昝立永

有人說這是最壞的市場,因為它魚龍混雜;有人說這是最好的市場,因為它充滿希望。這里少了確定,多了變幻;這里少了渡口,多了汪洋。在新三板的每個企業都有不同的成長歷程,老兵新銳各有千秋。掛牌企業若想美好,必須創造、經歷、見證屬于新三板自己的成長。
2014年新三板出現了井噴的跡象,特別是推出做市商制度后,做市的標的公司股價普遍提升40%,2015年1月新三板1800多只股票中共有20只個股實現股價翻倍。市場普遍預期未來在新三板掛牌的公司有望達到3000家。

三板市場經過十幾年的發展,從“舊”到“新”構筑著中國資本市場的底層生態。如今,這個“影子前鋒”走到了前臺,開始被越來越多的人所關注。
新三板的情況現在怎樣?未來如何?光用1800多只掛牌數量、40%漲幅、20多個翻倍這些數據未免抽象,真正要了解這個資本市場的新生力量,非要“刺探軍營”不可。《英才》記者獨家專訪了四家新三板公司的決策者,而企業對于資本市場的評價更準確地反映三板市場目前的價值。
投資者門檻過高
縱觀新三板的累計漲幅排名,2014年度全年回避不掉的公司就是南京大樹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簡稱大樹智能)(430607),其主營業務為自動化控制設備的研發、設計、生產及銷售,大客戶主要是煙草生產商。
2014年卷煙行業投資收縮,彼時大樹智能面臨一些困難,于是投身醫藥生產線,可以說是一次華麗轉身。設立研究生站、參股公司都是這次轉身的延續。
轉身不易,沒有獨到的技術支持恐怕不行。去年,大樹智能新申請發明專利八項,獲政府科技支持及發展項目資金扶持200余萬元,自主完成重要科技研發項目近十項。公司還投資參股成立了“南京大樹生物醫療技術股份有限公司”,目前該公司項目已獲得南京市政府“321”項目扶持,進展順利。
“通過登陸新三板,在資本市場的規范要求下,在主辦券商華泰證券專業人員的持續督導下,有利于規范企業的運作,完善自我。進入到資本市場,使企業的性質發生了根本性的變化,從一家民營家族企業轉變為規范化的公眾公司,為企業長遠發展打下了良好基礎。” 董事長王李蘇對《英才》記者表示。
截至2014年12月31日,公司在冊股東人數從掛牌初期的12名擴展為71名,股權進一步分散。
新三板為大樹智能提供了一個平臺,那么大樹智能會一直留在這座“連營”之中,還是待羽翼豐滿,再圖他路?
對于這個問題,當家人王李蘇回應:“企業將從實際出發,根據資本市場的發展及自身條件,務實地選擇轉板或留在新三板。”
目前整個股轉系統還處于發展初期,要想留住、吸引優質企業,新三板這個“連營”仍需完善。
新三板股票交易尚不夠活躍,投資者門檻過高,王李蘇建議對企業進行分層管理,根據不同層次可以采用集合競價、做市、協議等交易方式;盡快推出優先股、債券、可轉債等新產品,豐富市場融資工具,推出新三板指數和做市股票指數;對做市商進行培育、指導,使得做市商真正做到價值發現。
?可能會比創業板好
談起中搜網絡(股票代碼:430339)大家可能知道的不多,但全球第一款桌面搜索軟件——網絡豬就是由這家公司創始人陳沛創造的。
為了能夠分到移動互聯的一杯羹,陳沛組織了一支500多人的研發團隊。“這是我的核心競爭力,中搜出品不是誰都可以輕易模仿的。”陳沛此話昭示了他對中搜技術的信心。
中搜網絡目前運營兩個產品線,一是機構產品,幫助企業以及重要戰略合作伙伴觸網移動互聯。另一個產品線是C端,目前成熟產品為中搜搜悅4.2,中搜搜悅更多地在締造一個囊括定制資訊、興趣圈、電商、互聯網金融等的完整生態鏈,覆蓋用戶最主要的移動端需求。陳沛將搜悅的目標和使命定義為移動互聯網的入口。
他對《英才》記者分析說:“很多用戶不太會駕馭繁多的APP,一段時間后一定會選擇幾個經常使用的APP,頻繁打開,而其他的APP偶然使用。這是搜悅的使命,搜悅就要成為入口。”
中搜原來主要的投資商為IDG、富達等境外投資機構,但是2009年中搜萌生了回歸國內登陸創業板的想法。

結果事與愿違,2012年在創業板邊上等了很久的中搜還是被擋在了新股發行的“堰塞湖”外。此時的中搜陷入糾結之中——是繼續等待?還是加大業務投入,謀求進一步發展?幸運的是新三板開了,2013年中搜網絡毅然決然登陸了新三板市場。
在中搜網絡2015年第一次臨時股東大會上,審議通過關于變更公司股票轉讓方式為做市轉讓的議案。屆時,將有六家券商同時做市中搜。中搜的股票交易向做市轉讓方向變化,這其實是新三板建立做市商制度的一個縮影。當然再往下就是連續競價。
陳沛認為新三板目前只剩下最后一個環節:就是把500萬的門檻降下來,如果降到50萬或100萬,新三板的流動性就能大大提高,可能就會比創業板還好。到那個時候,創業板、新三板到底誰好就很難說了。
在2014年四季度,各路資金涌入新三板產品,包括中搜在內的不少企業股價都呈現躥升的過程。
令中搜網絡不再熱盼登陸創業板的原因還有盈利問題,陳沛坦言為了當時的上市,公司每年都能完成30%的年度增長,但是這不應該成為高科技企業的一個硬性目標。新三板在這方面則開明很多,給科技企業一個追求產品和用戶積累的空間,這對移動互聯企業至關重要。
?好公司放棄轉板
中科軟(430002)是指中科軟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大股東為中國科學院軟件研究所,也正是因為大股東的性質,整個企業從總裁到員工多了一些學者氣少了一些商人癖。在地方主管機構的鼓勵下,2006年1月23日,中科軟成為首批進入代辦股份轉讓系統正式掛牌交易的股份公司。
截至2015年,中科軟在新三板已經掛牌將近十年,可以說中科軟的發展見證了新三板的成長。中科軟的主要業務集中在行業應用軟件上,主要客戶是政府和保險行業的企業。用中科軟總裁左春的話說:“中科軟在保險行業的應用軟件領域處于龍頭的地位。”其2014年漲幅位居新三板前十。
作為細分行業龍頭呈現了驕人的業績,中科軟營收和利潤逐年增長,基本每股收益保持穩健。這樣的業績使得它在利用整體法估值時處于整個新三板同行業中價值第一。雖然公司還沒有公告2014年的業績情況,但是市場普遍預期中科軟將延續過往的良好勢頭。

由于中科軟的業務一直比較專一,且為業界翹楚,所以其資金狀況也比較穩定。在新三板將近十年的歷程中,中科軟僅僅進行了兩次融資,一次完成在2007年,也就是掛牌后的第二年,另一次則是在2012年完成,中科軟算得上是“不貪不占”型的企業。
雖然沒有大頻次的應用新三板的融資功能,但新三板還是為中科軟帶來了其他方面的變化。左春將其歸納為三點:
其一融資功能,雖然沒有大量應用,但是畢竟在需要之時,新三板為中科軟提供了兩次成功的非公開增發;其二提高了中科軟的知名度;其三規范公司治理結構。
這種治理機制的規范為現在中科軟IPO奠定了良好的基礎。
2014年11月10日,中科軟公告,這位新三板的老兵準備好“拔營起寨” 投入IPO的懷抱。
回首新三板,“老兵”對自己“駐扎”了十年的“營地”有著冷靜的認識。左春暢言,新三板目前確實還存在交易性流動性不強的問題。可能這也是中科軟最終選擇上市而不是等待轉板的原因,但是他仍然肯定了新三板的積極作用:“中國大量的企業需要上市前的預科管理,新三板使得企業更透明更規范,這樣投資人才敢投入。所投資企業的監管不能指望投資人,這也不符合法人治理結構,新三板恰能起到統一監管的作用。”
融資效率提高
北京首都在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430071)是一家全國性專業化IDC運營商和云計算服務提供商,公司由曲寧、畢名武、二六三網絡(002467.SZ)共同出資。
與阿里云不同,首都在線的云服務業務更偏重企業、機構,也就是B端(比如:聚美優品、一號店等客戶),這就要求首都在線不光要有設備、技術團隊,還要有服務團隊。
公司最近的三個完整會計年度營業收入保持連續增長,總利潤也保持在相同的節奏上。如此業績使首都在線股價在2014年新三板異軍突起。
“未來,我們將會進軍海外市場,日本、新加坡、美國中、西部等,在這個行業,中國企業在國外還是有很強的競爭力,目前海外用戶選擇性比較低,只能用亞馬遜的服務。到2020年,公司將建立超過15個云平臺,構建全球化的云托管體系,覆蓋北美、南美、歐洲、亞太多個經濟體。我們希望海外用戶多一個選擇,而且是中國的公司。”首都在線董事長曲寧表示。
首都在線2014年進行了兩次定向增發,可以說公司充分利用了新三板的融資功能,既體現了首都在線的高速成長又說明新三板確實有比較高的融資效率。
談到掛牌新三板給首都在線帶來的變化,公司CFO兼董秘楊麗萍坦言:“不僅僅是直接融資,間接融資也有巨大變化。以前去銀行貸款,往往需要抵押品,但是首都在線作為技術類輕資產公司60%屬于流動資產,抵押貸款這條路幾乎走不通。”
掛牌后情況發生了變化,銀行主動上門授信,還出現了銀行或者營業部之間互相競爭的現象。
由于有上市公司二六三股東的規范治理,掛牌新三板后,制度進一步規范,當公司資金富余時,CFO打算用這些資金做些理財提高資金效率,但是此時股東就會提醒這可能給未來上市造成一些麻煩。這就是非掛牌公司“一言堂”所難以做到的。
根據公司目前的業績完全可以在創業板上市,但審批排隊時間過長,首都在線兩手準備。
首都在線的做市商是國泰君安和中信證券,公司方面希望新三板在做市商制度落地后盡快推出競價環節,這樣就能大大解決流動性的問題,使投資者有良好的退出路徑。另外在服務方面,楊麗萍認為新三板應該多做一些類似路演的活動,幫助在板企業與各路投資人對接,實現信息和資金的高效互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