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紐約大學 虞康妮
國內證券業區域發展的現狀和趨勢①
上海紐約大學 虞康妮
摘 要:本文在深入調研國內上市公司分布、新三板掛牌、股票交易、新設營業網點、投資者開戶、主要券商營收等區域
證券市場的基礎上,結合區域整體經濟發展以及一帶一路、自貿區等政策紅利,探尋區域證券業的發展潛力和優勢。
關鍵詞:區域發展 證券市場 政策
證券業發展與經濟發展水平密切相關。國內證券業發展呈現出明顯的區域性特征,經濟發達的東部和沿海等地證券業發展水平遠遠高于經濟相對落后的中西部地區。目前,國家已開始全面實施區域經濟協調發展戰略,國內各大券商也在新設網點中注重全國布局。如何利用區位優勢、資源優勢和政策優勢,進行合理而有效的布局,值得各大券商深思。
2013年至2015年上半年,國內31個省市自治區的GDP總量排名基本沒有變化。近三年排在前5位的始終是廣東、江蘇、山東、浙江和河南,其中廣東、江蘇、浙江GDP總量優勢明顯,兩地2014年GDP均超過6萬億元,2015年上半年GDP均超過3萬億元,且三年GDP增量基本穩定在8%上下;上海、北京等經濟發達地區GDP總量較有優勢,增量穩定但不突出。重慶、天津、江西等省市雖然GDP總量優勢不明顯,但在增速方面呈現較強潛力,排名逐年提升。尤其是重慶,連續兩年GDP增速排名第一,并且近三年在GDP增量逐漸減弱的情況下,仍舊在2015年上半年達到11%的成績。
2012年至2015年上半年,31個省市自治區的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總量排名變動不大,上海、北京、浙江始終保持前3名,2014年都超過了4萬元大關,2015年上半年都超過了2萬元,遙遙領先。在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方面,排名變動較大,甘肅、新疆、江西三地保持優勢地位,貴州、青海緊隨其后,增速均在10%左右,且優勢逐年明顯。相比之下,海南、吉林的人均收入增速下滑嚴重,由2012年的近14%下滑為2014年和2015年上半年的8%左右。
就區域宏觀經濟發展總體而言,上海、北京等經濟發達地區基礎雄厚,發展趨于穩定;廣東、江蘇、浙江等經濟較發達地區優勢明顯,發展較快;江西、重慶、天津等地雖未形成經濟優勢,但發展潛力大;甘肅、新疆、貴州等經濟尚不發達的西部區域,也有較強的發展潛力。
2.1 上市公司多分布在經濟發達地區,廣東優勢突出,深交所上市公司數量占總數的6成以上
截至2015年7月,市場上共有2781家A股上市公司(包含僅發A股、發A股和H股,發A股和B股),其中上交所1062家,深交所1719家。2015年新增193家,2014年新增125家。2013年受市場政策影響,僅有上交所新增兩家上市公司。
近年來A股上市地區分布排名變動不大,廣東、浙江、江蘇、北京、上海、山東始終占據前6名。廣東上市公司占全部上市公司數量的15%以上,并且依然保持快速增長。江蘇、北京、上海和山東的上市公司數量也占總數的5%以上。廣東、浙江上市公司數量增幅明顯(如表1)。

表1 近3年A股上市公司地區分布情況(單位:家)

備注:(1)根據公司注冊地統計,其中廣東包含深圳。(2) 表1至表8數據來源于萬得。(3)表1~表4、表6、表7地區排序選前10位情況。
2015年上半年,新三板掛牌總量達到2637項(如表2)。近幾年,北京穩居榜首,總量遙遙領先于第二名的江蘇。截至2015年6月30日,在北京的掛牌項目達到453項。
從新三板掛牌項目增量看,2015年上半年新三板掛牌總數已經增加1072項,接近2014年一整年1222項的增量。從區域看,江蘇、廣東近兩年始終居于第一、二位,江蘇優勢更為明顯,2015年上半年增量達到167項。
從具體券商看,2015年上半年新增的1072項掛牌項目中,申萬宏源表現極其突出,達到86項,遠超第二名齊魯證券的64項。申萬宏源的86個項目中,分布在江蘇、上海和浙江最多,分別為15、12和12項。

表2 近2年新三板掛牌項目地區排名情況(單位:項)
2.3 經濟發達地區交易更為活躍,廣東、上海兩地交易額明顯高于其他地區
廣東、上海、浙江、北京、江蘇等經濟發達地區的股票、基金交易明顯更為活躍,且近年排名秩序基本固定(如表3)。
從2014年和2015年前7月的市場份額看,廣東、上海兩地的交易份額基本維持在20%左右,遠高于其他地區。
從2015年前7個月市場份額占比情況看,不同于前兩年持續增長的份額,上海份額占比下滑4%。北京份額占比減少2.3%,下滑也較明顯。相比之下,廣東表現較好,尤其是深圳、廣州地區。盡管廣東總體份額占比減少了0.7%,深圳地區的份額仍然增長了1.5%,廣州地區增長了0.6%(如表4)。

表3 近3年市場股票基金交易量地區分布情況

表4 近3年市場份額地區分布情況(單位:%)
2.4 新設營業網點更青睞經濟發達地區,部分內陸地區開始受到重視
從各區域網點數布局看,經濟發達的廣東、江蘇、浙江是證券公司布局熱點,從2013年中期至2015年5月,這三個地區營業部增加數均超過200家(如表5)。此外,江西、四川、河南等內陸地區也屬于網點布局較多的區域,其中江西地區主要是國盛證券新設網點較多。

表5 營業網點超過200家的區域營業部數量變動情況
各大券商正加速全國網點布局。招商證券2015年6月獲批22地新設40家網點,分別位于北京、天津、內蒙古、遼寧、黑龍江、上海、江蘇、浙江、安徽、福建、山東、河南、湖北、湖南、重慶、四川、陜西、甘肅、青海、新疆、深圳和青島;方正證券2015年5月獲批11地新設39家網點,分別位于湖南、上海、湖北、山東、河北、安徽、江西、陜西、甘肅、福建、浙江。此外,2015年1月,廈門證券更名為長城國瑞,同年9月,齊魯證券更名為中泰證券,預示著這些證券公司努力優化區域布局,以實現“全國性”戰略的目標。
2.5 投資者開戶主要分布在經濟發達地區,近年上海和安徽地區新開戶數排名提升明顯
截至2015年上半年,上海、深圳兩市A股賬戶開戶總數超過2.35億戶。上海保持第一的位置,開戶總數占比達到10.41%。廣東(不包括深圳)、江蘇、深圳、浙江、北京和山東等經濟較發達區域開戶總數比重也超過5%(如表6)。
就A股賬戶新開戶數而言,2015年上半年A股賬戶新開戶數明顯上升。其中,廣東始終位居新開戶數第一位,新增485萬戶。廣東、浙江比重均超過10%。經濟發達地區中,上海新開戶數名列第三,比重達到9.75%。在較為不發達地區中,安徽的新開戶排名近年來提升較為明顯(如表7)。

表6 近年A股賬戶開戶總數地區情況(單位:萬戶)

表7 近年A股賬戶新開戶地區情況(單位:萬戶)
2.6 主要券商營收在北上廣地區占優勢,注冊地券商通常在當地占比較大
本文重點研究了中信、海通、招商、廣發、西南、興業、國金、華泰、方正、宏源、長江、國元、國海、山西、東吳、東北、西部和光大18家上市券商的區域收入占比情況(如表8)。
上述18家上市券商區域收入占比所呈現的特點是:經濟發達的北上廣地區營業收入占比優勢明顯;注冊地券商通常在當地占比較大。有12家注冊地不在北上廣的上市券商,其注冊地營業收入占比優勢非常明顯,如西南、興業、國金、華泰、方正、長江、國元、國海、山西、東吳、東北和西部。
就注冊地看,18家上市券商中的16家在其注冊地的營業收入占比最大。其中,2015年排名分別為第一、第二的中信證券和海通證券,其注冊地營業收入占比優勢不明顯,北上廣占比較為均衡,且近三年占比變化趨勢不顯著。但注冊地營業收入占比各有差異,三年占比變化也各有差異。18家上市券商中,注冊地營業收入占比超過50%的有11家,超過60%的有6家,分別是西南、興業、山西、東吳、東北和西部,其中東吳和西部甚至高達80%以上。
18家上市券商中,只有申萬宏源和光大證券的注冊地營業收入占比沒有位居第一。注冊地位于新疆的申萬宏源,其營業收入占比最大的區域為上海,2014年占比達34.1%。注冊地位于上海的光大證券,其營業收入占比最大的依次為廣東、浙江、上海。

表8 近3年18家上市券商營業收入地區占比情況(單位:%)

備注:表中斜體為注冊地,除注冊地外,其余列舉北上廣占比,“-”數據未獲得。
就區域證券市場發展總體而言,經濟發達地區的證券市場發展具有明顯優勢,廣東、上海、北京等經濟發達地區最受青睞;江蘇、浙江、山東等經濟較發達地區發展較快;江西、湖北、四川、安徽等部分內陸地區發展潛力較大;甘肅、寧夏、青海、西藏等中西部地區相對落后。
國家已出臺各類區域經濟發展政策,更加重視和促進區域經濟協調和可持續發展。按照重要性排序,依次有:一帶一路、自貿區、長江經濟帶發展、京津冀一體化、泛珠區域發展、環渤海發展、中部崛起和東北老工業基地八項主要政策。從國家主要區域經濟發展政策覆蓋的區域看,全國31個省市自治區中,最受利好的是上海、廣東、福建;具有發展優勢的是云南、天津、湖南、江西、遼寧、內蒙古;較有優勢的有浙江、重慶、四川、廣西、海南、貴州、北京、河北、吉林、黑龍江、湖北、安徽(如表9)。

表9 經濟發展政策下的區域優勢
綜合考慮國家政策和市場機會,各大券商可充分利用各區域發展潛力和優勢,平衡好利益與成本,進行合理而有效的布局。上海、北京兩大經濟發達城市的經濟發展速度雖有所減緩,但發展穩定。尤其是上海自貿區建設,使得上海始終處于券商分支機構發展的寶地,可考慮進一步開展業務。此外,無論是從宏觀經濟角度,還是證券市場發展、經濟政策影響,以及證券行業布局,廣東都占有巨大優勢。廣東、浙江、江蘇這類經濟較發達且近年發展迅速的地區,可考慮加大物理網點建設。福建、天津受到自貿區等政策利好,也可進一步布局。值得一提的是,山東近年來證券市場發展潛力不容小覷,上市公司數量、新三板掛牌項目、新設營業網點數等均在全國前列。而中西部和東北地區,雖經濟實力較弱,但政策利好,湖南、重慶、四川、廣西、江西、云南、遼寧和內蒙古等地也可成為未來布局和業務開展的方向,但物理網點建設可暫緩。
證券市場覆蓋全國的態勢已經形成,各大券商應把政策機遇轉化為實現跨越發展的動力,加速全國網點布局,實現公司客戶來源增長、經營產品創新,業務渠道拓展和盈利水平提升。
參考文獻
[1] 萬得資訊[EBOL].http://www.wind.com.cn/.
[2] 中商情報網[EBOL].中國31省市GDP排名及增速http://www.askci.com/.
[3] 宣曉偉.我國區域經濟政策調整的趨勢性框架[J].改革,2012(8).
中圖分類號:F83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6-0298(2015)08(c)-107-05
基金項目:①本文為作者參加的2015年興業證券-上海紐約大學首屆夏季菁英計劃項目——“證券公司區域發展研究”報告基礎上撰寫而成的,指導老師:凌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