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小中
所謂的通貨膨脹會計就是在發生或者預期將發生較大的通貨膨脹現象時候,對歷史的成本反映的財務信息進行重新披露,以反映通貨膨脹對財務的影響,這樣的財務信息可以更加客觀真實的反映現實的情況,保證財務信息的相關性。
我國的CPI已經持續多年保持2%以上的增幅,雖然現在我國的經濟發展受到一定的挑戰,但是整體的CPI增幅仍然為正數,在目前國內經濟增幅出現下降的情形,為了維持相應的經濟增長和就業增長,我國將持續推動CPI合理的增長,這樣長期為正數的CPI增幅影響下,我國的物價相較于十年前已經變化非常大。同時,隨著各地區的經濟增長在后危機時代一直沒有得到真正的復蘇,因此各國也在醞釀和推出相應的量化寬松政策,歐盟預計將在年內推出量化寬松政策,中國也在定點推出寬松政策,這些都將導致未來的CPI仍然可能持續增長。這樣的增長將導致歷史的會計信息無法真實反映出企業的真實財務信息。
目前國際經濟交流和活動越來越多,跨國公司及全球化合作的日益興盛,合并財務報表也面臨著不同地區的財務信息披露問題,不同國家的物價水平也有差異,國內的通貨膨脹程度也有差異,為了更好的反映一些國家的通貨膨脹對財務信息的影響,很多國家已經要求在合并報表的時候反映出這種通貨膨脹的影響。例如國際會計準則在1981年就推出了相關的準則,歐盟現在也允許各國采用通貨膨脹會計體系,美國和加拿大都建立了相關的研究機構,SEC也要求上市公司披露重置成本。目前我國會計準則逐步和世界接軌,需要考慮通貨膨脹會計體系的建立。
歷史成本計量模式下的會計可以提供準確真實的會計信息,但是這種會計信息在長期通貨膨脹的經濟環境下,將導致現行的物價與采購價格差異較大,將引發一系列的問題。例如歷史成本計量模式下將可能導致高估收益的問題,一些企業的資產購買較早,價格較低,在預期通貨膨脹或者已經發生較為嚴重的通貨膨脹現象的時候,企業資產的重置成本較高,而企業歷史成本較低,這將導致企業的折舊或者存貨成本較低,這樣企業將獲得比其他企業更多的利潤,而這種利潤持續性較弱。一旦沒有正確意識到這個問題,將導致企業投資者的判斷出錯,也會導致企業的收入和成本匹配性較差。因此歷史成本計量模式下的會計需要通貨膨脹會計的補充。
我國的會計政策、規定和準則都沒有單獨的篇幅介紹通貨膨脹會計,相關的內容非常少,而國際會計準則等都非常重視該內容,有專門的項目進行單獨的介紹,同時相關的機構也積極推動。國內由于本身強有力的政府可以相對保證通貨膨脹不至于成為惡性的事項,同時,在通貨膨脹模式下公司利潤的減少也將導致財政收入相對減少,因此國內對通貨膨脹會計的規定沒有,相關機構也不會主動積極推動該會計模式,這造成了我國的通貨膨脹會計沒有合理的法律法規支持,也沒有足夠的準則條款內容。
我國的物價指數由政府進行統計公布,其中相關的組合產品物價變動較為籠統,一些產品細項的價格變動在國內也難以獲得有效的數據,而且國內的物價指數有時有一定的調整,無法真正反映現實的物價變動,這樣的物價指數是難以真正對會計信息進行有效的調整,而不夠有效的調整將降低財務信息的相關性,導致通貨膨脹會計的意義降低。如果企業要獲取產品價格變動的細項,特別是和企業資產特別相關的產品價格變動,將面臨巨大的獲取時間和成本,而且準確性和權威性不足。因為,這種信息在國內還比較難以及時獲取,導致獲取的成本較高,這樣就會導致通貨膨脹會計的推行受限。
國內尚未真正推行通貨膨脹會計,而對通貨膨脹會計的認識也不夠,很多的財務會計人員本身對通貨膨脹會計也沒有足夠的了解。如果要真正推行通貨膨脹會計,需要對相關的國際準則和國內準則有明確的了解和比較,對通貨膨脹會計的模式和方法有了解并積極進行培訓和學習,而目前國內還比較缺少相關的人才。
國家應當借鑒國際會計準則的相關規定,進一步完善相關的法律法規,將通貨膨脹會計適當引入現行的會計準則中,行業協會要積極制定相關的推行規定,在財務會計中合理運用通貨膨脹會計進行補充。考慮到通貨膨脹會計的目標、企業財會人員的素質、物價指數的可獲取性和相關性,企業可以采用現實成本/歷史貨幣的計量模式進行調整報表,在調整的時候要選擇實體資本保持的理念,正確進行收入和成本、費用的匹配,計算好當期的收益,保持好生產要素的補償,避免因為計算出錯導致投資者無法獲取準確、相關的會計信息,導致投資者的利益損失。
我國統計局提供的物價指數對很多企業而言相關性不大,因為它是一個含權重的多品種物價變動影響的結果,很多企業的資產變動與物價指數變動不一樣,甚至存在非常大的差別,如果簡單以這個指數進行調整報表,企業自身也會受到誤導,國家的政策更會無法獲取足夠的準確數據支持。因此,國家需要進一步完善統計年鑒的內容,細分物價指數的構成內容及其各期的變動情況,同時對不同區域、不同品種的具體物價變動提供足夠的數據,這樣才能夠為企業提供必要的數據,保證企業可以進行相對準確的調整。對于物價指數的變動,企業和政府都要充分認識到合理的通貨膨脹有利于經濟的增長,同時對決策的影響較小,因此可以不需要通過通貨膨脹會計模式進行調整,例如在5%以下的可以不需要單獨編制和披露影響,而如果在5%以上的通貨膨脹率則需要披露通貨膨脹對會計的影響。
國家財政部也要引導支持企業的通貨膨脹會計體系建立。短期內企業實施通貨膨脹會計將會導致利潤減少、稅收減少,這樣就會導致國家財政的減少。國家需要引導支持企業實施通貨膨脹會計體系的建立,度過財政收入相對減少的過渡期,讓企業可以在新的會計體系下補充了解自身的實際盈利能力和來源,正確的進行投資決策,保證國家經濟的真正發展。
企業的財務會計人員素質和能力將決定企業實施通貨膨脹會計的情況。為了更好的推動企業實施好通貨膨脹會計體系,企業需要提升財務會計人員的素質和能力。企業要充分重視實施通貨膨脹會計對企業的影響,通過實施通貨膨脹會計提升企業投資決策的科學性。為了提升實施的有效性,企業需要引進一些合適的人才補充自身的財務會計隊伍,通過加強財務會計隊伍的培訓和學習,提升其能力,同時企業要加強內部考核,通過將通貨膨脹實施情況列入考核目標內,引導內部的財務隊伍加強對通貨膨脹會計體系的重視。企業要加強同行業協會的協同和溝通,積極將所面臨的問題向行業協會和會計師協會等相關協會進行匯報,尋求解決的方式,通過溝通的方式找到合理的方法。
在實施通貨膨脹會計的時候,需要結合企業的特點選擇不同的模式和方法。對于小型企業則只需要進行單獨的列示一些通貨膨脹對其影響的內容,對大型企業則需要全面調整相關的科目;對于金融類的貨幣性較多的企業則可以采用物價指數進行簡單調整,而實體資產較多的企業則選擇其資產的現行價格進行調整。對于固定資產,要考慮通貨膨脹條件下該科目的資產價值,采用合理的方法進行重置成本列示,作為當期的調整基數,同時對固定資產折舊采用加速折舊的方法。對于存貨則采取必要的后進先出方法進行調整,重估資產減值的損失,保證足額提取,而應收賬款方面則需要考慮壞賬準備的充足性,結合通貨膨脹條件下,債權人可能推遲付款的現象,認真評估資產減值的風險。總之,企業要保證收入和費用成本的匹配性,降低通貨膨脹對會計的影響,提升對企業自身的決策支持,加強內部的分析支持,保證企業得到真實可靠的數據,加強企業自身對通貨膨脹會計的運用能力。
通貨膨脹會計在國際上已經獲得了運用,在國內還沒有得到真正的重視,考慮到未來我國的經濟可能還會面臨著新的問題,國際一些重要的經濟體也將推出量化寬松政策,這將導致通貨膨脹可能再次出現,需要學習通貨膨脹會計的相關內容,希望本文能夠有意義。
[1]陳高才.通貨膨脹的會計問題剖析和未來研究展望[J].會計研究,2014-08.
[2]王樹立.探索分析推行通貨膨脹會計的必要性[J].現代商業,2013-02
[3]仝樂偉.對我國推行通貨膨脹會計的思考[J].現代經濟信息,2014-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