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雪彬

從“不交錢刀架脖子上”到“不買東西比賣淫可恥”,再到近日發生的“拒交人頭費就被圍毆”,接連發生的“暴力強制游客消費”事件,讓云南離“旅游天堂”的目標越來越遠。
面對種種的旅游亂象,一方面需要政府部門的規范和整治,另一方面也需要我們透過表面找到問題的根源。要真正解決游客和景區之前的矛盾,唯有依靠多方的共同努力,才能讓云南的旅游行業更規范和健康地發展。
云南旅游又現暴力事件
因為不愿騎馬和交100元“人頭費”,在麗江市拉市海景區馬場,新疆游客陳女士被馬場10余名工作人員圍毆3分鐘,導致她手掌骨折、腦震蕩。2014年12月11日,陳女士乘飛機到昆明,向有關部門和媒體進行投訴。
云南省麗江市玉龍縣委外宣辦通報,經初步調查,2014年12月1日4名游客到玉龍縣拉市鎮美泉村茶馬緣馬場游玩時,因購買門票問題與馬場工作人員發生爭執,引發肢體沖突,造成馬場一人肋骨骨折、多人被抓傷,一名游客手掌掌骨骨折。目前玉龍縣已成立核查協調工作組展開進一步調查。
陳女士介紹,他們一家4人從新疆到云南旅游,2014年11月30日晚上住進麗江陳香小榭客棧。12月1日上午,客棧的秦某和她談妥,以一天100元車費的價格拉全家去景點。當天上午,來到第一個景點——拉市海景區一馬場,考慮到父親76歲,身體不好,不能騎馬,他們準備離開。沒想到司機秦某說,不消費不能走,他回扣都沒拿上。馬場工作人員也不準他們離開馬場,“還說不消費也行,但每人必須交納100元人頭費。”隨后,準備論理的陳女士和丈夫卻被馬場10多名男子暴打,來自蕪湖的趙先生目擊了陳女士被打的過程,“10多個人打一個女人,足足打了3分鐘。”
當天下午,陳女士被送到麗江市人民醫院,該院診斷結果為:掌骨第四骨骨折,疑似腦震蕩。麗江市人民醫院證實陳女士受傷住院治療了10多天。
住建部通報云南3景區被責令整改
從2013年10月,香格里拉爆出“導游欲刀架游客脖子”事件,到2014年1月,網上流傳出一段“石林景區內導游罵游客婊子”的視頻,到當年11月,西雙版納發生“游客遭圍堵”一事,再到麗江暴力傷客事件……近年來,游客在談到云南時,多驚恐色變,重要的旅游集散地云南不再是游客眼中的“香餑餑”。
住建部近日通報2014年國家級風景名勝區執法檢查結果。此次通報名單涉及云南省的4個景區。其中,普者黑風景名勝區被評為“優秀”等級,西雙版納風景名勝區、建水風景名勝區雖然“達標”,但仍被要求限期整改。瑞麗江——大盈江風景名勝區被點名批評,并責令限期整改。
通報強調,有關省、自治區住房和城鄉建設廳以及直轄市建委(園林局)要高度重視檢查中發現的問題,加大督察力度,指導有關單位做好整改工作,并于2015年3月底前將整改結果報住房和城鄉建設部城市建設司。
瑞麗江——大盈江風景名勝區:
違規開工建設直升機場、瑞麗江生態休閑運動中心等項目,未依法報經風景名勝區管理機構審核并履行報批手續;詳細規劃編制嚴重滯后,瑞麗江生態休閑運動中心內違規建設高爾夫球場;存在開山采石現象,嚴重破壞山體植被、生態環境和景觀風貌。
整改意見:強化管理機構職能,依法加強對風景名勝區統一有效管理;立即停止并查處直升機場、瑞麗江生態休閑運動中心等各類違規建設活動;加快編制詳細規劃,風景名勝區內建設項目應符合風景名勝區規劃要求;清查高爾夫球場和開礦采石活動,做好生態和景觀修復;整改驗收達標前暫停風景名勝區內所有建設活動及審批。
西雙版納風景名勝區:
違規開發建設中國科學院西雙版納熱帶園流動公寓項目,不履行風景名勝區建設項目報批手續;違規開發建設勐侖農工商聯合公司住宅項目,砍伐橡膠林約2.66萬平方米;傣族園景區環境衛生狀況較差;國家級風景名勝區徽志、界碑界樁設立不規范,安全警示標志設置不完善、數量不足。
整改意見:理順管理體制,強化管理機構職能,實現依法統一有效管理;立即清查中國科學院西雙版納熱帶園流動公寓和勐侖農工商聯合公司住宅項目的違規建設活動,已造成破壞的,要進行生態環境和景觀修復;強化傣族園景區環境整治和服務管理;規范設立國家級風景名勝區徽志、界碑界樁,完善標志標牌。
建水風景名勝區:
違規開發建設西門古鎮、水廠等項目,無風景名勝區規劃依據且不履行有關報批手續;風景名勝區內村鎮建設活動脫離監管,無序混亂,私搭亂建現象嚴重;存在采砂等破壞環境行為。
整改意見:立即停止并查處西門古鎮、水廠等涉嫌違規建設項目活動;強化風景名勝區內村鎮建設管理,杜絕私搭亂建和無序發展;規范設立國家級風景名勝區徽志、界碑界樁,完善標志標牌;加強對采砂等破壞環境行為的查處力度,做好生態環境修復;總體規劃經國務院批準實施前,暫停風景名勝區內所有建設活動及項目審批。
云南旅游亂象需重拳整治
“我懷著美好的心情,來到麗江游玩,沒有想到,飛來一場橫禍。”這不是小說的開頭,而是現實中游客的哭述。地處西南邊陲的云南,旅游資源得天獨厚,既有讓人流連忘返的自然勝景,也有讓眾生神往的休閑古城。遺憾的是,這個“旅游天堂”近年來屢遭詬病,從摻雜暴力的吃住行“一路宰客”,到集壟斷、綁架、地方保護主義、黑車等因素于一體的旅游亂象,讓許多游客對云南美景心向往之,又對“挨宰”心生恐懼。可以說,以“宰客”為代表的負面因素,已成為云南旅游及整個旅游業發展的“毒瘤”。
旅游在國人生活中占據越來越重要的地位,旅游業也日漸成為我國擴大內需、拉動經濟增長的新亮點。從短期來看,這些“毒瘤”長期存在乃至不斷蔓延,損害了游客的經濟利益,讓“放松之旅”成為“噩夢之旅”﹔長期來看,它將對景區乃至所在地區的形象都會有負面影響,甚至將極大地損害整個行業的發展。
這些現象屢屢發生,看似都是一個個不遵紀守法且目光短淺的旅行社、導游、景區工作人員所為,但背后折射的卻是游客“井噴”與旅游環境之間的巨大矛盾。從媒體報道來看,即便是當地的旅游管理部門,也沒有為旅游業制定一個系統、長遠的發展規劃,更缺乏對本應奉為“上帝”的游客的尊重和敬畏。正是在急功近利的政績觀指導下,游客變成了待宰的唐僧肉,“一錘子買賣”被奉若圭臬。 出現這樣情況,關鍵是旅游執法部門總是查處“一陣風”,只對單個被舉報的旅行社或相關人員進行處罰,沒有對整個旅游市場進行整治,也沒有對旅游市場的游戲規則進行修改和調整。這種“一陣風”的對單個事件進行處罰只是隔靴搔癢,起不到以儆效尤的作用。
云南旅游亂象不是一天二天了,也不是少數旅游景點或少數旅游工作人員的所作所為。要想治理這種旅游亂象,關系是要理順各種關系,對旅行社的管理上狠抓落實,做到有法可依,違法必究,從重處罰。更關鍵的是管理要常態化,不能等事情出了之后才去查處,更不能一罰了之。像本次打傷游客的那個馬場,2010年就發生過導游拿著磚塊追打游客的事情。旅游管理部門只有打破地方性的旅游利益“共謀機制”,真正廓清旅游市場的秩序,在還外地游客一個公平公道的旅游環境的同時,也為當地奠定更長遠的市場規則的旅游預期,恢復云南的旅游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