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旭然

利用上市公司資本運作平臺的優勢,進行跨界轉型,從根本上改變傳統企業的估值模式。A股不乏這樣孔雀變鳳凰的勵志大片或者肥皂劇。
互聯網企業的估值之高,讓上市公司趨之若鶩。全世界范圍內來看,互聯網企業估值水平迅速攀升。我國創業板平均73.25倍(截至2015年2月7日)的市盈率,概念純正的互聯網企業如樂視網、騰信股份、人民網估值則更是高得驚人,目前的動態市盈率均在百倍左右。
相比國內的創業板企業,美國資本市場對于互聯網企業的定價實際上更加瘋狂。FACEBOOK、谷歌等巨頭對新銳創業企業天量的收購價格,讓市盈率、市凈率甚至收入水平等投資指標完全失效。
有人將這種互聯網企業的估值體系形容為“拍腦門”式,對此很多業內人士實際上并不完全否認。北京一位本土投行創始人就對《英才》記者表示,實際上創投企業在對項目進行價值評估時,并不會嚴格的遵循某一類技術指標,而是在定價的時候,更多的考慮企業的發展空間,以及潛在接盤者的價格預期。
互聯網估值為何高?
沒有比較,就沒有高低的概念?;ヂ摼W企業的高估值水平,在與傳統企業的估值對比中更加明顯。
經過股價井噴式爆發增長后,進入2015年,A股幾大國有及股份制銀行股價再度陷入疲態。市盈率水平仍然保持在5倍左右,最高的平安銀行也只有7.4倍。盈利能力極其強勁的銀行機構,卻在資本市場被投資者“冷眼相對”。
這激起了一些投資者甚至研究人士的憤怒,英大證券研究所所長李大霄直言這些沒有利潤支撐的互聯網企業為中小盤個股“黑五類”之一,建議投資者避而遠之。
但事實是這些企業并沒有出現如他所說的崩盤,反而是在調整之后快速上漲。創業板龍頭股之一樂視網(300104.SZ)的市值在一片質疑聲中快速翻倍,用時僅僅30個交易日,而大數據分析企業拓爾思(300229.SZ)則同期上漲60%。
創業板在一片喊空聲中不跌反漲,24個交易日之內上漲20.56%,一舉突破1800點。這讓人不得不反思,為何傳統估值法則,在互聯網企業這里卻失去了效用。
去年底,小米科技確認,公司以460億美元的總值,實施了超過10億美元的E輪融資。這與樂視網、拓爾思等互聯網企業陡峭上漲的時間起點契合度非常高。其最新一輪巨額融資,一定程度上帶動了國內互聯網企業股價的快速反彈。
小米如此高的估值判斷,緣由即是互聯網企業對于入口的爭奪日趨激烈。小米智能手機的熱銷和智能硬件的布局,在開拓新入口的同時,為互聯網向人類生活的縱深發展,全面撕開了口子。
這是一個增量的概念,在互聯網發展的前20年,網絡用戶被限制在PC和手機中,使用時間和用途都受到了限制。而隨著可接入互聯網硬件品種和數量的增長,新的“互聯網戰場”將急速擴容。
如果說此前人們每天在電腦前使用網絡5小時,使用智能手機3小時,那么今后就要加上:智能可穿戴設備8小時、智能電視3小時、可接入互聯網的智能汽車2小時,各類智能家具電器10小時。人們在互聯網上的停留時間、產生的需求大大提升,各類互聯網應用面臨爆發式增長。
另外,除智能手機之外,一系列新的互聯網應用“基礎設施”正在快速鋪設,如“虛擬現實”、“無人駕駛汽車”、“機器大腦”等,這些技術的成熟將大大提升互聯網的內涵,讓其深度介入人類生活之中。
估值天壤之別
由于政策的限制等諸多原因,中國大量的優質互聯網企業,都選擇在美國上市,留在A股的互聯網相關企業數量有限,標的稀缺,進一步推高了A股互聯網企業的估值水平。
數量眾多的傳統制造型企業、服務型企業,和互聯網企業之間形成了一個巨大的估值鴻溝。對于傳統企業來說,這不僅是警示,也是機遇。一些積極求變、順應資本市場發展趨勢的上市公司,通過一系列轉型和運作,獲得了豐厚的回報。
國光電器(002045.SZ)和奮達科技(002681.SZ)原本同樣是經營電聲產品等小家電的傳統制造型企業。但是在最近兩年的股價走勢上,兩者出現了天壤之別。截至2015年2月7日,國光電器市盈率42.3倍,市值勉強超過30億元;而奮達科技經歷了連續兩年的大幅度上漲,市值已經接近150億元,市盈率97倍。
國光電器產品利率并不低,但顯然市場并不關注它有如何賺錢。而奮達科技市值一年飆升十倍且今年還在大幅上漲,也并非因為電聲產品做的有多好,而是因為其積極布局智能硬件產品,綁定華為、聯想等消費電子大佬,實現了軟件、硬件、云計算的一體化發展,從一個代工廠商,變成了互聯網企業。
企業家的互聯網思維,決定了從同一起跑線出發的兩家企業,如今獲得了完全不一樣的市場估值,市值水平天差地別。
在估值水平普遍較高的醫療設備,同樣出現了類似的局面。九安醫療(002432.SZ)通過互聯網醫療的發展思維,推動醫療產品的消費電子化,同時積極融入小米的智能硬件生態系統,完善用戶布局大數據醫療。
這讓九安醫療市值持續增長,即便最近兩年大量的資金投入造成企業虧損,市場也對其仍然非常看好,估值水平大大超過另外一家血糖儀企業三諾生物(300298.SZ)。
九安醫療董事長劉毅告訴《英才》記者,和電力一樣,移動互聯網是一種基礎設施,在這之上所有行業都將被重新塑造。這就給了傳統行業的上市公司以市值管理的啟發:用互聯網思維去重塑商業模式,可以大大改變企業的估值水平。
如今互聯網概念快速擴容,移動互聯網、大數據、智能硬件等概念的出現,讓互聯網不再是一個行業,而成為了一種社會構成的基本要素。積極融合互聯網要素的企業,其經營成本降低,數據資產增加,也擁有了更多發掘新盈利模式的潛力。
這些不太容易在財務報表中體現出來的改變,都是互聯網化上市公司估值提升的關鍵因素。這在一定程度上解釋了,為何傳統PE、PB等指標在互聯網產業面前失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