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山開灤華南煤炭有限公司 王鋒
風險的定義。目前為止對風險的定義,無論是學術界還是實務界尚未有一個大家都接受的簡單明了的定義。本文比較傾向于中國注冊會計師協會和COSO委員會關于風險的定義,二者對風險的定義比較接近。COSO委員會指出,風險指對實現目標有影響的事件實際發生的可能性,風險通過影響程度和發生的可能性來衡量。注冊會計師協會編訂的教材中給出了三個定義,并沒有明確指出哪個更客觀,但是在后來的闡述時卻明顯是使用了第三種說法,即認為風險是一種不確定性,風險的定義主要可分為兩種:一是時間發生的不確定性;二是事件遭受損失的機會。
明確風險定義的意義在于,風險既然是一種客觀存在,它就不會隨著人的意志變化而轉移,人們在社會活動中既不能無限地夸大風險,杯弓蛇影,也不能否認風險的存在,漠視風險,任憑風險事件發生。在現在社會極為復雜的活動中,我們每個人及各行各業必須面對各種各樣的風險,所以應積極進行風險評估和風險管理。一來行業風險就能得以落實了。但是,這種說法似乎缺少理論支撐。因此本文把企業戰略管理理念引進來,結合企業風險管理重新對風險進行歸納和分類,希望能有助于企業風險管理工作。這樣做的原因有二:一是企業戰略的制定是依據內外部環境分析判斷的結果,在戰略制定的同時伴隨著風險的產生,戰略實施成功與否本身就是風險事件,因此戰略實施成功需要風險管理;二是戰略管理需要落實到職能部門,發揮局部優勢促成企業整體戰略的成功,戰略的風險管理同樣如此,戰略風險控制得好就會大大降低企業整體風險和各種經營風險。同時,戰略和風險本身是比較泛泛和形而上的東西,如何具體地落實和抓好,也需要具體化職能化。
中國注冊會計師協會關于風險的分類如圖1所示。

圖1 風險的分類
風險既然作為一種客觀存在,人們要想實現目標就需要對風險進行管理,為了便于管理,我們首先應該對風險進行梳理,對其進行研究分類。作為企業來說,風險有哪些層次,對應的需要誰來管理,綱舉目張,責任才能落實。
根據中國注冊會計師協會對風險的分類,在商業活動中,企業可能面對的風險分為兩大類:行業風險和經營風險。COSO委員會指出,根據一般的分類標準,風險可分為行業風險、組織風險和溝通風險。本文認為把風險分為兩類更準確清晰。組織風險可以認為就是經營風險,而溝通風險主要指管理手段和方式的欠缺和不足,它存在于企業一切管理活動中,不需要單獨列出來作為企業的一種風險。
在企業經營管理實踐中,有些專家學者按照風險發生的不同領域劃分,企業的風險一般可分為:戰略風險、財務風險、運營風險、市場風險、法律風險、其他風險。這種分類方法也有值得借鑒的地方,就是把企業戰略風險劃入企業風險管理里面,把行業風險轉化為戰略風險更加具體明確地指出來,這樣本文將公司戰略和經營戰略層面向對應的風險概括為戰略風險或行業風險,是基于公司戰略和經營戰略的特征。公司戰略和經營戰略都具有全局性的特征,不論企業采用成長型、穩定型和收縮型的戰略,還是成本領先、差異化和一體化戰略都是針對企業或產品的整體而言,都需要公司層面來決定和實施,都具有風險性,這些風險不是具體某個部門能夠左右的。公司戰略和經營戰略是職能戰略的基礎,一旦公司戰略和經營戰略出現風險那就是戰略風險,其后果不可低估,往往會給企業帶來災難性的后果。職能戰略層面的風險對應的是經營性風險。企業各層次戰略相對應的風險層級如圖2所示。

圖2 企業各層次戰略相對應的風險層級
經營風險簡單地說就是經營企業時面臨的各種風險。根據中國注冊會計師協會的定義,經營風險就是由于采取的戰略不當,資源不足,或者經濟環境及競爭環境發生變化而不能達成經營目標的風險。它包括市場風險(也稱財務風險)、政治風險、操作風險、法律風險、項目風險、信用風險、產品風險、流動性風險、環境風險和聲譽風險。各種經營風險總的來說都是對于公司來說的,但是管理風險把握風險卻是需要職能部門來落實,各職能部門需要根據自身情況研究所涉及領域的風險點和防控措施,同時需要結合本部門的職能戰略。其中財務部門作為職能部門必須考慮經營活動中的財務風險。
財務風險狹義上定義為,企業因舉債利用財務杠桿而引起的財務成果不確定性。顯然,此定義涉及過窄。中注協教材定義的市場風險也叫財務風險,包括利率風險、匯率風險、商品價格風險、股票風險。另外在經營風險中單獨列出了流動性風險可以歸為財務風險,而商品價格風險歸為市場風險比較合適,這樣將財務風險重新提煉歸類可以概括為:利率風險、匯率風險、流動性風險、股票風險。
但是這樣定義財務風險似乎還不能滿足企業實際管理需要,本文認為財務風險是企業在各種財務活動中,由于各種難以預料或控制的情況所導致的財務成果不確定性,從而使企業蒙受損失的可能性。財務風險主要內容應包括:籌資風險、投資風險、利率風險、匯率風險、流動性風險、股票價格風險、資金回收風險等。
在諸多財務風險中,并不是所有的財務風險都是在企業經營活動中遇到的,其中企業日常經營活動中常見的財務風險主要是流動性風險、資金回收風險、利率風險和匯率風險。
流動性風險是指企業缺乏可動用的資金而產生無法支付應付款項的風險。現在企業越來越注重資金管理,一旦發生流動性危機,企業的正常運轉就會發生困難。到期不能及時償還債務不但對企業的信譽造成影響,更嚴重的是可能會導致企業停產停工。
資金回收風險也可以叫信用風險,主要是在資金回收的過程中產生的,當客戶不愿意或沒有能力履行合同約定時就會產生風險。在當今低迷的市場經濟條件下,賒銷作為企業促銷的手段之一可以擴大銷售規模,穩住市場份額,但是同時企業將面臨更大的資金回收壓力。
利率風險是指市場利率變動給企業帶來的損失的可能性。負債率較高的企業應重點關注利率風險,利率的上升可能使大額舉債經營的企業的實際支付的利息比銷售利潤還要高,這時企業不僅無法擴大再生產,而且還面臨資金流逐步萎縮的局面,最后破產清算償還銀行貸款和利息。
匯率風險是由于匯率的變動給企業財務成果帶來的不確定性,也是企業經營中常見的財務風險。隨著企業進出口貿易的不斷增加,外匯管理成為進出口企業無法回避的課題,如何有效管理外匯資產,規避匯率風險成為企業財務面臨的重要課題。尤其是近期人民幣對世界各種主要外匯波動浮動比較大,在保證正常國際貿易利潤的情況下,要充分發揮財務職能,利用有利時機增加額外的財務收益或減少財務損失。
財務風險是經營風險的一種,屬于職能部門這一層次,需要在制定職能戰略時規劃好,財務風險貫穿企業經營活動的始終,其成因復雜又相互影響,既受外部宏觀環境的影響,也有企業自身的原因。有些風險的成因不在經營活動的范疇,但是體現出來的風險卻在經營活動中,有時一種現象或事件導致多個風險出現,有時這些風險之間互相作用導致另外的風險出現,但是在具體經營活動中,風險點往往就在某個環節,由于沒有控制住這些關鍵的風險點,導致企業一系列的風險事件發生,因此在分析成因時應該各個擊破,逐一地抽絲剝繭。
[1] 石國和,楊瑞芳.論財務風險的防范與控制[J].福建農林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5(03).
[2] 黃德忠.企業財務風險預警研究綜述[J].財會通訊(學術版),2005(09).
[3] 唐久芳,吳!玲.財務風險的成因及其控制研究[J].湖北函授大學學報,2005(03).
[4] 李冰,孫長江.我國上市公司財務風險預警的實證分析[J].漁業經濟研究,2006(01).
[5] 裴玉.企業財務風險預警體系分析[J].特區經濟,2006(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