從管實、管用上下功夫,對專項資金分配、管理、使用等全過程實行監管。
國庫集中收付制度是整個財政管理的有機組成部分,是財政政策執行系統的核心。加強對重點環節和重點部位權力行使的監督,把預算、政府采購、國有資產、行政事業單位收入分配及領導干部職務消費等四大監管責任全面融入國庫集中收付的“籠子”中,牽住資金支付的“牛鼻子”,為加強反腐倡廉建設提供重要的制度保障。
2.1“重改革、促精準”,建立高效準確的預算管理制度
預算制度管理體系作為財政懲防體系建設的重中之重,必須深入推進部門預算改革。依據新《預算法》,重點要完善預算編制方法和程序,建立預算定額標準體系,完善預算指標追加聽證制度和項目支出預算管理制度[2]。實行“一個盤子”管預算,“一個口子”管支出,打破“誰收誰用、多收多用”,實現收入與支出相分離,在政務公開網上將財政有關信息向社會進行公開。
2.2“三著力、一把關”建立透明的政府采購管理制度
一是著力《政府采購法》,嚴格執行《政府集中采購目錄及標準》,明確政府采購的物品范圍,在采購過程中要做到“管、采”分離,防止采購過種中存在暗箱操作、吃拿卡要;二是著力做好《政府采購預算》,《政府采購預算》的合理編制有助于強化政府采購預算管理制度,可以有效控制不必要采購和重復采購;三是著力建立采購業務監控機制,細化政府采購業務操作流程。要嚴把資金支付關口,對納入政府采購的物品范圍的采購物品,在資金支付時一律采取直接支付方式支付給供貨單位和勞務人,對政府采購確認函中的信息不一致的,政府采購無手續或手續不完備的,一律拒絕支付資金。通過資金結算關口有力促進政府采購的公開、公平、公正。
2.3“嚴行為,三結合”,規范國有資產管理體系
我國的國有資產管理制度隨著國務院及各級地方國資監管機構的成立進入了一個全新的階段,完善監管體制減少地方國有資產的流失,加強地方國有資產監管力度、國有資產的保值增值,已然成為當前地方國資委工作的主要任務。
按照《行政單位國有資產管理辦法》和《事業單位國有資產管理辦法》規定,把資產購置和預算編制、資產購置和政府采購有機結合,杜絕資產購置無計劃、無預算、無政府采購手續現象發生。把資產處置和“收支兩條線”改革相結合,嚴格處置受益納入專戶統一管理,杜絕私設“小金庫”現象發生。
2.4“嚴標準、重監控”,建立收入分配及職務消費制度
財政懲防體系建設改革的重點還包括機關領導干部借職務之便動用公款消費,加強對領導班子成員和科室及二級單位負責人的監督,嚴格執行領導干部外出要報告、公務接待管理。把握集中支付的動態監控重點,對領導干部工作中擅自接待或超標準接待、違規購買、使用公務車輛以及在職務消費中虛報支出以及產生的資金費用一律不予支付,有效防控了三公經費的支出增長勢頭。嚴格按照中央紀委關于違規發放津貼補貼行為的相關規定,對各機關事業單位超標準或變相發放津補貼、獎金等違規發放補助行為,堅決予以制止。
把反腐倡廉宣傳教育納入全年總體工作部署,立足“三嚴三實”,統一規劃、統一要求,形成黨組統一領導、紀檢監察組織協調、單位各負其責、干部職工積極參與的宣傳教育工作格局。積極開展多種形式的教育活動,開拓廉政文化陣地。積極利用財政刊物文化平臺,實現文學熏廉,鼓勵財政工作人員多出一些反應財政部門的廉政工作經驗、信息、文藝作品等。
把堅持經常性教育與集中教育相結合,建立黨員干部經常受教育的長效機,加強干部日常管理,完善干部選拔任用和考核評價體系。工作中既加強對關鍵部位和重點環節的監督制約,確保財政資金和財政干部的安全。建立健全崗位考評、獎懲、輪崗和誡勉談話等制度,推行干部競爭上崗制度,努力打造一支銳意改革、大膽創新、主動謀事、風清氣正的干部隊伍。
(1)強化對干部選拔任用的監督,嚴格執行 “一票否決制”。強化對黨政領導干部特別是主要領導干部的監督,嚴格執行加強黨內監督的各項制度,健全干部推薦責任、干部考察責任、用人失察失誤要追究責任等,可以有效地防止事業人員錄用上的不正之風。通過法律、行政、審計、群眾、輿論監督的作用,形成覆蓋面廣、渠道暢通、反應靈敏的監督網絡。認真落實領導干部廉潔從政各項規定,嚴格執行“六項紀律、八項規定”,對違反規定的,一律嚴肅查處。重點查處領導干部濫用權力、謀取私利,特對利用審批權、人事權嚴重違紀違法的案件和頂風作案的要依紀依法從嚴懲處,絕不姑息。
(2)進一步認真梳理明確工作崗位職責,嚴禁一人多崗、混崗、串崗,一崗多權,按照有關制度規定足額配備相關人。對印鑒和票據實行專人負責、分人分印。 資金收付相關票據和憑證要有專人負責保管,建立嚴格的領用和核銷制度,坐實資金安全無縫對接。嚴格內部審批手續,凡是審批手續不全的,一律不得開具撥款通知,劃撥資金。各業務單位之間、人民銀行、代理銀行、鄉鎮財政所之間的票據傳遞必須安排專人并履行簽收手續,坐實資金安全無縫管理工作,嚴格履行資金收付程序。
(3)嚴格財政資金內部監督制度、財政資金安全管理“一把手”責任制。建立資金安全風險防控機制,全面排查風險點、深入分析風險源、正確描述風險表現、科學制定風險防范措施、準確界定風險等級,構建起切實有效的風險防控機制,對財政資金管理風險點進行逐一排查,實現對財政資金的動態防控管理。
分管領導要按照分工,切實擔負起分管范圍內的工作不留死角,要合理設置內部崗位,明確崗位職責,細化落實到個人,一把手要對財政資金安全管理工作負總責。對出現的財政資金安全問題,要按照黨風廉政建設責任制和其他法律法規的要求,追究責任人的責任。
通過財政懲防體系建設,切實克服部門各行其是,制度缺位、錯位和越位以及體制機制之間不協調、不科學、不配套的情況,體現了制度建設的系統性,實現了懲防體系的科學運轉。
參考文獻
[1] 武漢市財政局.大力推進財政反腐倡廉建設完善財政部門懲防腐敗體系[J].財政與發展,2008(04).
[2] 重慶市黔江區財政局紀檢組.加強財政懲防體系建設的思考[J].財政監督,2011(09).
[3] 財政部.財政部關于進一步完善制度規定切實加強財政資金管理的通知[Z].http://yss.mof.gov.cn/ zhengwuxinxi/zhengceguizhan,2011-04-18.
中圖分類號:F12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6-0298(2015)08(c)-126-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