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昌玲
淺議“營改增”對企業稅負的影響
任昌玲
“營改增”是我國稅制改革的重要舉措,對于促進我國經濟轉型,發展現代服務業,刺激市場需求,完善結構性減稅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在推廣和落實過程中,“營改增”對我國企業的財務管理和稅負所帶來的影響在日常的經營管理活動中日益顯現。
營改增;企業;稅負
為了更快地加速我國企業經濟轉型,優化企業經濟結構,實現“產業鏈”的順利發展,我國政府在稅制改革的策略中,提出了營改增的政策,給企業的經營理念、財務管理等方面帶來了重大的挑戰,也推動了企業加強財務管理,優化企業內部控制,進一步完善企業管理制度,創造更大的經濟效益。
從稅法的角度來看,營改增實質上就是稅種的改變。目前主要涉及的企業是服務業和交通運輸業等七大行業,將從前繳納應稅項目為營業稅改為征收增值稅。增值稅屬于價外稅,它只對于產品或勞務產生價值的增值部分進行納稅,對其原有的成本部分不重復進行納稅。比如:一項固定資產銷售117萬元,企業需要交納的稅額為17萬元,而構成產品的材料含稅成本為85萬元,其進項稅額為12.35萬元,則企業只需要對增值的部分進行納稅(17-12.35=4.65萬元)。而營業稅則按毛收入為計稅基礎,對生產的各個環節都要進行收稅,造成重復征稅的問題,加重了企業的負擔。
1.營改增有利于減輕企業負擔,使消費者受益。現行小規模企業的營業稅是以營業額與稅率的乘積所得,存在著重復納稅的問題,但經過營改增后,避免了這一問題。如:廣告服務業由原來營業稅稅率5%降至3%,對企業的減負有著很大的推動作用。
2.有利于調整產業結構,促進第三產業的發展。我國從制定稅收政策著手,對新興的第三產業的發展采取扶持政策,從根本上解決產業鏈中存在的弊端,發揮新興產業的潛能。
3.有利于我國貨物或勞務在國際競爭力的加強。在企業實行營業稅征收政策時,企業出口產品是得不到退稅優惠的,無形中就抑制了企業出口業務,阻礙了企業向國際化發展的步伐。營改增后,稅制給予了優惠并與國際接軌,企業的出口價格在國際市場上就具有了巨大的優勢,從而有效地增強了我國的競爭力。
1.營改增政策實施后,由于不再計提營業稅。因此企業的營業稅金及附加這一項會減少,由此帶來的就是利潤總額的增加,進而導致企業所得稅的增加。想要確認企業的營業收入和營業成本,要扣除企業相應的進項稅和銷項稅,這就會影響到企業收入和成本進而影響企業的利潤和所得稅的總額;營改增政策實施后,企業的營業稅減少增值稅增加,在實際中,企業的增值稅稅率一般是固定的,因此企業的銷項稅是比較容易預計的,這樣就使得企業的應繳增值稅絕大部分是取決于可抵扣進項稅額和相應稅率的;營業稅改征增稅會使得企業的流轉稅稅額發生相應的變化,城建稅和教育費附加等項目的收稅依據都是基于流轉稅的基礎之上的,因此其相應的也會發生變化從而影響整個企業的稅負。
2.營改增的稅收政策,減少了七大行業在各個生產環節的重復征收,使企業的稅負得到降低,這給小規模納稅人帶來了福音,也成為了一個最大的受益者。而對于實施營改增行業的一般納稅人要加強稅務規劃統籌,合理利用稅率差,降低企業稅負,從客戶資源處得到合法有效的進項發票,來抵扣相應的費用。以交通運輸業為例,其行業營業稅率為3%,營業額為20億元,則應繳納的營業稅為0.6億元(20*3%),同樣情形,按現行的營改增來計算,交通運輸業營改增的稅率為11%,應繳納的銷項稅額為2.2億元(20*11%),與此同時,企業在業務運輸過程中,取得了合法的10億元稅率為17%的外購費用發票,所得的進項稅額為1.7億元,根據稅法可知,銷項與進項的差額0.5億元,就是企業應該繳納的增值稅額,兩種稅收途徑比較,營改增策略比先行的策略少繳0.1億元稅額,為企業減輕了稅務負擔,創造了經濟效益。
3.營改增政策的實施對各個行業之間稅負的影響
(1)對于租賃行業還說,在沒有實施營改增政策之前,租賃行業是需要繳納一定的營業稅的,這樣企業就可以運用融資租賃這一手段,所租入的固定資產是不能按規定抵扣增值稅進項稅額的,這樣在一定程度上會嚴重阻礙租賃這一行業的發展,在實施營改增之一政策之后,這一問題得到了緩解,更有利于租賃這一行業的快速發展。
(2)對于服務性的行業還說,在沒有實施營改增政策之前,所有的服務行業都會收取相應的營業稅務,其稅率占企業總營業收入的百分之五,然而營改增政策的實施,將其稅率從百分之五調整到百分之六,簡單的從表面來看,其稅率是有多提升,但實際我們應該意識到,營業稅是屬于內稅,而增值稅屬于外稅,所以我們在計算服務行業的增值稅時應該才運用稅分離計算法,經過準確的計算之后我們就會發現,企業實際的營業收入相對政策實施之前有多減少,所以,價稅分離計算后的不含稅的那部分營業收入乘以百分之六的稅率后所得的企業增值稅與企業原來的營業額進行比較就會發現其相差不是很大。但是在服務行業的納稅人一般都有外購的一些項目,然而這些外購項目的進項稅額一般都是可以抵扣的,例如外購的一些設備等所含的進項稅額,總的來說,在實施營改增政策之后服務行業的稅收減少了。
4.對一些中小企業的影響
(1)對小企業來說,政策實施之后對企業的稅負可以說是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稅負明顯的大大下降,首先這是因為小企業在試點企業中所占的比重比較高,所以國家特別的規定以500萬為線,在銷售總額沒有超過500萬的,小企業的納稅人征繳由原營業額稅的5%變成現在增值稅的3%,這樣小企業納稅人的稅負整體下降了40%左右,這是在實施營改增政策之后最受益的人群,同時也促進小企業的進一步發展。
(2)對于中型企業和大型企業來說,稅負也明顯的成下降趨勢,凡事也總有例外,也有很少一部分企業的稅負是上升的。如果營業稅和增值稅相差的比較大,這樣就會導致稅負的上升。在實施營改增政策之后,如果企業能夠抵扣進項稅比較少,這樣的企業往往稅負是呈上升的趨勢,同時還有另一種因素也會導致企業的稅務的上升,如果在實施政策之后企業沒有得到政府的支持或者認可,這樣企業的稅負往往也是成上升的趨勢。所以營改增政策的實施對一般的企業來說,稅負都有所下降,對企業的發展有著重要的作用。
總之,營改增的政策推行,對企業的發展帶來了挑戰,也帶來了無窮的機遇,加強企業的財務管理,合理籌劃稅務管理,控制企業內部的經營管理,同時,積極地與稅務部門緊密聯系,知曉最新的稅收政策,真實有效地、及時地反映企業自身的營改稅信息,享受最新的優惠待遇,爭取國家財政補貼,合法納稅,合理避稅,既遵守國家的稅法政策,又保護企業的合法利益,促進企業的穩步向前發展。
[1]許昌亞.淺析營改增稅收政策實施對企業的影響以及稅收策劃.財經界,2014年21期.
[2]張丹萍.淺議營改增對企業財務管理的影響.會計師,2012年22期.
[3]薛志鑫.淺析“營改增”對企業財務管理的影響.經營管理者,2014年23期.
(作者單位:東營市地稅局河口分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