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雪梅
對于行政事業單位而言,預算管理是一種非常重要的公共財政管理工具,對于確保有限財政資源的合理配置,以及充分發揮財政資金的效用,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特別是在我國公共財政框架體系不斷改革完善的背景下,更是要求必須加強行政事業單位的預算管理,提高預算的執行效率及其績效,逐步的構建科學合理績效導向明顯的預算管理模式。
對于行政事業單位而言,預算管理也就是部門預算,主要是行政事業單位為了確保自身職能的有效履行,而根據國家相關的法律法規以及政策規定,所編制的財務支出計劃,經過上級主管部門的層層審核批準以后作為內部財務管理活動開展的指導約束依據。
1.行政事業單位的財務預算編制需要結合財政經費撥款。我國的行政事業單位特別是一些全額撥款的事業單位,經費來源主要是源自于財政補助,這些財政補助對于人員經費、公用經費以及專項業務費有著非常具體的要求,要求專款專用,而行政事業單位的一些費用收入則全額上繳,采取收支兩條線的管理模式。這就要求行政事業單位在預算的編制上必須全面結合財政撥款計劃來制定,以確保預算計劃順利推進。
2.行政事業單位的預算管理工作開展必須基于國家相關的制度基礎。近年來,國家不斷加快公共財政體制改革,對于行政事業單位的預算管理工作也更加重視,在行政事業單位的預算管理相關的流程確定、制度體系建立等方面,必須以國家的部門預算制度、國庫集中支付制度、收支兩條線制度、政府采購制度以及非稅收入制度等基本的財政管理制度作為行政事業單位預算管理工作開展的基礎。
3.行政事業單位的預算管理所受外部監管力度較大。由于行政事業單位的預算支出主要涉及到國家財政資金,因此行政事業單位的預算管理也受到了較多的財政監管,預算的編制需要根據財政部門的預算指標限額編制,經由財政及人大審批,而且預算的執行則需要經過上級行政主管、財政部門以及審計紀檢部門的監督管理,外部監管力度較大,與此同時,內部監管有所弱化。
1.行政事業單位預算編制不合理。當前在我國行政事業單位的預算管理中,預算編制水平不高是最為突出的問題,也是制約后期預算計劃有效執行的主要原因。一方面行政事業單位預算管理沒有實現全員參與,造成了預算計劃在編制上出現了與業務部門的實際情況脫節;另一方面,預算的編制不夠細化,在預算計劃中經常存在著經費分配不均的問題,而且預算定額標準不夠科學規范,都造成了行政事業單位的預算編制質量不高。
2.行政事業單位預算執行的規范化水平不高。執行效果較差的原因主要有三方面,第一,是由于預算執行的統籌計劃性不強,行政事業單位管理層缺乏有力的主導;第二,是由于預算計劃在執行過程中的嚴肅性不足,經常出現臨時調整追加預算的問題;第三,是由于預算執行進度不合理,一些項目實施進度與預算資金到位不一致,影響了預算計劃執行的規范性。
3.行政事業單位的預算績效評價體系不完善。在行政事業單位的預算管理方面,普遍缺乏預算績效管理意識,針對預算管理的績效考評指標體系還不健全,在對行政事業單位的預算管理績效考評方面,主要是以合規性的考評指標相對較多,而效果性的績效評價指標相對較少,無法及時總結發現行政事業單位預算管理中存在的問題,也不利于構建事前審核、事中監管以及事后評價的預算管理體系。
1.提高行政事業單位的預算編制水平。預算編制內容主要包括收入預算、支出預算、政府采購預算、專用基金收支預算和財政性資金項目績效目標等。在行政事業單位預算的編制方面,首先應該根據行政事業單位的實際業務情況,合理的確定預算目標,這需要行政事業單位的財務部門根據單位的往年度資金結余情況、開支定額、費用標準等初步擬定預算計劃,由行政事業單位的業務部門結合各自實際情況進行經費需求提報。在行政事業單位的預算編制方法上,應該根據不同的預算內容采取不同的預算編制方法,綜合運用增量預算、彈性預算、零基預算等多種預算方法來確保預算計劃的合理性。此外,應該加強對于預算的審核,預算匯總形成預算計劃以后應該交由行政事業單位召開辦公會審核,審核通過后上報上級主管及財政部門審核,合理優化調整后作為行政事業單位的預算計劃。
2.加強行政事業單位預算計劃的執行監管。對于行政事業單位的預算計劃執行,財務部門應該發揮主導作用加強監管,重點是嚴格按照審批的預算計劃對行政事業單位的資金使用進行約束,以確保各項事業經費支出的科學合理,嚴控各類隨意調整支出范圍、標準以及支出內容的行為。同時,行政事業單位的財務管理部門應該定期開展內部的會計核算,重點針對預算的收支等實際落實情況,分部門分系統的對個預算執行主體的預算計劃執行情況進行核算,以確保各項財務支出的合法合規。對于行政事業單位預算計劃執行過程中出現的各種問題,應該及時組織進行預算差異性分析,明確預算執行過程張出現的問題,以便于及時調整預算管理工作,確保預算管理目標的實現。
3.強化行政事業單位的預算績效考評。在行政事業單位預算的績效考評管理上,首先應該結合行政單位業務實際情況等,完善績效考評指標體系的設置,重點應該涵蓋投入產出績效、效率性、經濟性、資金使用以及制度建設等幾項績效評價指標。在績效考評方法上,則可以綜合采取平衡計分卡或者是層次分析法等不同的分析模型,準確的評價行政事業單位的預算支出以及實際效益結果之間的關系。通過績效考評預算,增強行政事業單位內部預算各責任主體的績效意識和責任意識,推動支出績效評價與財政資金管理緊密結合。此外,還應該注重提高財政運行透明度,加大財政預算信息公開力度,主動接受監督,確保財政資金的高效利用。
總之,強化行政事業單位的預算管理,在行政事業單位內部構建規范高效以及公開透明的財務管理體系,已經成為行政事業單位財務管理工作的重要內容。行政事業單位的財務管理部門應該重點在預算的編制、執行以及績效評價等幾方面強化控制,不斷提高行政事業單位的預算管理水平及財政資金使用效率。
[1]張英麗.農業科研單位科研經費管理存在的問題與對策[J].遼寧農業科學,2013.6.
[2]張振華,黃俊,李國鋒.公益性農業科學研究院(所)科研績效評價的指標體系[J].江蘇農業學報,2013.4.
[3]趙麗.我國公益類事業單位財務管理問題研究[D].財政部財政科學研究所會計碩士專業學位論文,2012.