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耀華
隨著世界經濟形勢的大轉變以及我國經濟發展的轉型,進行資源的合理配置已經顯得尤為重要。我國對于循環經濟的重視度越來越高,從2009年的1月1日起就開始制定可對應的法案,法案的經濟資源發展要求是將傳統的經濟資源增長由線行增長模式向著新型的循環經濟發展的體質模式增長,這樣做的出發點是保證資源的循環利用率。由于資源循環模式的轉變進而出現可循環經濟會計模式。使得會計模式從原來的單一貨幣計量朝著多元化的方向發展,實現了價值管理來控制環境與經濟的結合發展方式,通過整合后實現可持續的循環經濟的發展模式。
經過長時間的發展以后,國家提出在保證環境可持續發展的前提下需要注意各個企業加大各項資源的投入產出比。在這樣的背景之下2001年的6月,國家會計學會再次成立了一個環境會計委員會,從這可以看出國家對于環境會計可持續性的循環經濟重視程度之高。盡管國家在這方面做出了很大的努力,但是由于我國在這方面的發展還處于初級階段所以依然存在著一定的問題,這些問題需要在不久的將來進行解決。
對于信息出現的紕漏問題是環境會計的首要問題,盡管從環境會計以及循環經濟推崇一來,國家在各個方面給予了很多的優惠政策和相關的策略。但是現在很多企業對于環境問題還是處于比較模糊的態度,有一些企業甚至直接對這個問題采取回避的態度。
由于環境會計體質是一個新興的體制,于是很多的法律法規還沒有真正的形成也沒有形成相對應的全面執法系統。特別是對于那些石化等一些比較敏感的資源問題,一些資源企業還是采取回避的態度。由于法律并沒有做出明確的說明這些企業的行為也得不到相應的懲罰,而各地的政府對于這方面也顯示的比較隨和,沒有采取強硬的制裁方法和制度。
我們都知道會計實際上就是一個系統計量的過程,它的強大之處在于能對基礎數據進行分析得出一個企業在一定時期內實際的項目發展狀況,通過分析可以得出企業的盈利以及經營發展狀況。可是整個環境系統不僅要重視經濟的發展效益還要在另一個方面注釋環境的收支情況,這一系列都需要全新的固定系統來進行計算核實,這樣的計算模式還未形成需要進行開發和研究。
隨著我國經濟的快速發展以及經濟形勢的不斷轉型和變化,對會計業務發展的模式要求也發生一定的變化。由于經濟發展的速度過快其資源的配置問題也開始慢慢地顯示出來,而對于配置問題采取的調控手段主要是“計劃”與“市場”兩種方法。基于這種情況要想實現資源科學和高利用率,實現循環經濟等都離不開循環經濟會計的運行模式。此模式在傳統的會計基礎上引入了環境計量的因素,使得會計經濟體制變得更加的全面。
由于經濟形式的轉變循環經濟要以更加靈活的方法和態度來處理問題。在處理問題中要對會計要素的基礎進行完善,現在的循環經濟在計量要素上非常少,只有在管理費用中簡單涉及,所以要想完善資產債務的環境因素一定要在會計基礎上突破各種計量障礙,實現嚴謹規劃信息的目的。一定要全面的對計量體制進行把控。以國家目前已出臺的政策為基本的出發點,然后建立起各種記賬的制度實現開放而全面的循環經濟制度。
現在對各個項目的可行性進行了大量的評估,其中環境風險的分析已經是重要的一環,可是在這方面我國卻還沒有形成一個強制的法律制度。如果想很好地推廣循環經濟會計體質,一定要在前期建立完善的法律法規制度,對于出現的紕漏問題進行明文規定,然后加強政府的干預實現政府的審計同時拓展民眾的監督渠道,從多方面避免一些企業出現的回避問題現象。
作為會計委派制的主要運行方式之一,會計核算中心要承擔預算單位的會計核算和資金結算等業務,撤掉預算單位的會計和出納崗位,并把其人事關系直接轉移到會計核算中心。會計核算中心的設立使得財會人員在人事上相對獨立,只受會計核算中心的領導并支取薪水,能更加有效地發揮監督作用。
在會計核算中心的制度框架下,各預算單位的財務管理與會計職能是相互剝離的。預算單位不再具有會計職權,只有報賬員,沒有出納和會計崗位,只有會計核算中心有財務收支和會計核算的權利,弱化會計的服務功能,增強對財務收支是否合法、合規的監督功能。
會計核算中心取消了各預算單位的銀行賬號,對收支進行集中管理、分戶核算,為各預算單位在會計核算中心設立統一的基本賬號,使得每一筆的財務收支都在會計核算中心辦理,有理于對財務收支進行監督。而財會人員由于在行政上、人事上相對比較獨立,會勇于拒絕不合法、不合規的原始憑證,減少不合法、不合理的財務開支。這種財務管理制度的建立,鏟除了小金庫生存的土壤,扭轉冒支冒領、胡花亂花的風氣,遏制腐敗的發生,使財政資金的使用更加的高效。
前面我們已經說過對于循環經濟我國與一些發達國家相比還存在一定的差距,對于這方面我國可以根據自己的實際國情,巧妙的借鑒國外先進的技術和理念實現循環經濟的可持續發展。我們的鄰國日本在循環經濟方面做得非常好,在循環經濟發展方面的法律法規截止到現在已經超過了700多種,政府對于循環經濟會計體制做了硬性的規定。所以我國要想使得循環經濟與世界接軌就必須要學習別國先進的發展理念,制定出符合我國基本國情的發展戰略,來推動我國循環經濟的發展。
總之,循環經濟發展離不開循環經濟會計的模式,所以對于這方面我們應該加大研究力度。目前我國在這方面還處于摸索階段,但是政府已經充分的認識到這個問題,采取了對應的措施,相信在不久的將來循環經濟會計模式在我國的循環經濟發展中發揮著重要的作用。
[1]張彩平,陽秋林.循環經濟會計基本理論構建研究[J].南華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9,03:23-25.
[2]殷勤凡.建立循環經濟會計探討[J].現代財經-天津財經大學學報,2008,10:48-53.
[3]劉沓,周航.循環經濟價值鏈的系統思想與管理會計方法的契合[J].經濟經緯,2012,01:77-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