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愛霞
探討6種腫瘤標志物聯(lián)合檢測在肺癌診斷中的價值
郭愛霞
目的探討6種腫瘤標志物聯(lián)合檢測在肺癌診斷中的價值。方法184例肺癌患者作為肺癌組,184例肺良性疾病患者作為良性疾病組,184例健康者作為對照組,分析血清癌胚抗原(CEA)、糖類抗原19-9(CA19-9)、糖類抗原125(CA125)、細胞角蛋白19 片斷(CYFRA21-1)、神經(jīng)元特異性烯醇化酶(NSE)、鱗狀細胞抗原(SCC-Ag)單項與聯(lián)合檢測價值。結(jié)果肺癌組的血清腫瘤標志物 CEA、CA19-9、CA125、CYFRA21-1、NSE、SCC-Ag水平均高于良性疾病組、對照組(P<0.05);6種聯(lián)合檢測靈敏性、準確度均高于各單項檢測(P<0.05)。結(jié)論血清腫瘤標志物CEA、CA19-9、CA125、CYFRA21-1、NSE、SCC-Ag聯(lián)合檢測對于肺癌具有明顯價值,可以提高其檢測靈敏性及準確度。
肺癌;腫瘤標志物;聯(lián)合檢測
肺癌在臨床中多常見,發(fā)生率越來越高[1]。本文選取184例肺癌患者,分析應用6種腫瘤標志物進行聯(lián)合檢測的臨床價值,現(xiàn)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取本院2013年4月~2015年4月184例肺癌患者作為肺癌組,男122例,女62例,年齡40~80歲,平均年齡(58.2±8.5)歲。鱗癌94例,腺癌58例,小細胞肺癌32例。肺良性疾病患者184例作為良性疾病組,男114例,女70例,年齡36~78歲,平均年齡(60.3±7.6)歲。健康者184例作為對照組,男108例,女76例,年齡30~72歲,平均年齡(48.5±6.5)歲。
1.2 方法 受檢者早起后在空腹狀態(tài)下采集靜脈血液3.0 ml,在室溫環(huán)境下靜置20 min,對其予以離心處理10 min,將上清液進行分離且靜置于-20℃冰箱內(nèi)等待檢測。應用化學發(fā)光免疫法對受檢者血清 CEA、CYFRA21-1、CA125、CA19-9、NSE、SCC-Ag含量進行測定。
1.3 陽性判斷[2]血清腫瘤標志物的陽性值標準為CEA水平>5.0 ng/ml,CYFRA21-1水平>3.3 ng/ml,CA125水平>35 U/ml,CA19-9水平>37 U/ml,NSE水平>16.3 ng/ml,SCC-Ag水平>1.81 ng/ml時顯示為陽性。
1.4 統(tǒng)計學方法 采用SPSS18.0統(tǒng)計學軟件進行統(tǒng)計分析。計量資料以均數(shù)±標準差(±s)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shù)資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檢驗。P<0.05表示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1 各組血清腫瘤標志物對比 與對照組、良性疾病組比較,肺癌組CEA、CYFRA21-1、CA125、CA19-9、NSE、SCC-A水平均明顯上升,對比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2.2 血清腫瘤標志物單項或聯(lián)合檢測診斷性能 對肺癌患者進行單項臨床診斷,CYFRA21-1檢測結(jié)果顯示其靈敏性最高,CA19-9檢測則顯示其特異性最高,6項指標聯(lián)合檢測靈敏性與準確度均明顯高于其他單項檢測,對比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1 各組血清腫瘤標志物檢測含量情況比較(±s)
表1 各組血清腫瘤標志物檢測含量情況比較(±s)
注:與對照組、良性疾病組比較,aP<0.05
指標 對照組(n=184) 良性疾病組(n=184) 肺癌組(n=184) CEA(ng/ml) 1.7±1.2 3.3±2.0 41.9±23.2aCYFRA21-1(ng/ml) 1.0±0.8 2.2±1.3 37.9±10.7aCA125(U/ml) 15.6±4.9 18.5±7.1 135.8±33.4aCA19-9(U/ml) 10.6±4.7 14.5±8.2 62.2±10.8aNSE(ng/ml) 12.2±7.2 15.3±7.6 27.4±8.5aSCC-Ag(ng/ml) 0.6±0.3 1.3±1.2 2.3±1.6a
表2 腫瘤標志物單項檢測與聯(lián)合檢測對肺癌的臨床診斷分析(%)
腫瘤標志物是因惡性腫瘤而合成分泌或因腫瘤而出現(xiàn)異常的一種物質(zhì),包括蛋白質(zhì)、激素、酶(同工酶)、多胺及癌基因產(chǎn)物等物質(zhì),在腫瘤的臨床診斷中具有一定價值。較為良好的腫瘤標志物需有高靈敏性、特異性,且易于檢測等。同種腫瘤或不同型腫瘤有可能出現(xiàn)一種或幾種存在異常的標志物;同種腫瘤標志物也存在于不同腫瘤中。為了提高腫瘤標志物診斷效果,可聯(lián)合檢測。及早應用有效方法對患者進行有效診斷,立即對患者予以有效治療,提高臨床治療效果,改善患者生活質(zhì)量[3]。
在本文研究中,肺癌組患者相關(guān)指標如CEA、CYFRA21-1等含量值與健康群體及良性疾病組對比均明顯提高(P<0.05),6項指標聯(lián)合檢測靈敏性與準確度均明顯高于其他單項檢測(P<0.05)。
綜上所述,肺癌患者應用血清腫瘤標志物 CEA、CA19-9、CA125、CYFRA21-1、NSE、SCC-Ag聯(lián)合檢測具有較高靈敏性與準確度,值得臨床應用推廣。
[1]岳紅梅.膜聯(lián)蛋白Ⅱ在肺癌組織、肺泡灌洗液和胸腔積液中的表達水平及在肺癌診斷中的價值研究.中國全科醫(yī)學,2014,17(11):1307.
[2]王敏.胃泌素釋放肽前體和神經(jīng)元特異性烯醇化酶對小細胞肺癌診斷的差異及聯(lián)合檢測.中華檢驗醫(yī)學雜志,2013,36(11): 1008.
[3]鄒南安.螺旋 CT 動脈期增強掃描在 60 例肺癌診斷中的應用研究.重慶醫(yī)學,2013,42(36):4453.
10.14164/j.cnki.cn11-5581/r.2015.24.011
2015-08-04]
463000 河南省駐馬店市中心醫(yī)院檢驗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