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曉光
(西安翻譯學院 陜西西安 710105)
女子防身術對女大學生心理健康的影響
張曉光
(西安翻譯學院 陜西西安 710105)
女子防身術是自衛術的一種。其根據女性心理和生理方面的活動規律并結合武術中格斗的技巧及擒拿術凈化,從而形成的一種簡便易行自衛術。該文采用問卷調查的方式對女大學生的心理狀況進行調查,并采用觀察法、實驗對比法和數據統計法進行研究。研究發現女大學生掌握女子防身術可提高大學生的體質,還可促進女大學生應急心理素質和暴力防范意識的提升。
女子防身術 女大學生 心理健康
女子防身術作為體育項目的一種,能夠滿足女性心理、生理以及運動規律。由于其具有以巧取勝、以弱制強以及以小制大的特點,此次能夠提高女大學生應對暴力襲擊的能力。在高校體育教學改革不斷深入的前提下,女子防身術也被廣泛應用于高校體育教學中,女子防身術對女大學生增強體質,提高自我防范意識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1.1 研究對象
選取我校2014級160名女大學生作為研究對象,隨機分為實驗組和對照組,各80例。給予實驗組女大學生女子防身術教學,對照組則不進行防身術教學。
1.2 方法
1.2.1 問卷調查法
采用癥狀自評量表(self—reporting Inventory)對女大學生進行調查,由于該量表共有90項癥狀清單(Symptom Checklist),因此也被稱為SCL—90量表。該量表的10個因子能夠反映測試者的心理健康程度。通常情況下SCL—90量表分為5級評分標準,即1~5分。分數越高代表癥狀越嚴重,量表總分為各項得分總和。160分設定為臨床界限標準,當分數超過160分,則證明測試者存在一定的心理障礙。判定測試者因子代表心理障礙的標準為陽性,所謂的陽性也就是某一因子得分超過2分。如果測試者心理問題陽性因子個數超過2分,則證明測試者存在該因子的心理問題。10個因子為:軀體化,主要表現為呼吸、心血管以及胃腸道等不適,同時也會出現背痛、肌肉酸痛等軀體癥狀。敵對,主要變現為思想、行為和感情三個方面,具體表現有摔物、情緒暴躁和爭論等。恐怖,測試者對人群、旅行、公共場所等表現為恐懼。強迫癥狀,對于沒有必要的事情,卻難以擺脫行為、思想和行為,甚至存在一定的認知障礙。人際關系敏感,在與人溝通交流過程中,會出現自卑感,該因子最主要的癥狀就是自我意識消極。偏執,主要表現為敵對、妄想、夸大、關系觀念、猜疑及被動體驗等。抑郁,出現心境和情感苦悶癥狀,還表現為生活興趣降低、缺乏動力和活力等。精神病性,出現多種急性癥狀及行為,其指征表現為精神病性過程、精神病性行為以及分裂性生活方式。焦慮,軀體出現震顫等現象,還會出現緊張、煩躁、神經過敏和坐立不安等現象。其他方面,將其他附加項目列為第10個因子,計算項目得分總和。
1.2.2 觀察法
觀察女大學生在體育課上參與程度、同學交流和情緒態度等行為,并進行分析。
1.2.3 統計學處理
問卷測試所有數據均采用SPSS16.0統計軟件進行數據統計,計量資料用(±s)進行表示,采用t進行檢驗,技術資料用%表示,采用X2進行檢驗,P<0.05表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1 數據分析
對比實驗前實驗組和對照組女大學生SCL—90量表因子得分。結果表明實驗前各項測試結果,兩組SCL—90量表得分,不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實驗前實驗組和對照組SCL—90量表因子得分對比
表2 實驗后實驗組和對照組SCL—90量表因子對比
實驗后,對比采用女子防身術實驗組和對照組的女大學生SCL
—90量表因子得分對比,見表2。
實驗后,實驗組各因子得分均比實驗前有所下降,在敵對、恐怖、強迫癥狀、人際關系敏感、偏執、抑郁和焦慮方面與對照組相比,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由此可見女子防身術對大學生心理健康有一定影響,且效果明顯。
2.2 討論分析
通過觀察法對女大學生課堂學習女子防身術進行觀察分析。女子防身術主要包括格斗技術、擒拿技術、器械使用以及解脫技術等。練習形式和方法也多種多樣,其中主要包括單人練習、場景演練和雙人練習。采用多樣化的練習形式不僅促進女大學生對女子防身術的求知欲望,還可有利于女大學生實際應用能力的培養。此次研究中,女大學生學習表現較為良好,積極性也相對較高。在模擬現實場景過程中,女大學生能夠發現當自己真正面臨危險時心理變化情況,同時也能發現自己應變能力存在的不足。通過發現自己的不足,能夠提高女大學生的學習和練習動力,將身體潛在能力充分發揮出來,建立和提高自身良好的防范意識。
通過問卷調查法對兩組大學生的SCL—90量表得分進行分析,本次研究結果表明,女大學生在經過體育鍛煉后,軀體化因子有上升趨勢,說明經過鍛煉女大學生的身體素質和健康水平均明顯提高,兩組差異不具有統計學意義。在恐怖因子上,兩組的差異較為明顯。強迫癥狀因子中,實驗組女大學生在實驗前和實驗后的數據有明顯改善,對照組未發現明顯變化。人際關系敏感中,實驗組和對照組具有明顯差異。女子防身術練習模式分為雙人練習甚至更多人聯系,在練習過程中,學生在做好自我保護的同時也要照顧到對方的安全,培養女大學生間的團隊合作能力,也形成了學生間互幫互助和互相包容的融洽關系,因此有利于女大學生建立良好的人際關系。通過女子防身術教學,女大學生能夠尋找性格與興趣相同的同學進行練習,鍛煉自己應用能力的同時也緩解自己焦慮、抑郁等情緒,大大降低了自身的心理壓力,對女大學生心理健康有著重要影響。根據女子防身術的自身特點,女子防身術學習能夠有利于女大學生心理健康,樹立女大學生的自信心,當面臨危險情境時,戰勝內心存在的恐懼及膽怯心理,提高女大學生的膽量。女子防身術的學習還能夠培養女大學生的獨立思維能力和思維判斷能力。
在普通高校教學中,開設女子防身術課程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在設置女子防身術課程時,可以采用不同的方式,如:公共體育課、公共選修課和興趣小組等,讓學生自主選擇課程,提高自身的防范意識,還可使女子防身術學習更加制度化和長期化。在進行女子防身術課程教學時,應根據女大學生的心理、生理特點制定科學合理的教學內容。女子防身術教學不僅注重技術和技巧教學,更重要的是培養學生面臨危險時的心理素質。進行教學評價時,要運用多角度對女大學生學習女子防身術效果進行評價,從而提高學生的積極主動性。
女大學生具有自我防范意識、獨立思維能力和思維判斷能力,對其日后踏入社會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在高校中開設女子防身術課程教學,能夠培養女大學生的自我防范意識,當面臨突發危險時,具有較好的心理素質,從而能夠發揮個人智慧從危險困境中逃脫。本研究結果表明,女子防身術對促進女大學生的心理健康素質和暴力防范意識提升具有十分重要作用。
[1]白潔,陳祎晟.女子防身術對普通高校女大學生心理健康影響的實驗研究—以蘭州理工大學為個案[J].衛生職業教育,2012, 30(16):111-112.
[2]趙洪蓮.淺談女大學生學習女子防身術的社會意義[J].搏擊:體育論壇,2013,5(4):86-88.
[3]白潔,陳祎晟,李小惠.甘肅省高校女大學生對女子防身術的認知與參與動機的調查與分析—以蘭州理工大學為個案[J].衛生職業教育,2013,31(6):133-134.
[4]李浩浩.不同體育項目對女大學生心理健康影響的實驗研究[J].沈陽體育學院學報,2011,30(3):57-60.
[5]蘇建波.女子防身術對女大學生生存能力培養分析[J].體育博覽,2011(19):338.
G852.4
:A
:2095-2813(2015)09(a)-0161-02
10.16655/j.cnki.2095-2813.2015.25.1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