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陽工程學院 沈陽農業大學 沈艷麗
農業上市公司股權結構對公司績效影響研究
沈陽工程學院 沈陽農業大學 沈艷麗
摘 要:本文以農業上市公司2008~2012年度財務數據為樣本,首先分析股權結構及股權集中度等指標,其次分析股權集中度、股權制衡等指標與績效的相關性,結果表明股權集中度有利于提高農業上市公司財務績效,但股權制衡對農業上市公司績效所起的作用尚不明顯。
關鍵詞:農業上市公司 股權集中度 股權制衡度 財務績效
本文對2008~2012年間我國A股市場中的農業上市公司股權集中度、股權制衡與公司財務績效關系進行實證分析,采用第一大股東持股比例、前五大股東持股比例、前十大股東持股比例、H指數、Z指數等反映股權集中的指標體系,根據假設,構建農業上市公司股權集中度與財務績效模型,采用SPSS統計分析中的多元回歸分析法對農業上市公司股權集中度對財務績效的影響進行綜合分析、評價。
2 農業上市公司股權結構描述性統計
為了反映股權結構狀況,選取農業上市公司2008~2012年間數據作為樣本,剔除了T公司和財務數據不全及極端值指標,最終選定52家上市公司樣本進行分析研究。根據樣本數據,對2008~2012年股權集中度指標進行描述性統計分析,如表1所示。
(1)從2008~2012年,股權集中度逐年增加。無論是大股東的平均比例,還持有前五大股東的平均比例,前十大股東持股比例或者前五大股東及持股比例的平均水平,在2012年達到高峰。

表 1 農業上市公司2010~2014年股權集中度描述性統計
(2)鑒于農業上市公司股權集中度的角度進一步分析,可以對前五大股東之比H5的指標和數據來分析,其中2008~2012年H5的價值也被逐年增加的平方才計算一年,但其值小于0.18,這表明樣品的股份,較小的前五大股東的股權相對分散,上市公司的集體決策的現象可能會形成,這可能導致追求上市公司的穩定收益,是不利于公司治理的。
(3)農業上市公司的比例2008~2011年的第一大股東平均為38%CR1,小于40%的總樣本,三甲股東CR123平均48%的總和的比率,比總樣品51%的低;前五大股東CR5平均比重達到51%,超過一定比例的抽查總數降低54%,顯示出農業的股權之前,上市公司的五大股東持股比例,盡管前五大股東的公司是小于總樣本,但前五大股東意味著50%以上,基本上控制了上市公司的投票權。這是根據前五大股東持有四分五裂模式,那么農業上市公司都取得了絕對的控制模式。
通過對52家農業上市公司于2008~2011年的股權集中度的描述性統計分析,前三大股東37.7%股權的第一大股東的平均持股比例為47.03%,并已對公司的絕對控制權的股權50.78%,前五大股東,這說明農業上市公司的前五大股東擁有上市公司的基本控制,股權相對集中。由前五大股東的50%以上,持有的控股型公司股份總數的事業部,稱為絕對控制(高濃度)模式。前十股東持股比例均值為54.57%,農業上市公司的第一大股東對公司有相對較高的控制權。同時,也可采用Z值,因為Z值能更好的表達并界定第一大股東的控制能力。如果第一大股東的持股比倒與其他所有股東的持股比例之和的差值較大,說明第一大股東對公司控制以及股票價格產生至關重要的影響。通常以數值10為判斷界線。如果Z值大于10,表明第二大股東與第一大股東的權利差距較大,而所選樣本描述性統計中的Z值的平均值達到23.03,說明股改后農業上市公司第一大股東仍處于主導地位,存在“一股獨大”的現象。
本文中的變量主要包括以下內容。
凈資產收益率(ROE)作為被解釋變量;CR1、CR5、RC10、Z作為解釋變量;公司規模(SIZE), 資產負債率;營業收入增長率作為控制變量。
本文采用SPSS11.5對相關變量進行多元回歸分析。先對自變量做了相關系數的Pearson檢驗(表略),變量Z和CR1、CR5變量之間的相關系數大于0.6,在1%的水平上顯著相關;而第一大股東持股比例與前五大股東持股兩變量相關系數小于0.4,相關性不高;而前十大股東持股比例與績效指標相關系數為0.57,Sig為0.16,不顯著,沒有通過相關性檢驗,因此進行回歸分析時,給予剔除,需要分別對股權集中度CR1、CR5與股權集中度變量Z分別進行回歸分析,考察如下兩個回歸模型:
Y=β0+β1CR1+β2CR5+β3SIZE+β4LEVEL+β5GR OW +ε
Y=β0+β1Z+β2SIZE+β3LEVEL+β4GROW +ε
上式中,Y代表公司績效指標,作為因變量進入模型。本文以凈資產收益率(ROE)作為因變量;股權集中度指標CRl、CR5、CR10、Z作為自變量進入模型。
通過多元線性回歸分析方法,對股權集中度CR1、CR5與公司績效ROE多元回歸統計結果顯示:模型(1)綜合分析表(Model Summary)與方差分析表(ANOVA)(略)(見表1)中擬合優度R方為0.917,調整后R方為0.904,模型1擬合度很好。F值較大,顯著度0.000,小于0.05水平,可證明自變量CR1、CR5和因變量之間的存在顯著線性關系。模型(2)擬合優度R方值等于0.899,模型2擬合度較好。F值較大,顯著度0.000,小于0.05水平,可以證明自變量Z和因變量之間的存在顯著線性關系。
模型(1)(2)中R方值接近0.9,F值都很大,說明回歸模型整體較顯著,在99%的置信水平下模型的線性關系顯著成立。模型(1)(2)中常數、自變量CR1、CR5、Z、公司規模、成長能力、資本結構的概率P值小于0.05,顯著度為0.000;各自變量與因變量間成線性關系。
根據模型( 1 )得到關于資產收益( Y )與自變量CR1、CR5的線性方程:Y=-37.3+0.581CR1 +0.121CR5+1.769SIZE+0.575GROW-1.11LEVEL
從模型整體來說,股權集中度與農業上市公司凈資產收益率正相關,從表1可以看出第一大股東持股數量、前五大股東持股數量通過顯著性檢驗,都與公司績效正相關,股權制衡度指標Z與績效顯著負相關。

表2 股權集中度對凈資產收益率的線性回歸結果
在模型(1)中,變量CR1和CR5的系數為正,說明CR1、CR5兩個變量與公司績效顯著正相關,在0.05水平上顯著相關,即:第一大股東持股比例較大時,其掌握更多的上市公司的控制權,因此,第一大股東持股比例越高越能積極主動的參與公司的監督、管理工作,進而能促進上市公司財務績效的提高。前五大股東持股比例與公司績效正相關,表明隨著前五大股東持股比例之和的增加,公司績效也隨之上升。
根據模型(2)得到關于資產收益(Y)與自變量Z的線性方程:Y=-54.84-.333+2.858SIZE+0.791GROW-0.159LEVEL
在模型(2)中,變量Z的系數為正,說明變量Z與公司績效顯著負相關,即第二大股東持股數量與第一大股東持股數量比值越大,公司績效反而越下降。而控制變量SIZE兩個模型中都顯著為正,說明公司規模越大,公司績效越高;控制變量LEVEL在兩個模型中都顯著為負,表明公司負債比例提高導致公司績效顯著降低;而控制變量GROWTH在兩個模型中,系數都顯著為正數,表明公司的成長能力越強,越能提高公司績效水平。
本文的研究表明:農業上市公司經營績效與第一大股東持股比例、前十大股東持股比例顯著正相關,這說明股權集中度作為一個影響因素,第一大股東、前五大股東會因為共同的利益而加強對農業上市公司的監督管理。而前十大股東共同治理公司的效果沒有顯示出來。第二大股東對第一大股東的制衡作用股權制衡度與農業上市公司財務績效的負相關。第二大股東對第一大股東制衡反而對公司的績效產生負面影響,分析其原因可能是第二大股東的力量不足以制衡第一大股東,制衡度越低,反而會提升公司績效水平,第一大股東對公司的影響至關重要。
參考文獻
[1] 沈艷麗.股權集中度、股權制衡與公司績效——來自農業上市公司的經驗證據[J].中國商論,2015(08).
[2] 朱雅琴.股權集中度、股權制衡與公司績效——來自滬深兩市的經驗證據[J].財會通訊,2010(05).
[3] 朱雅琴.股權結構對公司績效影響的實證研究[J].中國商貿,2015(02).
[4] 朱雅琴.我國上市銀行股權結構與經營績效的實證研究[J].重慶大學碩士論文,2011(04).
[5] 股權集中度_股權制衡與公司績效[EBOL].http:// wenku.baidu.c,2012.
中圖分類號:F830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6-0298(2015)08(c)-082-03
作者簡介:沈艷麗(1969-),女,沈陽農業大學博士研究生,沈陽工程學院管理學院,副教授,主要從事農業經濟管理、財務管理方面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